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卢静涵 《学习月刊》2012,(14):21-22
近几年,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 Service,SNS)成为网络上新兴的应用服务。其最大特点“实名制”改变了虚拟网络的传统观念。社交网络利用实名制方式,通过日志发布,照片上传,视频聊天等功能的实现来提高网络用户间的交流频率,给处于不同群体和有身份差异的人们在虚拟的网络上搭建了一个可以信任的、功能丰富的用户高效交流和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2.
以马克思劳动异化思想为基点,分析网络异化的概念。网络人际交往异化的表现主要有网络沉溺、网络孤独感、网络信任危机、网络人际关系疏远等表现;网络人际关系异化要求人们回归人的本性,回归到真实的生活,回归到现实的社会中去。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技术高度发展,社交网络及社交软件凭借自身的功能及特点已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工作密不可分,社交网络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带来功能性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人格、认知、情感、人际交往产生巨大的影响[1].本文通过大量的问卷及实地调研,掌握一手资料,分析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现状及过度使用社交网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网络社会的形成使得人的交往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网络社会交往相对传统社会交往方式有其自身特点,对人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研究网络社会人际交往特点以及其对人类发展的推动作用,有助于人们更好的利用网络这一人类社会发展成果,推动人类社会迈向前进。  相似文献   

5.
李倩 《世纪桥》2014,(10):76-77
网络改变了高校学生的交往观念、方式和内容,然而由于网络自身存在的弊端难免使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存在安全隐患,并成为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学校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交往安全问题的研究,以便有效地指导学生理性面对网络交友,并引导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  相似文献   

6.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大学生人际交往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交往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本文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特征、危机和危机形成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就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教育引导提出了具体办法。  相似文献   

7.
网络的出现正在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对现实社会既有的道德和伦理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本文重点分析了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道德构建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对如何抑制负面影响提出了一些探索性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社交网络这个点出发,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社交网络行为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高校利用社交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以此从管理者和教师两个层面提出高校开展社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算法化势不可挡,“过滤气泡”现象已成为网络空间的一种隐性强制力量,影响并改变了人们接受信息建构交往的方式。大学生置身于“过滤气泡”形塑的网络社交环境中,产生了局限自我发展、降低交往理性、影响交往效能等弊端。应对“过滤气泡”现象带来的网络社交困境,既需要大学生群体“自救”的意识和能力,也需要互联网公司“他救”的意愿和举措,以及政府部门“干预”的决心和策略,以保障大学生在良性的网络社交中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人际交往是与人类同时产生的社会活动,网络人际交往是网络时代人际交往的新方式。按心理学的解释,社会交往是指以姿势、语言、文字、艺术等各种象征符号为媒介,把信息、知识、情感、意义等精神内容加以传达,实现人与人的交往和互动的过程。网络人际交往指的是交往主体在互联网上发生互动并构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1.
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信息传播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校园社交网络成为大学生信息交互的重要载体。研究发现,大学生的校园社交网络表现为大学生的信息传播圈、学习生活圈、人际交往圈和校园舆论圈。文章基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对于大学生校园社交网络的凝聚性、现实性、发展性、多样性和可控性等基本特性进行了深入分析,围绕增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出了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中有许多人患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而其中大多数是由于人际交往不当引发的。大学生们只要树立自信,塑造良好的个性品质,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技能,结交朋友,建立友谊,就一定能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从而解决心理障碍和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和移动媒体的普及与应用激活了微观政治领域,形成了微观政治传播景观。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催生出社交媒体的新参与者——社交机器人。在算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迭代中,社交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和类人化程度越来越高,成为隐匿于社交网络的强参与者,成为微观政治传播的新主体。社交机器人将从根本上重构微观政治传播运行的底层逻辑,变革微观政治传播的权力体系,影响微观政治传播的全面向。社交机器人作为撬动微观政治传播的新变量,其规制问题亦成为微观政治传播面临的紧迫议题。  相似文献   

14.
《求贤》2012,(4):28-28
前些日子,一则“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的离奇谣言忽起于网络社交媒体,继而在短时间内迅速传布到整个互联网络。现在,事情的真相大白干天下,这则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也得到了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15.
王鹏举 《山西青年》2022,(20):193-195
在互联网社交媒体上,人人都是传播者,不管是媒介组织,还是社会机构,都在进行自己传播议题上的议程设置,如何保持信息接触的主动权,成为信息的主人,是当代高校大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学校舆论引导和价值引领的重要主题。本文从议程设置在网络社交平台中的体现,议程设置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信息接触行为及负面影响,议程设置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良性信息接触路径探析几个方面就议程设置视域下高校大学生网络社交平台信息接触行为深度探析。  相似文献   

16.
张越 《山西青年》2021,(8):109-110
目的:研究分析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影响.方法:以某学院大一和大二的248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素质拓展训练,比较素质拓展训练前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改善情况和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情况.结果:素质拓展训练后,大学生的班级和宿舍人际关系满意度以及主动交往、适当拒绝、自我表露、情感支持、冲突管理等人际...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4,(21):117-117
一、逆反心理 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示自己标新立异,对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他就认为坏;你说对,他就说错,让别人对其产生反感。  相似文献   

18.
人际交往挫折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常见的挫折之一,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调查、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挫折的类型、成因,进而研究解决其人际交往挫折的方法,可有效化解青年学生人际交往困境和由此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9.
孙琦  李庆华 《世纪桥》2012,(5):126-127,131
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自身的发展都离不开人际交往。大学是人际关系走向社会化的重要转折时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是大学生事业发展与生活幸福的基石。  相似文献   

20.
对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的现实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从网络道德素质的内涵和特征出发,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校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素质教育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