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离不开包括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在内的制度建设与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并非空穴来风,而是由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权威思想作为理论基础的重要制度安排。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建章与立制、实践与探索、重建与发展、成熟与深化等四个阶段。洞穿历史现象、透视历史材料,我们可以揭示出中国共产党请示报告制度的发展历程至少蕴含着“两不变”与“两变”的守正创新规律、“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内外联动规律、制度变化与事业兴衰的同频共振规律等。  相似文献   

2.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从加强党的建设着手,建立了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并对该制度作了具体详细规定。党内请示报告制度的建立对加强当时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组织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巩固和发展了党的民主集中制,转变了党的干部作风,提高了干部的政策水平和领导能力,为解放战争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党内请示报告制度对当前树立党中央的权威,保证政令畅通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两个维护"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与现实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芳  陆卫明 《求实》2020,(2):4-12,M0003
"两个维护",即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两个维护"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其深刻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从理论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当代体现,是对党的民主集中制的创造性运用。从历史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对我们党和国家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从现实逻辑来看,"两个维护"是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问题,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是推进伟大斗争的战略选择。深刻理解这三重逻辑的理论意蕴,是深刻把握"两个维护"的极端重要性、以坚决的态度和实际行动做到"两个维护"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4.
张莺 《党史文苑》2008,(4):23-24
我们党内的请示报告制度,是毛泽东根据革命斗争发展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在解放战争中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分散主义"运动中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5.
我们党内的请示报告制度,是毛泽东根据革命斗争发展和新中国建设的需要,在解放战争中后期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反分散主义"运动中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6.
赵赟恒  冯浩 《理论建设》2020,36(5):28-33
请示报告制度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经历了由萌芽设计到建章立制,其后全面落实,最后走向深化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特征。回溯请示报告制度的演进历程,总结其发展变迁规律,无论是对加强请示报告制度自身建设,还是对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程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春雷 《前线》2020,(1):95-96
请示报告制度是我党一项重要的政治组织制度。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全党必须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制度。”这对于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具有重要意义。历史上,毛泽东同志对我党确立请示报告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着手建立请示报告制度早在1923年12月18日,党就为建立每月报告制度作了准备、发了通告。抗战时期,由于我党领导的人民军队长期处于被分割状态.  相似文献   

8.
重视政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推进政治建设并最终确立了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这一重大命题。中国共产党政治建设的历史实践积累了重要的政治建设经验:要牢牢抓住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这一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政治建设要同党的其他各项建设有机融合;要根据组织环境的变化不断对政治建设作出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9.
社会权威主导形式历史演变的阶段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松玉 《理论学刊》2003,3(2):33-36
权威是人们对某一对象的服从关系。根据权威主体的不同 ,社会权威的主导形式可以分为自然力权威、人的权威、资本权威和制度权威四个阶段。它们分别代表着四个不同阶段上的特定的社会关系。社会权威关系主导形式的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类由不平等到平等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各项制度建设,事关党和国家事业的千秋大计。这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的迫切需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保障,也是进一步巩固和维护党中央权威的需要。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制度建设为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提供了重要的组织保障,确保了全面落实,凸显了系统性,强调了针对性,体现了承继性,不断把党的领导这一最大优势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主要体现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以及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可以从有助于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坚定人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的自信,正确解释和说明我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四个方面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所具有的基本功能,其优势提升途径主要包括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建立健全完备有效的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地方请示报告制度的确立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随着“条”“块”关系的变化,依时依势依地逐渐形成与完善的。就上海而言,军事接收时期是请示报告制度建立的雏形时期,进入管理与改造阶段后,上海市开始正式建立并逐步健全请示报告制度。请示报告制度的确立与运行,反映了党的集中领导从中共中央到地方并逐渐向基层深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制度,又是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必须遵守的原则和方法。当前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普及对民主集中制实践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必须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4.
陈新建  孟宪龄 《探索》2004,2(5):14-16
邓小平历来高度重视党的领导制度建设问题,他最早觉察和最深刻地认识到执政党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并从现代化建设、政治体制改革、建立高度民主的目标来思考如何进行党的领导制度改革的大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上为推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造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党内民主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涉及党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而且还涉及党的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建设和发展的全局。发展党内民主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党员民主权利得到可靠保障的根本,是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进而引导整个社会民主化的内在要求。发展党内民主必须重视和加强协商民主建设,同时不断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党的制度建设,使党内民主建设进入制度化轨道。  相似文献   

16.
社会转型对党的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水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从党的历史方位的高度出发,以党章为统领,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为核心,不断加强党的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7.
维护党中央的权威与核心,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需要增强“四个意识”,提高自觉性,还要坚持和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提供组织的制度的保障。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特别是全党服从中央的重要原则,要发展党内民主,实行集体领导制度,严明党的组织纪律。坚持和完善按照民主集中制建设起来的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国家政治体制,是保证和发挥党中央领导核心作用的重要政治制度,也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强大法宝。按照西方政治学“新权威主义”观点,把它理解为“专制独裁”是完全错误的,必须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8.
在领导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政党建设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围绕确立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维护党的权威、遵守党的纪律、建立党内监督机制以及制度反腐等方面展开了一系列论述,为中国共产党制度治党的理论创新奠定了立论基础。深入探讨这些基本思想,对新时代制度治党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反腐败,制度是第一位的,维护反腐败制度的权威性,尤为重要。当前,要重点加强反腐败教育制度、监督制度、预防制度、惩治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发展了民主集中制,健全了党代会制度和党委制,完善了选举制,实行了无记名差额选举,贯彻落实了党的支部生活制度。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一道,构成了延安时期共产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了党的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