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西方议会监督权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和政客一向推崇分权制衡学说,西方议会实行倒阁、质询、国政调查、弹劾等一整套制度,这种监督、制约机制被誉为西方议会民主的“完美设计”。同封建君主专制相比,西方议会民主是历史的进步,它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是,资产阶级民主不是最高形式的民主,它具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倒阁、质询、国政调查、弹劾……不过是资产阶级维护其阶级统治的手法,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不同派别之间的权力斗争,西方代议制提供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至于伴随着议会制度而来的金权政治、玩弄权术、党争丑闻、政治腐败,等等,就更是西方议会政治所特有的现象。在当代西方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议会能够避免这些政治丑闻。西方议会政治、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是:它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贫乏的和虚伪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  相似文献   

2.
由于英国加入欧盟与人权公约,英国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变化:法院开始审查议会立法的合法性,传统的议会至上原则受到动摇.英国理论界认为英国法院审查议会立法的合法性理论包括司法审查的特别授权理论、普遍合法性理论、宪法理论等.在实践中,英国法院审查议会立法受到大多数公民的认可,是当代英国精英政治对大众民主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3.
议会民主的实施,是衡量国家社会民主宪政的标准,也是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然而,中国近代宪政在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下,严重偏离了民主宪政运行的轨道。民初议会政治的失败,昭示着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曲折历程。通过对民初议会政治的评析和反思,新时代下加强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以史为鉴,结合实际,坚持走中国道路,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的区别中央党校教授周锡荣在1996年4月16日《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议会民主之间存在着本质区别。第一,赖以存在的国体和政体不同。社会主义民主赖以存在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政体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  相似文献   

5.
调查权是议会监督职能的重要方式,议会监督职能强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议会调查权的扩张,监督“监督权”应成为宪政研究不可忽视的问题。从宪政原理及各国议会立法文本分析,议会调查权力配置及规范应遵循民主制衡、法治原则、分权原则、人权原则以及比例原则。具体包括:调查权应受到议会民主控制;调查成员组成应体现议会民意基础,多数党成员应占优势;调查权限应由宪法或立法明文设定;调查权应保持充分克制,体现谦抑性原则。调查权配置及限制也与各国(地区)的政治制度、文化传统密切相关,必须结合这些因素理性客观对待。  相似文献   

6.
民初活跃于中国历史舞台上的议会民主政治因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全相背离 ,再加上中国皇权主义思想的深远影响 ,作为激进民主主义思潮产物的议会民主政治不可能走得更远  相似文献   

7.
西方议会民主政治悖论唐昌黎议会民主政治既是一种价值观念,又是一种政治制度,它包含四个部分:一是价值观念,以民主、人权、自由为最高价值观念;二是组织结构:多党竞争,三权分立;三是运行方式:一人一票,多数通过;四是控制手段:法律。民主的思想源泉,可追溯到...  相似文献   

8.
言论免责与不受逮捕制度是现代民主法治国家的一项制度,为保障议会内部讨论及表决的自由,避免议会的组成受到不法干预以及维护议员本身的人身自由的考虑而设立。通过对言论免责及不受逮捕制度进行研究,使我国在充分借鉴民主宪政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确立起符合现代政治文明的人大代表免责制度。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在20世纪以前的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其民主的主要形式是代议民主。进入20世纪以后的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主义国家中的立法主体和行政主体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政治权力的重心从议会转向行政部门,民主形式从代议民主制转向行政集权民主制。这一转变主要是20世纪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基础——从自由资本到垄断资本、意识形态——从古典自由主义到现代自由主义、政治领域——议会权力的衰落到行政权力的扩大的变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宪政是民主运动的产物,是民主的宪法化。宪政是实现法治的前提和基础,但不等于法治的完成。宪政的实行离不开议会,而议会的顺利运行则有赖于政党。一个国家的议会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一个历史过程,是伴随着这个国家的政党的逐渐成熟完成的。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宪法没有规定议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力时的具体操作程序、标准和范围 ,这为参议院和众议院的代表行使立法权留下了一定的活动空间。参众两院的代表从各自的政治倾向和社会利益出发 ,在立法过程中 ,以民主、正当、公平、合理为基础 ,不断形成新的立法方式 ,这些方式对议会立法活动既有积极的作用 ,也有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法国近年来的宪法修正案扩大了公民参与政治的范围,强化了总统与政府、议会与政府的互动关系,在中央与地方关系安排上进行了重大调整,进一步扩大地方民主,发展参与式直接民主。但这些修正案具有一定的复古色彩。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德国当前的政治体制为例,分析了现代西方议会民主政治中的权力制约机制问题。议会制民主是现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权力结构的基础。在这种政治体制下,权力制约的主要机制是:由联邦制形成的中央与地方之间权力的分配与抗衡机制;议会中各种权力实体之间的分立与平衡机制,包括政党在权力制约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政治透明度是权力制约机制发挥作用的必要条件、法治是有效权力制约的可靠保障,这种权力制约机制也存在局限性和弊端  相似文献   

14.
“政党政治”是一个有争议的概念.按照传统的理解,它总是被限定在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范畴之内.例如,有的把政党政治界定为“资本主义国家通过议会或总统竞选,由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或联合执政的一种政治制度.”(《辞海》)有的人认为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总称.通常指通过议会或总统的定期选举,由取得多数议员席位或当选总统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组织政府的一种政治制度.”(《政治学辞典》)还有的认为政党政治“指资本主义国家政党之间的斗争.平时主要表现为竞选、议会内和政府内的党派斗争,以及代表劳动人民利益的政党同资产阶级政党之间的斗争.它既反映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冲突,又反映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世界政党辞典》)  相似文献   

15.
“民主和平论”是当前政治学领域的重要主题,被誉为国际关系中最接近经验法则的发现.在对民主和平现象的解读上,国外学术界长期莫衷一是,存在较大分歧.然而,也有许多学者并不赞同民主产生和平的论断,他们在摒弃和否定“民主和平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替代性的理论解释,其中较有影响力的是政治相似性、“资本主义和平论”以及现实主义三种解释.面对批评与质疑,“民主和平论”者也作出了相应的回应.国内学术界很早就对“民主和平论”予以关注和批评,但是多数研究成果缺少深刻的学理思考和实证检验.未来的研究应在承续和借鉴国外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广泛开展严谨的实证研究和深度的案例研究,以此来弥补先前研究中的缺失与不足.  相似文献   

16.
台湾地区近20年来,政治体制的转型备受瞩目。从台湾地区的选举制度、经济发展、政党转型、机关文化、媒体传播、议会、地方派系等不同层面来看,台湾地区所推行的民主政治存在许多弊端,民粹主义、分化族群与台独意识一直成为选举操作的手法。台湾地区的民主并未走向真正健康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关于党的民主集中制和党的建设是今年要着重研究的一个问题。列宁曾讲“民主的集中制”;民主不是绝对的。经济不发达的国家尤其不能照搬西方式的民主。非洲一百多个种族、部落,封建制都没有搞成,就去搞西方式的议会,结果莫衷一是.经济也搞不起来。...  相似文献   

18.
肢体冲突是新兴民主国家议会政治中争议比较多的一个政治现象。在特定历史阶段,作为政党的政治表达手段,肢体冲突对包括议案、政党、立法环境、议事进程、议员个人政治生涯,乃至整个社会,都能够产生深刻、重要的影响,客观上起到打破、摧毁仅靠强权进行利益分配的单一模式的作用。肢体冲突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推动着议会民主向更均衡、更多元化方向发展,在民主政治尤其是国会制度的建设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当今网络技术已进入西方政党政治活动中.网络选举不仅成为西方执政党巩固执政地位、争取民心而广泛使用的一种工具,而且也对传统民主构成某种挑战.纵观当代西方政治活动,电子民主虽存在许多缺陷,但亦不失为当代社会实施良政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20.
职工工参加民主管理,是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世界性的潮流."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已成为当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主流.借鉴国外民主管理经验,对推动我国企业民主管理的发展,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