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57年反右派斗争扩大化错误改变了“八大”的正确路线,改变了人民共和国的正常发展轨迹,使整个国家经济处于缓慢发展和停滞状态。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扩大化误伤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使在“双百”方针下一度活跃起来的学术界、文化教育界又沉寂下去,甚至出现万马齐喑的状况。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中断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此后的20年,我国人民民主和党内民主不断在实践中受到冲击,造成严重的后果。历史表明,从1957年反右派斗争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走了20多年的弯路,根本原因之一是由于我们的政治路线离开了中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这一沉痛教训值得我们永远记取  相似文献   

2.
1957—1976年,是中共党史、共和国史上著名的20年“左”倾时期。这20年“左”倾,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逐渐被人们所认识。1989年春,胡乔木在美国发表了“中国为什么犯了20年‘左’倾错误”的讲演。这一讲演在国内多家报刊发表后引起相当大的反响。胡乔木的论文主要是讲了20年“左”倾错误形成的五大原因。本文想探讨一下“左”倾错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力图使我们对“左”的错误认识更全面、更深刻。  一、20年“左”倾错误表现在各个领域20年“左”倾错误的首要特征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诸领域,其指导思…  相似文献   

3.
试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王诚宏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胜利,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实现...  相似文献   

4.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其鲜明特点是改革开放。20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不断推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不断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供新的思想营养。总结和概括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经验与启示,对于我国经济和社会...  相似文献   

5.
20世纪末的1999年迎来了新中国建国50周年大庆。新中国建国50年至今,可以说经历了初期曲折发展的三个历程。自1949年建国到1956年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前七年,算是第一个历程;自1957年开始社会主义建设、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再经“文化大革命”到1978年,算是第二个历程;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特别自十四大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换至今,可算第三个历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三个历程中,在对一些重大战略性问题决策的根本指导思想上,经历了一个由坚持实事求是到渐次脱…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20周年。20年的改革,给社会主义中国带来勃勃生机。回顾改革的历程,重温邓小平同志的改革理论,对于进一步总结改革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坚持用改革统揽全局,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到2...  相似文献   

7.
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不断发展,社会进步加快,各族人民生活水平逐年稳步提高。据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的统计资料,全区国内生产总值1997年达201520亿元,比1978年增长494倍(按可比价计算,下同),比1957...  相似文献   

8.
1998年11月4日,上海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在安亭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会议中心联合召开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理论讨论会。与会代表认为,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是社会主义时期的“遵义会议”。这次全会,重新确立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正确的政治路线,事实上确立了邓小平同志作为党和国家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地位,是邓小平理论产生的标志,开辟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社会主义在实践中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在其进…  相似文献   

9.
必须高度重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相亚平早在1957年2月,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刚刚建立之后,毛泽东同志在深刻总结国际国内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曾提出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即承认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充满矛盾,对敌我和人民内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必须加以严格区分和...  相似文献   

10.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年,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果。对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年关于我国社会主义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所取得伟大成果作一番回顾和思考,既是对三中全会胜利召开20年的纪念,同时对于继续坚持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解放...  相似文献   

11.
2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认真总结了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在纠正一系列“左”倾错误的同时,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为了保持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坚持和贯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2.
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划时代文献———纪念《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四十周年马蓥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上,1957年是不平凡的一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基本完成,剥削阶级作为完整的阶级已经被消灭,数十年来人们为之前仆后继、英勇...  相似文献   

13.
20年前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开创中国20世纪第三次历史性巨变的一座里程碑。伴随这一伟大变革产生、形成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邓小平理论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根据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近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实践和认识所找到的进一步发展经济、解放生产力的有效途径,标志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九十年代的主要任务,就是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体制。党支部是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和具体实施者。支部建设搞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基本路线和改革开放的方针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关系到党能否联…  相似文献   

15.
平平静静地干事杨朝岭撰文身为上海市地震局的高级工程师唐燕娟,在佘山地震台一干就是20年。从1976年至1996年,她在那里从事地震监测工作,整天就是看着几台冷漠的仪器缓慢地记录弯弯曲曲的线条,然后拿着尺子测量图纸进行计算。如果没有发生地震,这些地震记...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对外开放是这一时期最鲜明的时代特征之一。全面总结20年来我国对外开放的重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对坚持和扩大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二十年对外开放取得的重大成就20...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0,(46)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苦探索和反复实践,在不断突 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已初步建  立起符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的生产力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提供了体制保障。我们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前两步战略目标的实践已经证明,坚持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从根本上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取代计划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得以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在过去的20多年中,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采取了渐进的方式,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薄弱的领域和环节突破,逐步扩大和深入。冲破同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人民公社体制后,农村经济体制改…  相似文献   

18.
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共同进步,这是我们党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面向新世纪,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所必须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20周年纪念大会上讲话时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直学习、深刻领会、正确运用这个历史经验和重要原则,对于我们进一步提高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  相似文献   

19.
第九个五年计划恰逢20世纪最后五年。这五年,是中国人民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阔步前进的五年。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国各族人民努力奋斗,克服困难,完成或超额完成了“九五”计划提出的各项任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胜利完成了现代化建设的第二步战略部署。这5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极不平常的5年。之所以是极不平常的5年,不仅在于五年来成就辉煌,更在于这些成就是在改革开放20多年来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取得的。 五年来,我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来自国内外的种种困难和风险。首…  相似文献   

20.
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由一定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那么,建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我们首先就应当考察分析我国当前的社会道德的现状及其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所具有的特征,这样才能使我们的道德建设有的放矢,取得实效。 一、我国目前的经济关系和经济生活的特征及社会道德现状 在邓小平理论中提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论断就是: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