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冯儿     
正小冯儿,是我早年在工厂时的同事,比我大两岁。1976年我进厂的时候他已经是二级工了。二级工那时挣三十五块五,工人们都叫它"米索索",透着不满,也透着幽默。我们厂是个街道小厂,集体所有制,和史铁生早年写的《午餐半小时》里的那个厂子意思差不多,不过我们厂人多,有好几百号人。  相似文献   

2.
猪圈里开始长跑梦想 2003年3月2日.4岁的张慧敏在凌晨5点被父亲叫起来晨练,小敏一口气跑了1000米,跑姿优美,步态轻盈,像一头奔跑跳跃的梅花鹿。张建民看出女儿的长跑天赋,他开始勾画女儿的美好未来。他问女儿:“喜欢跑步吗?”小敏说:“喜欢呀!”女儿的回答,令他怦然心动:“那爸爸每天带你跑步好不好?”小敏点点头。从此,跑步成了张家父女生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中午.我在办公室里备课,一切都显得很平静。预备铃响过之后,我在教室里没有发现林的身影。第一节课铃响了.他的座位仍空着。我心里开始嘀咕:他怎么不来上课.会不会出事了?于是.我打电话询问他的母亲并把一切都告诉她。他母亲让我再等等看,或许他到外面去玩一会儿就会自己返校的。我因为下午有课.也就只能照他妈妈说的那样去做了。  相似文献   

4.
在开学报名的时候,一个学生给了我一种特别的感觉,在我的脑海里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他看起来聪明、活泼却又有点忧郁。因为都是新生,同学之间并不认识,但他一点都没有陌生,很想和旁边的人说话,但又怕我说他,不断用眼睛瞅我,表现出与别的学生不一样。从这一天起,我就开始观察他。  相似文献   

5.
佚名 《法制博览》2011,(18):8-8
QQ里,好友颇多。那日与一聊友闲谈,忽然收到他一条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对他说声晚安,却发现他的头像已经变成了灰色。我的双手停在键盘上,只得删除了那句已经打出来,却没来得及发出去的问候。对方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一下子飞得很远,我试图去抓,却怎么也抓不住。真的有这么急吗?连让我说声再见的时间都没有?抑或是我过于矫情?  相似文献   

6.
钱多少够用     
我小时候一块儿放猪的伙伴成了房地产大老板,一座座楼盘杵在那儿,谁也不会怀疑他是亿万富翁,可是他用的电脑比我的差了三代,我说,起码儿,你摆那儿不雅观吧?他自嘲道,节约闹革命嘛。当年一块儿在井下推车的搭档成了煤老板,人民币水一样从地下冒,压都压不住,可他那身行头——我都想身上扒下件来给他穿上。他笑道,这穷山沟里.,穿啥都一样。  相似文献   

7.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4):F0003-F0003
2011年7月13日,张汉清先生走了,享年88岁。在送别他的最后过程中,我应时所做的一切几乎都是机械的,脑子则像演电影似的,不断地闪过先生的音容笑貌,思绪常常定格在我与他交往的那些情景。先生在北京大学教书育人60余载,用“桃李满天下”形容毫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当事人     
《南风窗》2011,(2):16-16
残疾人作家史铁生去世2010年最后一天,著名作家史铁生因突发脑溢血逝世。其脊椎、大脑将捐给医学研究。史铁生,原籍河北涿县,1951年生于北京,清华附中毕业后,去延安一带插队3年,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自称"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他曾任北京市作协副主席、中国残疾人作协副主席。  相似文献   

9.
我与中国的富裕阶层接触很多,但我发现中国任何一个富人都不可能真正快乐。首先,他们的生活没有安全感,任何一个富人都在警觉的环境下生存。比如2006年的首富,公安局一查他,他撒腿就跑去香港。作为一个首富,他和犯罪嫌疑人、撬锁流氓没什么差别,警察一敲门,他就拎包走人.  相似文献   

10.
简讯     
日前,燕化公司举行了以“迎奥运”为主题的第36届职工冬季长跑比赛。燕化公司董事长王永健为长跑比赛鸣枪。燕化公司党委书记苏文生等公司领导以及公司400余名职工参加了此次长跑比赛。  相似文献   

11.
回家     
今天是周五了,因为这周没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回家了。 我有位朋友曾经说过,人在面对诸如家乡、故园和亲人的时候。都会有一种非常幼稚的感情,表达起来也是非常幼稚的。聊这种话题的时候我们都很想家。他说的没错,想家的时候,我们都变得幼稚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式温暖     
林中洋 《法制博览》2011,(14):19-19
不久前,我接到一位编辑的邮件,他们的杂志转载了我的文章,想给我付稿费、在邮件的最后,这位编辑写道:“初春时候,乍暖还寒,请注意保暖!”看罢,我小小地吃了一惊。我与这位编辑素昧平生,就连对方是男是女都不知道,他竟然嘱咐我这个!尽管我知道类似的客套在中国不算什么,而且这位编辑肯定会给所有他的作者都送上同样的祝福,可我还是感到了一丝淡淡的温暖。  相似文献   

13.
沙皇和衬衫     
有个沙皇病了,他说:“谁能治好我的病,我就把一半国家分给他。” 所有的贤明之士都来了,研究怎样治好沙皇的病。谁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只有一个聪明人说,他能治好沙皇的病。他说:“如果能找到一个幸福的人,把他身上的衬衫脱下来给沙皇穿上,沙皇的病就能好。”  相似文献   

14.
六六 《法制博览》2010,(18):37-37
早上,母亲在争执中将我吵醒。 下去一看,是一个送快递的。该快递是圆通公司的,每次来态度极恶劣。我家在五楼上,他不肯上楼,回回都是通过对讲机要求我们下去拿。以前家里有保姆,妈妈会让保姆去拿。偶尔家里没保姆,妈妈要求他送上楼,他总是恶狠狠将快件往地上一扔。  相似文献   

15.
卖蛋先生     
陈茂生 《法制博览》2009,(18):45-45
菜市场永远嘈杂,我掏钱买鸡蛋时,摊主一边在腰包里翻找零钱,一边很关切地说:“找到了!法国掉下海的飞机找到了,上面有9个中国人耶!我一直在听新闻。”他那态度,令我感动;他那神情,分明希望我与他讨论在28摄氏度的海水里人的生命能维持多长时间。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与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等方面,也不仅仅限于学校教育,甚至还要延伸到社会和家庭。对此,我通过疏导一名学生的心理危机,有了更深的体会。本班有一名姓赵的学生,一向活泼开朗,每天第一次与老师见面总会主动问好,是班内公认的“最尊敬老师”的同学。本学期初,我发现他上课神思恍惚,课间也独坐一边不言不语。向我问好时也是没精打采的,整天耷拉着脑袋。可当我找他谈心时,又装出若无其事的样子说:“没什么事,真的没什么事。”但我从他那飘忽的眼神中看出:他有难言之隐。于是第二天…  相似文献   

17.
张贤亮 《法制博览》2008,(14):28-29
国文兄打来长途,说他有位朋友办着一份杂志,请他约些名人写点有关廉政建设的文章,并说张洁、叶楠、晓声等都写了。有了那些名家谈廉政,我就没有什么话说了,因为我肯定同意他们的意见。不过,由于我呆在远离北京的“老少边穷”地区,倒经常能接触到许多最普通的老百姓,不知怎的,也许我是井底之蛙,一提起“中国国情”、“中国特色”,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们,仿佛他们比东南沿海及中原大城市的人更能代表“国情”和“特色”。  相似文献   

18.
怨自己     
鲁迅的母亲说鲁迅“实在是气极了才骂人的”。我不知道鲁迅骂完人之后会不会后悔?也许不会.他临死前仍是坚称“一个都不宽恕”。而我骂完人之后经常很后悔。前几天写了一篇骂余秋雨的文章,现在看来觉得真是无聊。我为什么要骂他呢?是因为晚饭后犯懒。没出去散步,而是靠在沙发上看电视,结果就看到了他,就想起要骂一骂他。这种文章能有什么好效果吗?  相似文献   

19.
王小波 《法制博览》2011,(18):12-13
在美国时,常看“笑星”考斯比的节目。有一次他讲了这么一个笑话:小时候,他以为自己就是耶稣基督。这是因为每次他一人在家时,都要像一切小鬼一样,把屋里闹得一团糟。他妈回家时,站在门口,看到家里像发过一场大水,难免要目瞪口呆,从嘴角滚出一句来:啊呀,我的耶稣基督……他以为是说他呢。  相似文献   

20.
童盛安 《工会博览》2008,(22):58-58
一男青年手按着腰走进诊室,不断呻吟着说:“医生,我早上喝了杯牛奶后突然出现右腰剧痛,我平时爱喝牛奶,都是牛奶害的,我以后再也不喝牛奶了。”经过检查,他的输尿管里有一颗小结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