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从体育仲裁司法审查的含义出发,分析体育仲裁接受司法审查的价值追求,重点剖析体育仲裁接受司法审查的正当性,提出体育仲裁权的权力性特征、体育仲裁协议的强制性特征、体育仲裁机构的独立性不足为体育仲裁接受司法审查的提供正当性理由。之后结合国际体育仲裁院的实践对体育仲裁司法审查的范围进行分析,最后认为体育仲裁接受司法审查是为了促使体育仲裁权能够得到合法行使、体育仲裁裁决能够符合公平正义,最终目的是促进体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北方 《南风窗》2012,(9):52-54
改革走到这一步,当务之急是在宪法框架内明晰产权关系,确认全民对国有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在这一前提下,因市场竞争而导致的收入差距才具有合理性,才是可以接受的。3月14日,在任期内的最后一次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承诺,要在最后一年内  相似文献   

3.
黄靖 《南风窗》2011,(11):93-93
"诚"的最根本政治基础和衡量标准,是"法大于权":无论治人者还是治于人者,其政治行为必须受宪法的规范。宪法所保护的,不仅仅是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保障的政治平等,还是统治者与被统治者都能接受的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4.
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是基于保护承包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建筑市场秩序,确保社会稳定的法律举措。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争议。本文基于此开展研究,在概述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概念和法律特征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相关法律争议,主要包括主体范围方面的争议、不宜折价、拍卖的建设工程认定的争议、消费者预购权与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平衡的争议,以及行使期限的争议,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我国建设工程优先受偿权制度的完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检察机关是法律监督机关。这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所明确规定的,而检察权的内容包含着检察侦查权、批捕权、起诉权、监督侦查、审判活动权、监督刑事执行活动权和监督民事审判活动权与行政诉讼活动权。可见,检察机关行使的对特殊犯罪主体经济、渎职等犯罪的侦查权是检察权的一种权利形态的表现。然而,对于检察权中的检察侦查权是人们非常关注和需要由检察机关自身来加以监督的一项司法内容。为此,我们就检察侦查在运行过程中如何设置审监机制谈些想法。  相似文献   

6.
鲁潇潇 《法制博览》2015,(3):132-133
公民的住宅权是公民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也具有复合性这一特征,故而住宅权应在实践中享有宪法的保障。本文通过简述住宅权的含义和特征,以及宪法保障住宅权的含义来探讨住宅权的基本权利属性,即其住宅权包含了住宅自由权利和对于住宅的保障权利两个方面。住宅自由权利是为了防止公民住宅权被国家权力恣意侵犯,是公民应该拥有的基本权利——维持其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和私人空间的自主独立。然而我国的现状却是许多的弱势群体无法享有住宅权或者住宅权被侵害,而仅仅依靠住宅自由权是无法保障公民在上述情况中实际享有住宅权,所以公民还需要依靠住宅保障权来实现拥有住宅权。住宅保障权是赋予国家权力根据本国的实际国情进行适当措施的采取从而积极地帮助公民实现享有其住宅权的积极作为的义务。住宅权作为一项重要的基本权利,其的宪法保障是需要通过立法、行政、司法这三个方面的保障实施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就业权★ 《职工发展规划》中所指就业权是指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即劳动者平等的获得就业机会的权利.在就业机会的获得方面,劳动者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而受歧视,就业机会面前一律平等.就业权是实现职工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收入权★ 《职工发展规划》中所指收入权是指职工按照自己付出的劳动而获得相应报酬的基本权利,体现为劳动者收入正常增长的机制,实现劳动收入稳步、公平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三从四德”是传统社会对婚后女性的道德束缚,然而在唐代婚后女性却依然享有一定程度的离婚自由权、再嫁权、财产权以及为人母之后的家长权。本文将通过对上述相应权利的分析从而来探讨唐代女性地位。  相似文献   

9.
分离主义是危及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社会政治问题之一,也是造成最暴力和最持久群体冲突的原因之一.以"选择分离权""民族分离权""唯一补救分离权""程序主义分离权"等为代表的西方"分离权"理论打着"保护人权、避免暴力冲突"的旗号,试图赋予"分离权"正当性与合法性,推动所谓"和平型"分离主义,成为近年来全球性公投分离浪潮高涨的重要原因.然而,这类理论与现实政治严重脱节,无论是在道德层面还是在法律层面,均不成立.它不仅不是解决分离主义暴力冲突的良方,反而成为破坏领土完整原则、加剧分离主义暴力冲突的重要诱因.  相似文献   

10.
袁野 《法制博览》2013,(8):115+114
在对变性权概念、现状及内容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总结变性权确立的法理依据,并对变性权的确立进行预测性展望。  相似文献   

11.
颜宇宁 《法制博览》2023,(2):151-153
刑事侦查讯问作为刑事诉讼流程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完善证据链条、复现案件事实、合理划分责任、保证司法公正具有重要作用。律师作为诉讼参加人之一,在本质上代表了被代表人的利益,而律师在场权的行使也往往决定着被代表人的利益能否充分实现。本文通过分析律师在场权的概念、内容和性质,对律师在场权的本质内涵进行了界定,并阐释了律师在场权的理论基础,引申出律师在场权制度构建的现实意义,应当从法定化律师在场权制度及其义务、明确律师行使在场权的行使程序和明确律师在场权的例外情形三个角度出发,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律师在场权制度,促进司法文明建设和司法公开。  相似文献   

12.
财讯     
《南风窗》2013,(20):22-22
改革将增加直接税财政部部长楼继伟近日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我国直接税比重低是事实,未来改革会增加直接税比重。但未来间接税为主的结构不会变,公平、有效、简洁的税制结构才是方向。楼继伟表示,大部分国家都是直接税和间接税并存,美国以直接税为主,欧洲是间接税比重大。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财政金融研究室副主任许生在接受采访时建议,使直接税提高到占45%左右,间接税占50%左右比重  相似文献   

13.
刑事诉讼中个人信息的处理带来了被遗忘权需求的出现,要求处理个人信息的公权力机关承担相应的被遗忘权国家保护义务。承担刑事诉讼中被遗忘权国家保护义务的主体主要是刑事诉讼中的侦查机关、起诉机关、审判机关和刑罚执行机关,也包括在具体案件中与刑事诉讼产生某种联系的行政机关或监察机关。这些义务主体履行刑事诉讼中被遗忘权国家保护义务的方式主要是删除、封存和匿名化处理。刑事诉讼中被遗忘权的国家保护义务的履行程序包括针对信息主体之申请作出回应、完成主管之特定机构针对信息主体之投诉而作出的指令两个阶段,义务的主体在不履行义务的情形下需承担相应的行政或纪律责任。  相似文献   

14.
方妹 《法制博览》2013,(7):148-149
在我国,"法治政府"概念的真正提出还是近十年的事,其目的主要是限制权力和保障权利,从而最大限度得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建设和谐安定的法治中国。由于"法即硬法"的传统观念的深刻影响,中国在行政控权方面采用的主要是"硬法控权模式",但是,随着行政的专业性、技术性发展,行政裁量的事项越来越复杂,硬法难以满足控制行政裁量权的实践需要,而新生的软法控权模式正好可以弥补硬法控权的不足。  相似文献   

15.
赵国梁 《法制博览》2015,(4):226-227
我国精神病鉴定启动权的设置是一种"扩大的"司法官启动制,公安机关在鉴定启动权实际运行中的垄断地位,使其偏离了最初的立法目的。实践中,精神病鉴定启动权呈现出"启动多"、"启动易"和"启动难"之困境。针对我国精神病鉴定启动中"无病推定"原则的缺失、当事人初次鉴定申请权的缺失以及鉴定人权限的不合理扩张等原因分析,从完善鉴定启动权的角度出发,应当赋予当事人及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初次精神鉴定的申请权及救济权,确立精神病鉴定启动的证明责任标准问题和设立部分案件强制鉴定制度。  相似文献   

16.
谢维斯 《法制博览》2023,(13):13-15
在侦查阶段中,如何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基本人权和相应诉讼权利一直是我们法治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其中笔者认为最核心的一点就是确保律师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辩护权,以此可以确保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得到最大化的保护。在现代刑事诉讼中,律师的调查取证权则是律师辩护权中一项最基础的权利,是保证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的重要一环。所以,想要全面保护在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人权就不得不探讨律师的调查取证权。鉴于此,深入地分析研究在刑事诉讼中律师调查取证权的相关内容、提高律师调查取证权在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只有当律师的相关权利得到完善后,才能进一步保障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相似文献   

17.
李志 《法制博览》2023,(13):67-69
期待权理论发源于德国,我国涉及物权期待权的司法实践突显相关理论、立法以及司法均存在亟待完善之处。本文将以我国物权期待权基本理论与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结合德国不动产物权期待权立法与实务,结合我国法律及司法解释,特别是《执行异议与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第二十九条的规定,对我国不动产物权期待权实务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适时提出完善我国不动产物权期待权完善的建议,以期对统一司法裁判尺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李卉 《法制博览》2023,(6):17-19
随着数据平台、搜索引擎的飞速发展,自然人隐私权利的诉求、信息删除的请求等越来越迫切,被遗忘权法律制度的构建对于保护个人信息、维护自然人的人格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界分被遗忘权与隐私权、删除权的关系,其次基于个人信息保护视野构建被遗忘权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四十七条的基础上,从被遗忘权的权利主体、义务主体、归责原则等方面探索构建被遗忘权法律制度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9.
吴健 《法制博览》2024,(9):40-4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个人信用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个人信用状况成为影响人们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但我国现行的民事法律中并没有明确个人信用权的独立地位,不能完整地保护个人信用权。鉴于此,本文主要内容是分析与研究个人信用权的民法保护,以期为加快建设个人信用权民法保护体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收回作品权属于著作人身权,多数大陆法系国家的著作权法中都规定作者享有收回作品权。为防止作者滥用权利,收回权的行使条件也较为严格。文章对收回权的内涵、类型、特征予以分析,并对收回权的行使条件做出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