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中国先后组织了三届慰问团赴朝鲜前线慰问中朝将士。其中,第二、三届赴朝慰问团慰问情况的记录都颇为详细,但许多文献对第一届赴朝慰问团的情况记录不是比较简单,就是根本没有提及。如中国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编著的三卷本巨著《抗美援朝战争史》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史》第六卷《抗美援朝战争史》(军事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中都没有记述第一届慰问团的活动情况。为了解中国人民第一届赴朝慰问团的情况,笔者搜集了一些相关资料并进行了归纳整理。  相似文献   

2.
1952年,第二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接受了中国人民的嘱托,赴朝鲜战地慰问,中国京剧院、中国评剧院的一些著名演员都踊跃地参加了慰问团,到朝鲜战地去给志愿军和朝鲜军民演出。   小白玉霜非常高兴地参加了慰问团,诚恳地表示一定要好好到战地演出,时时处处都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向志愿军学习。她临行之时,出现了一件意料之外的情况,她的个别亲属错误地认为,小白玉霜有可能会牺牲在朝鲜,于是背着小白玉霜密谋并写下所谓遗嘱,言说小白玉霜如果牺牲在朝鲜,她的家产应由她的某些家属继承等非理之言,小白玉霜得知此事,非常气愤,…  相似文献   

3.
五十多年前,晋州(原晋县)人民曾选派自己的优秀儿女杨吉恒、孙小红参加第三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五十多年后的今天,已是耄耋之年的杨吉恒、孙小红每每谈起当年的慰问,总是兴奋不已、感慨万端、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4.
<正>1953年9月下旬,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决定组织4000人的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并推选贺龙为慰问团总团长。下设几个分团,每团都附有歌舞、曲艺、戏剧、杂技等文艺团体。10月初到达朝鲜。当时的朝鲜,虽已宣告停战,但  相似文献   

5.
1 1951年,祖国人民派出了一个庞大的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到朝鲜战地去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军民。团长是中共中央委员、宣传部副部长廖承志,副团长是陈沂和田汉。   朝鲜广大军民,从最高层的领导到基层干部,凡是接触过廖承志同志的,都说:“廖承志有政治家的思想,外交家的风度,诗人的气质,作家的语言。”   那时,新中国刚刚诞生,我从前方战斗部队被选派到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来工作,负责筹建总团宣传处和文工团。至今,还记得在北京建团时发生过的两件小事。一件是廖承志主动提出要向志愿军总部献锦旗并为彭总赠送一件礼…  相似文献   

6.
1951年,我荣幸地参加了首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首届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在总团长廖承志、副总团长田汉、陈沂同志领导下,成立了直属分团和若干分团.总团和直属分团负责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和朝鲜人民军总部;各分团分别负责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各部队,有的直达“三八线”前沿阵地慰问.直属分团由各届知名人士组成,如各民主党派人士、大学教授、文艺界人士等.我还记得的有相声大师侯宝林、电影演员田华、歌唱家王昆、戏曲艺术家常香玉等等.我也是直属分团成员并荣任直属分团副团长.因此,我直属分团一直跟着总团进行慰问活动,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和朝鲜人民军总部.  相似文献   

7.
朝鲜战争虽然已结束54年了,但很多有纪念意义的事件还鲜明地留在我的脑海里.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议》签订后,祖国人民组织了阵容强大的慰问团赴朝慰问志愿军和并肩作战的朝鲜人民军.  相似文献   

8.
一九五一年四月初,廖承志率中国人民慰问团赴朝鲜。此问,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正在紧张地进行第四次、第五次战役。慰问团带着中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志愿军、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的热爱以及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到底的决心,走遍了各个战场。四月三十日,慰问团来到志愿军总部。彭德怀司令员一见廖承志,马上拉住他的手,说:「你来了,我们很高兴!你们的慰问活动很受欢迎!」  相似文献   

9.
11952年10月,为了庆祝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以贺龙同志为团长的祖国人民赴朝慰问团来到了我们46军所在的大德山地区。大德山一线是我志愿军阻击美军北犯的最前沿阵地。它位于开城板门店以东三十多公里。当时.停战谈判正在紧张的进行,但战争尚处在对峙阶段。为了确保这一重要防线,随时准备应付美军的狂轰滥炸,以保存自身,巩固阵地,有力地打击和消灭进犯之敌,我军不分昼夜地大挖坑道,有的已经挖到了高耸入天的山脊上,洞与洞上下贯通,左右相连,四通八达,能攻能守,正当山洞工事夜以继日施工的时候,祖国慰问团来到了。…  相似文献   

10.
孟红 《红岩春秋》2013,(5):46-50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武装干涉严重威胁到中国国家安全。为此,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毅然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重大战略决策,派遣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尽管直到1953年7月27日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字时也没有投下原子弹,但在战场和谈判桌上,美国却不止一次地挥舞着核大棒,对中朝人民进行赤裸裸的恫吓和威胁。  相似文献   

11.
高浩荣 《党课》2010,(18):110-111
2010年4月12日,平壤顺安机场一派热闹场景。由20名中国游客组成的中国旅游团队赴朝鲜首发团抵达平壤,标志着中国公民组团赴朝鲜旅游业务的正式启动。首发团引发了中国游客赴朝旅游的热度,尤其是那些曾经参加过朝鲜战争的志愿军老战士,很多人都希望旧地重游。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团赴悉尼参加第四届世界合唱节取得圆满成功包桂花,赛吉拉胡应第四届世界合唱节组委会邀请,以内蒙古广播电视厅厅长白朝蓉同志为团长的中国内蒙古蒙古族青年合唱团一行三十六人,于一九九六年八月七日至八月十七日,赴澳大利亚悉尼市参加了由世界合...  相似文献   

13.
曹曦 《党史纵横》2002,(10):32-32
1950年10月,当美国军队入侵朝鲜北方,严重威胁中国安全的时刻,中国人民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新华社立即派出一批军事记者,奔赴朝鲜前线随军采访。新华社志愿军总分社、平壤分社和开城记者团的记者,活跃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大力报道中朝人民抗击美国侵略者的伟大胜利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揭露美帝国主义的侵略阴谋和罪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曾经活跃在战地的军事记者陈伯坚,最先随军跨过鸭绿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采访了首批参战部队,他连夜写的《记中国人民志愿部队几个战士的谈话》的新闻报…  相似文献   

14.
50年前,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组建志愿军,为援助朝鲜人民抵抗美帝国主义武装侵略、保卫中国安全而赴朝参战。抗美援朝战争,完全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一场战争,也是中国人民保家卫国、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的正义战争。历史不容篡改。英勇的志愿军官兵用鲜血和生命书写了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保家卫国、不畏强暴、不怕牺牲的辉煌篇章,他们永远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15.
彭泽湘是1922年在中共旅莫(斯科)支部入党的中共早期党员。关于他赴苏俄的经历,《中共党史人物传》第81卷“彭泽湘”分传(以下简称“彭传”)记述说:“1921年7月,他参加了中国人民赴俄赈灾代表团。……1921年11月,中国人民俄灾赈济会赴俄代表团.把粮食运到古比雪夫省和乌发省交办后,彭就去了莫斯科。  相似文献   

16.
张新 《党史纵横》2001,(11):40-42
半个世纪前,震惊世界的朝鲜战争爆发了。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立即侵入朝鲜,并利用其空中优势,对中国东北一些地区进行轰炸。根据朝鲜政府的请求和中国人民的意愿,于1950年10月,中国政府组织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美国空军为阻止志愿军的作战行动,他们将驻远东地区的空军大部分兵力用到朝鲜战场。1950年10月底,侵朝美军的空军和海军的舰载机总兵力已达14个联队,共有各型作战飞机1100余架,此外还有英国、澳大利亚、南非联邦以及南朝鲜空军的飞机100余架,对中朝地面部队和后方交通运输线进行狂轰滥炸…  相似文献   

17.
工会经纬     
<正>尔肯江·吐拉洪率全国总工会送温暖慰问团赴兵团慰问□刘安2017年1月13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自治区党委常委、塔城地委书记尔肯江·吐拉洪,中国农林水利气象工会分党组书记蔡毅德等中华全国总工会"送温暖"慰问团一行,赴兵团七师开展慰问活动。慰问团一行在兵团工会主席李广申,七师党委书记、政委王光强的陪同下,先后看望慰问了全国劳动模范李新芹,七师一三○团困难职工买孜古丽,以及在一三○团务  相似文献   

18.
我是孝义市高塘坂人。1940年参加革命。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战士、班长、排长、副连长、连长。1950年美军侵朝战争爆发,接受中央命令,我随彭德怀司令员赴朝参战,任彭德怀司令员的警卫员。我亲眼目睹了美国侵略军在朝鲜所犯的一系列罪行和中、朝两国军队保卫国家、浴血奋战的壮举。下面是我在朝鲜的一段回忆,  相似文献   

19.
我的父亲霍盈洲已年近八十,年轻时就参加了人民解放军: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他又响应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1951年1月赴朝作战,1953年9月回国。  相似文献   

20.
海英  薄凤玉 《党史纵横》2002,(10):31-32
从朝鲜战争开始到$&'(年,中央人民政府先后组织五次大型赴朝慰问团。$&'(年初,在第五次,也是最后一次赴朝慰问活动中,我作为团省委办公室主任,非常荣幸地成为辽宁省唯一的代表参加了慰问团。$&'"年,我在中央团校学习期间,响应党组织号召,报名参加了志愿军,先被分配到志愿军后勤汽车营,后来到驻扎在沈阳的东北空军司令部作战处任参谋,具体负责东北各机场的警卫工作。$&')年初,朝鲜停战,当年在中央团校参军的东北地区的青年干部全部留在东北,我也告别了朝夕相处的空军战友,来到地方工作。作为一名志愿军战士,我未能亲临前线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