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建设沈阳经济区,是辽宁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眼于辽宁全面振兴做出的重大决策。作为沈阳经济区的核心城市,沈阳在推进沈阳经济区建设和发展上发挥着引领怍用和辐射作用。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经报请国务院同意,批准设立沈阳经济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建设和发展,沈阳经济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列出了沈阳经济区发展的后发优势,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充分发挥沈阳经济区后发优势的策略,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  相似文献   

3.
随着“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国家文化战略的全面实施,以及文化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和深化,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在一个地区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在日益增强。文化事业发展与经济快速增长的关联已经成为紧密性结构关系。沈阳经济区建设过程中的文化建设势必会成为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沈阳经济区的文化大发展势必会为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沈阳经济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区位熵的测算分析其服务业的集聚水平,从不同行业进行分析,得出沈阳经济区服务业具备一定的专业化程度但多样化程度不足的结论,提出沈阳经济区服务业的发展应按照专业化与多样化兼顾、不同类型的服务业分类对待、工业产业集群内配套服务业同步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0年4月6日,在沈阳经济区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新闻发布会后,沈阳市市长陈海波、鞍山市市长谷春立、抚顺市市长王阳、本溪市市长王世伟、营口市市长高军、阜新市市长潘利国、辽阳市市长唐志国、铁岭市市长张竞强答记者问,畅谈了沈阳经济区的发展战略及各自城市在今后发展中的定位等。  相似文献   

6.
参与沈阳经济区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研究的辽宁社会科学院省情研究所所长梁启东研究员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沈阳经济区产业发展所要实现的产业一体化,将绐八个城市带来发展优势。他说:“产业一体化是都市圈(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毗邻的城市需要区域产业效益最大化和成本最低化,  相似文献   

7.
2010年4月6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沈阳经济区由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营口、阜  相似文献   

8.
沈阳经济区联动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阳经济区有着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区域经济共同体内的经济主体多元化、利益驱动复杂化、行政壁垒长期化,再加之区域经济共同体又不具备一级行政组织所具有的制度基础。要建设沈阳经济区,增强沈阳经济区的凝聚力和整体竞争力,必须正确处理好区域内各个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真正做到协调有序,联动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沈阳经济区要着力培育连接、聚合、扩散能力,加快推进同周边城镇及产业园区的同城化、一体化发展,打造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和具有较强竞争力、影响力的城市群。沈阳经济区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沈阳率先改革、率先发展、率先转型,不断提升发展能级、放大辐射能量,带动其他4市加快形成聚集效应,实现错位发展、协同发展,全力打造以沈阳为龙头  相似文献   

10.
据5月14日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消息,沈阳、抚顺、铁岭三市共用“024”电话区号,已获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标志着沈阳经济区这个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地网升位并网调整工作正式启动。预计从明年8月起,三市将共用原本只属于沈阳的“024”区号,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发展是与城市群分不开的,沈阳经济区是沈阳相邻的八个各具特色城市组成的,其崛起和发展不仅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东北亚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辐射"和"凝聚"的作用。如何更好的发挥沈阳经济区的作用,不仅要从理论上加以研究,更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探讨。  相似文献   

12.
马里 《奋斗》2011,(6):10-11
刚刚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统筹推进全国老工业基地调整和改造,重点推进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长吉图经济区、哈大齐和牡绥地区等区域发展。”这标志着,牡绥地区由省重点开发区域提升为国家主体功能重点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3.
《党史纵横》2010,(6):F0002-F0002,I0001
铁西新区是位于沈阳市西南部的一个城区,由原铁西区与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沈阳细河经济区重组而成,人口总数116万,面积484平方公里。  相似文献   

14.
空间结构对一个区域影响更宏观、更长远,是政府更好发挥规划调控作用的重要领域。辽宁经济地域系统的三大板块——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辽西北经济区构成了辽宁空间划分特征。促进沿海地区的开发开放,实现沈阳经济区的资源整合和辽西北的突破,促进三大板块互动发展,成为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辽宁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选择。  相似文献   

15.
正中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辽宁省委、省政府结合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先后提出了以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突破辽西北、沈抚新区、县域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五大区域发展战略",着力破解城乡、区域发展等系列难题。"五大区域发展战略"得到中央的肯定和支持,其中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经过多年来  相似文献   

16.
“十一五”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我省抓住难得机遇,加快发展,致力民生,全面提升水利服务于经济社会的综合能力,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建设、突破辽西北大战略的全面实施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我省服务业抓住国家实施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研究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战略,明确发展重点,强化保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全省服务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十一五”以来年均增长12.8%。  相似文献   

18.
推进户籍管理一体化。沈阳经济区率先启动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彻底取消户口迁移限制,实现八城市人口自由移动。  相似文献   

19.
府际合作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交易费用的视角下,比较沈阳经济区和长三角经济区的府际合作机制,能够帮助决策者制定良好的府际合作治理结构,以便促进府际合作的良性发展,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来,我省服务业抓住国家实施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沈阳经济区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研究发展思路,制定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