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侦查讯问是侦讯人员同犯罪嫌疑人之间用言语作为斗争手段的语言较量。讯问语言艺术在侦查讯问活动中作用重大,主要有:有利于技巧地选用讯问语言,挫败犯罪嫌疑人反审讯的伎俩;有利于正确施展讯问谋略,揭露证实犯罪;有利于查清犯罪嫌疑人的全部犯罪事实;生动形象地语言有利于促使犯罪嫌疑人拒供心理的良性转化。讯问言艺术受特殊的语境及讯问词的支配,其语言表达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含蓄语,熟语,隐语,方言土语等。  相似文献   

2.
讯问是针对刑事犯罪嫌疑人而采取的一种重要的侦查活动。在讯问活动的整个过程中,一般都包含着既紧密衔接,又具有不同性质的两个阶段,即铺垫和突破。就讯问过程而言,铺垫所需做的工作更多、更难。如果没有铺垫或铺垫未到火候,突破就难以实现。因此,铺垫在讯问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讯问中铺垫的形式多种多样,笔者就几种主要的形式作些探讨。一、政策和法律教育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在讯问活动中是经常被运用的,它是战胜犯罪嫌疑人的有力法宝。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都直接关系到犯罪嫌疑人的切身利益,可以在犯罪嫌疑人的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影响,加剧犯罪嫌疑人的矛盾心理及动机斗争,增加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压力。在讯问中运用党的政策和国家法律,一方面,可以使犯罪嫌疑人认为公安机关确  相似文献   

3.
侦查讯问中提问的信息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讯问活动中 ,一般多以问答的方式进行讯问。提问是讯问人员获取犯罪嫌疑人真实口供的最佳方式 ,也是讯问意图最外露、最影响犯罪嫌疑人心理和判断的活动。实践要求讯问人员在提出问题时 ,要尽量减少犯罪嫌疑人从问题中得到讯问人员知道什么、掌握什么证据的信息 ,控制问题中信息的传递 ,使犯罪嫌疑人难以判断出讯问人员了解的程度 ,同时也要注重问题的结构 ,不能让问题中隐含的判断去提示犯罪嫌疑人如何回答  相似文献   

4.
唐兢 《公安教育》2002,(9):45-47
模拟讯问是《侦查讯问学》教学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组织模拟讯问,不仅是学生学习讯问知识和熟悉讯问程序的重要方法,也是其掌握和领会讯问技巧的重要途径。侦查讯问是一种具有对抗性的面对面的双向交流活动,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是互争胜负的两方,尽管在讯问实践中经常出现双方在言辞上的激烈对抗[1],但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在心理上的较量仍是侦查讯问的主要矛盾。而模拟讯问一般不具有这种特点,模拟的双方在心理上的对抗远不如实际讯问强烈,特别是模拟犯罪嫌疑人的角色往往不可能具有实际犯罪嫌疑人的一般心态。例如,真正的…  相似文献   

5.
犯罪嫌疑人在接受讯问时,其心理变化过程是拒供动机和临界供述动机博弈的过程。处于被讯问状态的犯罪嫌疑人基于主客观方面的心理需要会逐步产生临界供述心理。临界供述心理是讯问成功的重要突破口,讯问人员应该准确把握犯罪嫌疑人出现临界供述心理的时机,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方法进行讯问控制,使犯罪嫌疑人由临界供述心理转变为供述动机,如实供述案情。  相似文献   

6.
侦查讯问是一种带有对抗性的活动,在讯问过程中讯问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进行心理的较量。侦查人员为了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仅仅依靠法律的威慑力是难以取胜的,还得借助讯问谋略。文章介绍了在讯问过程中侦查人员应坚持的谋略: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有的放矢、攻心夺气,以迂为直、循序渐进,正攻其取、以奇制胜。  相似文献   

7.
证据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是揭露犯罪、证实犯罪。这里所说的使用证据,是指在侦查阶段里的讯问活动中,以使用证据的方法,揭露被讯问人的谎言,破除其侥幸心理,打开局面,实现讯问目的。因此,讯问中使用证据的过程,既是逻辑证明的过程,又是心理作战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讯问既考验侦查员对语言能力、讯问技巧的掌握,也考验侦查员讯问心理是否足够强大,是否充满自信。侦查员讯问心理处于劣势、臆断、狂躁等状态时,讯问很难取得成功。只有具备强大的讯问心理才能在讯问过程中战胜犯罪嫌疑人,让犯罪嫌疑人心悦臣服。  相似文献   

9.
侦查讯问中引导的心理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引导的心理策略是指侦查人员根据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为达到特定的讯问目的,分析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结构,研究不同内容、形式、时机、情境所能显现的心理效应,使引导获得预期的效果,是讯问策略的组成部分。侦查讯问中引导的心理策略的运用不失为一种讯问的有效之策,它可以在犯罪嫌疑人供述自愿性的情况下作出自愿供述的选择,以避免讯问双方的对立和僵局,引导犯罪嫌疑人作出趋利避害的正确选择。侦查讯问中的引导是一个多元素的综合整体结构,也是一种多变量的艺术。引导的心理学技巧可分为情感法和理性说服法等。  相似文献   

10.
刑事侦查讯问博弈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侦查讯问不仅是一项严肃的刑事诉讼程序,也是一门博弈行为艺术.讯问程序不仅是侦查机关和犯罪嫌疑人之间斗智斗勇的博弈过程,也是共同犯罪中犯罪嫌疑人之间集体理性和个人理性的斗争过程,还是犯罪嫌疑人以法律、道德进行思想斗争的过程.对于变幻莫测的侦查讯问而言,博弈论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但不是万能的.侦查人员要利用各种讯问技巧和信息优势成为博弈中的优势者,但对讯问和口供不能过度依赖.只有各个方向和角度进行突破并获得充足证据,才是刑事侦查破案的良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归纳了警察讯问话语中的几种主要提问方式,结合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征,探讨女性犯罪嫌疑人在被询问时因提问方式不同而引起的不同心理反应,以便在警察讯问中把握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行为特点,攻破女性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线,提高讯问效率。  相似文献   

12.
情绪是犯罪嫌疑人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回顾了以往文献中关于讯问中犯罪嫌疑人情绪的研究,包括分析情绪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的作用,讯问中犯罪嫌疑人的情绪特点,犯罪嫌疑人情绪的外显——非言语行为,以及影响犯罪嫌疑人情绪的方法,以帮助侦查人员有效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真实供述,进而推进侦查讯问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3.
从侦查讯问的角度来看,计算机犯罪案件在犯罪嫌疑人、犯罪手段、犯罪证据状况和犯罪发现概率等方面都具有不同于一般刑事案件的特点;计算机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心理具有侥幸心理强烈、畏罪心理不突出的特点。对此类案件犯罪嫌疑人进行侦查讯问要采取“攻心”与“攻城”相结合的侦查讯问策略,运用以使用证据与说服教育相结合为主、辅以利用矛盾的侦查讯问方法,并应注意侦查讯问言语的技巧运用。  相似文献   

14.
讯问工作是讯问人员与犯罪嫌疑人面对面进行的侦查活动,具有直接对抗性。讯问过程中,犯罪嫌疑人通常会使用反讯问手法阻碍讯问工作,妨碍查明案件事实,甚至导致讯问工作陷入僵局。反讯问手法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切断言语信息交流渠道、传递虚假信息、传递部分信息和公然采取暴力动作进行抵抗。讯问人员要熟悉各种反讯问手法,以掌握的案件事实和有力证据为基础,利用犯罪嫌疑人反讯问供述中的矛盾和弱点,采取适当的对策,迫使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其罪行。  相似文献   

15.
论侦查讯问中的心理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侦查讯问是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之间的心理较量,讯问中侦查人员和犯罪嫌疑人在心理空间的对抗性越来越突出.当前,我国刑事司法改革将对侦查讯问产生巨大的影响,带来巨大的挑战,讯问中策略的运用越来越成为影响整个侦查讯问的重点,讯问中心理战的研究与应用也将对侦查讯问的理论与实践产生深远的影响.心理战强调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讯问中常见的心战策略有情感感化心理战、震慑加压心理战、说服诱导心理战、造势用势心理战.  相似文献   

16.
讯问,是侦查部门立案以后对犯罪嫌疑人的正面接触,它对整个侦查办案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试从逻辑的角度来探究讯问凶杀犯罪嫌疑人的技巧和对策,如用矛盾律来揭穿嫌疑人谎言、讯问问题的种类和预设等。侦查办案人员必须重视并做好讯问,为整个侦查办案活动争取一个良好的开端。  相似文献   

17.
刑事诉讼法关于不强迫自证其罪及讯问方法的禁止性规定,实质是为了保障供述的任意性.犯罪嫌疑人在讯问中有任意供述的相对自由,也即意志的相对自由是必须保障的.心理强迫的方法,是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认知加工方式及形成决策需要的信息进行干扰或影响,迫使犯罪嫌疑人仅能形成具有唯一性的且是侦查人员所期待的供述决策.欺骗、引诱等心理强迫的方法,在讯问中都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到犯罪嫌疑人意志的选择性,会导致犯罪嫌疑人形成有关案件证据、法律处置等内容的一种确定性的认识,在这种确定性认识的影响下,犯罪嫌疑人在作出是否供述的认知决策时,难以作出依据自己的选择性判断的供述决策,导致供述意志具有非任意性.  相似文献   

18.
邪教案件具有组织严密 ,机构庞大 ;秘密串联 ,地域广泛 ;人数众多 ,成分复杂 ;内外勾结 ,频繁滋事 ;犯罪行为多样化 ,危害严重等特点。讯问中 ,犯罪嫌疑人往往具有对立、戒备、侥幸等心理。讯问人员应了解邪教的基本“教义” ;熟知相关法律法规 ;引导犯罪嫌疑人打破精神枷锁 ;运用有关证据 ,准确认定事实 ;深挖地下指挥系统和地下活动网络 ;注意教育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9.
强奸案件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与辩解是开展侦查、用以查清和揭露犯罪的客观条件,是认定案件事实的重要证据。因此,从办案实际需要出发,就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方法策略进行探讨,对于做好强奸案件的审理工作、打击强奸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选择突破口是讯问犯罪嫌疑人中普遍采用的方法。突破口运用的恰当,就可能迅速突破犯罪嫌疑人的防线,取得势如破竹的效果。反之,则容易造成讯问僵局,达不到讯问目的。现本文对讯问突破口理论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以利于把握目前对选择讯问突破口的条件、方法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情况,促进研究向纵深发展,使其在讯问犯罪嫌疑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一、对讯问突破口概念的研究现状对讯问突破口概念的表述目前有二种:一种认为,讯问突破口是指对查清全案具有关键意义的某个案件事实或共同犯罪中的某个犯罪嫌疑人;另一种认为,讯问突破口是指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