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会霞  赵红 《求索》2007,(4):173-175
沈约及其所著《宋书》在汉乐府接受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首先,《宋书.乐志》不但详细记载了汉乐府的相关情况,更重要的是,它还在历史上首次收录了汉代16首民间歌诗和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的歌辞,使之不致亡失。其次,沈约还在创作上积极接受汉乐府的影响,写就了25首拟古乐府诗。其数量在南北朝时期仅次于鲍照和萧纲而居第三,充分表现了其对乐府诗的喜爱和推崇。这些贡献,是南北朝时期汉乐府接受的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2.
马荣江 《前沿》2010,(20):150-154
自钟嵘《诗品》指出陆机诗"源出于陈思"以来,后世论者多据此反复申说,但这一论述缺乏材料佐证。本文选取了陆机乐府诗作为切入点,分别将陆机乐府与曹植乐府、建安其他诗人之乐府及汉代乐府进行了详尽的比对,得出:陆机拟写乐府非以水平高低为标准,而以是否近古辞、古意为根据,陆机乐府中无模仿曹植诗者。  相似文献   

3.
傅炜莉 《求索》2012,(4):129-131
乐府诗的音乐文学特性决定了研究乐府诗应做到文学层面和音乐层面的全面考察。近年来的乐府研究正是在这一点上取得了突破,提出了"乐府歌诗"的概念。吴相洲先生"乐府学"概念和研究思路的提出,更为乐府研究指明了新方向。曹魏乐府"歌诗"曲调和演奏特点对曹魏乐府诗的曲辞创作和"悲歌慷慨"的诗风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一发现有力地说明了乐府诗研究中音乐特性和诗歌内容并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龙新辉 《湖湘论坛》2005,18(1):49-50
乐府起源于汉 ,到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人乐府诗创作在内容上有所变化和创新 ,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对战争、边塞题材的开拓 ,对人生的慨叹 ,对爱情的歌咏 ,对声色的近求 ,文人通过撰写乐府诗以抒情言志。  相似文献   

5.
乐府采诗以配乐,汉代《明妃》和《昭君怨》两首曲子影响了后世昭君诗的创作。在时代的发展中昭君诗所呈现的诗、乐的关系也发生着变化,从最初的互动关系到渐离关系再到互相独立。昭君诗到了唐代逐渐脱离音乐成为独立的诗体,形式、内容、情感也发生变异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中唐时期,在元稹、白居易等人的推动下,翻开了乐府诗史上壮丽辉煌的一章--新乐府运动.他们提出系统而明确的理论主张,强调诗歌的讽喻作用,提倡质实直切、浅近晓畅的艺术风格.诗人张籍、王建开始创作乐府诗的时间稍早于元稹、白居易等人,他们之间的创作精神是相通的,都是关注民生疾苦、反映时政的缺失和贻误,现实意义很强.但张王二人的乐府诗与元、白的"新乐府"存在着明显差异,不能等同视之.  相似文献   

7.
《古诗十九首》上承诗骚、汉乐府,下启魏晋文学,从主题、形式、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显现了其过渡性所在。综合归纳,其过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首先体现了从四言诗向五言诗的过渡;其次体现了从民间创作到文人创作的过渡;最后体现了文学从“庙堂”化到平民化的过渡。它的这种过渡性给我们展示了汉末思潮的涌动和变迁,反映了当时文人的价值观念,是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对《楚辞》的接受是全方位的,人们不仅重视它,甚至把它当成“超逸”风神的象征;屈原作为一种人格范型,已通过民俗的方式深入人心,与他有关的地望和传说在民间广为流传;对于《楚辞》这一经典性的文学作品,此时期的文人比两汉更看重它的抒情性和华美的艺术形式,他们有意识地选择《九歌》而非《离骚》作为仿效和学习的对象;《楚辞》作为一种先在的文学资源,依然是文人摹仿的对象,其句式、意象和语词被大量运用于诗赋作品中,并在与文体赋、乐府诗、骈文等各体文学的碰撞交融中,推动文学形式的发展,激活新型文体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一枝毛笔、一方砚台,维系着中国文人走过了漫长的、曲折的道路,创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灿烂的文化。于是,在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文人的心目中,这笔和墨便变得神圣起来,成了美的化身。于是,这蘸满墨汁的笔洋洋洒洒一挥,便渗透了中国文人几千年的追求。于是在溧阳,书法艺术便也如濑江的水,一脉相承,从古代流到今朝。汉代时,蔡邕遭贬后在溧阳观山自筑读书台,朝夕读书写字,悠然自得。盛唐时,李白曾在溧阳把酒临风,口吟《猛虎行》,由时称“三绝“的张旭草书而成,至今还流传不息。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在溧阳作有《题孟东野平陵图》词一首。明代书法家祝允明,在溧阳作有《归得园·石床》。溧阳籍书法家马一龙,书写的《重修广惠庵碑》现存该市别桥小学内。清代篆刻家陈鸿寿,曾于嘉庆年间为宜兴紫砂茶  相似文献   

10.
二、“五言流调,清丽居宗”——汉代的五言诗两汉文学中,赋体为宫廷文学的主要形式,作者都是士大夫文人。由于大多数作品内容上的空虚贫乏,文字形式上的艰深晦涩,不可能获得更大的发展,随着时代的推移,这种形式逐渐为人们所淘汰。代之而起的,是植根于人民群众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新兴的五言诗。这种诗体,继承了《风》、《骚》的传统,又从民歌中吸取丰富的营养,一旦形成,便在汉魏文学史上占有统治的地位。关于五言诗的产生、形成,是研究我国古代文学史的一个重要问题。五言诗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但汉代是它产生和形成的时期。因此,研究汉代的五言诗,就可以看到五言诗的来  相似文献   

11.
我国上古神话传说丰富多彩。而文学史上最早运用神话传说进行创作的文学家,则要推战同时期的庄子、屈原。他们对神话的加工、运用,把浪漫主义文学推上第一个高峰。明陈子龙《谭子庄骚二学序》指出:“二子所著之书用心恢奇,逞辞荒诞,其宏逸变幻,亦有相类。”把庄屈的特点概括为“恢奇”、“荒诞”。但是,他们同中有异,龚自珍《最录李白集》云:“庄屈实二,不可以并,”就指出了他们作为“这一个”的独有的创作个性。本文试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上古神话传说如何融化在他们的作品之中,从而形成各自的术艺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丽江纳西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广泛流行的曲调极为丰富。《谷气》是纳西人百唱不厌的传统曲调之一。它节奏自由舒缓,旋律独特奇异,曲调韵味浓郁缠绵,可在山间和田野自由抒情地独唱或对唱。声腔婉转动听,唱调精彩感人,使歌迷流连忘返,如痴如醉。《喂莫达》是纳西老人最喜爱的民间调子。您到丽江旅游,在公园的树荫下,在幽静的环境里,都会看到老人们围成一圈,边唱边缓缓起舞的情形。《喂莫达》曲调哀婉、浑厚古朴,唱词优美生动,是旧社会纳西人民苦难的生活境遇在民歌中的反映,后来演变成为《喂莫达》的曲调名称。《阿哩哩…  相似文献   

13.
汉赋对曹植诗歌创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赋对曹植诗歌创作的影响邹树德曹植是建安时代的重要作家,关于他的诗歌创作,黄节先生曾有一个非常中肯的评价:“陈王本《国风》之变,发乐府之奇,驱屈宋之辞,折扬、马之赋而为诗。”但在古典文学界,长期以来忽略了曹植“折扬、马之赋而为诗”的一面,从而影响了人...  相似文献   

14.
《若邓》,也称"绕邓",是怒族若柔人的一首小三弦曲调,它同另一首曲调《阿楼诗杯》齐名。1993年10月23日,当我在兰坪县兔峨乡若柔人聚居地——碧鸡岚村采访的时候,承蒙怒族退休老先生李兆龙亲自为我弹奏和展示,使我更能体会其意境和寓意。  相似文献   

15.
一九九三年第六期《党的文献》新发表了毛泽东在浙江写下的一首五律三首七绝,《人民日报》于同年全文转载,去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首次公开了十首未发表过的诗词。 毛泽东当年是怎样在一年之内连登浙江三座大山——北高峰、莫干山、五云山的呢?两年后又是怎样赴海宁七星塘观“钱江秋涛”呢。登山观潮后又是怎样创作这四首诗作呢?这些轶事如今知者已不多。  相似文献   

16.
钱益清 《今日浙江》2014,(23):58-59
正调腔一名,最早见载于明代张岱的《陶庵梦忆》:"是夜,彭天锡与罗三,与民串本腔戏,妙绝;与楚生、素芝串调腔戏,又复妙绝。"彭天锡是晚明高士,雅好音律,现在看来就是个文化界的票友,里面提到的楚生、素芝都是当时的女伶人,彭和他们串调腔戏,张岱赞为"妙绝",其中或许有文人夸张之嫌,但既已"妙绝",则当时的调腔就应该不是草创,而是已经比较成熟、受文人欢迎的一个戏种了。新昌调腔是南戏"四大声腔"之一"余  相似文献   

17.
高人雄 《理论月刊》2024,(2):124-131
从文学地理视阈分析西夏乐府诗《杨柳枝》的文化属性,可以厘清西夏《杨柳枝》不仅是党项氐羌文化的表现,更是西北区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杨柳枝》曲辞经历从北朝横吹曲辞《折杨柳》的五言古诗形式、南朝齐梁永明体形式、初唐盛唐五言近体诗形式、中晚唐七言律绝形式,至晚唐五代衍生为曲子词和词牌。西夏《杨柳枝》继承了民间传统曲调,特别是在西北地域流传历史悠久的《杨柳枝》曲子,又吸收宋金时期兴起于民间艺人的演唱经验,敷衍长篇,带和声,才形成今见用于传播宗教文化的曲子词。  相似文献   

18.
卞地诗 《求索》2008,(6):199-200
中唐诗人李益乐府诗与李贺齐名,蜚声朝野。但由于传奇《霍小玉传》中的李益形象以及正史中关于其痴情妒忌的记载,给人以绝情和薄情的印象。本文通过对李益五首古题乐府诗的剖析,对李益爱情观重新评价,得出李益钟情重情的结论,对以前的说法有所纠正。  相似文献   

19.
马洁 《理论月刊》2007,(4):139-141
《周易》是中华文化的元典,是古代文论的文化根基。从文论的角度来看,《观卦》中“观我生”讲求的修美己德与文论中关于创作主体道德修养息息相关;仰观俯察的观物方式又需要创作主体有广博的识见;“观民设教”的教化思想直接启发了汉代风化说;观物取象又是古代文论关于“心物”关系的最早展现。《周易》之“观”的观者、观物方式对于古代文论创作主体论的诸多方面有着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何玉 《台声》2023,(7):98-103
<正>在20世纪70年代海外“保钓”运动期间,中国港台留学生为了更好地对“保钓”运动进行宣传,创作了脍炙人口的《钓鱼台战歌》。与此同时,多首格律相同而填词各异的《满江红》出现在海外“保钓”运动的不同时空中,亦曾作为插曲响彻“保钓”游行的队伍。这些《满江红》留下了他们的爱国激情与慷慨悲歌,本文聊举数首,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