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小军  屈耕乾 《唯实》2007,(12):82-84
现有财税体制造成基层财力紧张、支农资金分散等问题,成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实践中亟待破解的难题。只有整合支农资金,理顺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资金渠道;调整现有财税体制,增加县乡可用财力;开征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有效的财政支持体系是推进安徽新农村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立足当前安徽农村实际,从财政补贴、财政税收、公共服务、农村社会保障、农村金融等方面,探索构建财政支持安徽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并最终实现安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我国财政支持保护农业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雅光  赵艳芹  刘坚 《探索》2006,(2):93-97
从总体上看,我国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与WTO规则要求和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要增强财政对农业支持保护力度,应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着力支持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农产品质量标准、检验检测和认证体系建设;增加对农村科技、教育等事业投资;增加对农民和优势农产品生产的直接补贴。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必须得到政府的财政支持。但是,我国财政支农工作目前尚存在总量不足、结构失衡、配套资金投入渠道不畅、未充分利用WTO规则和管理体制混乱等问题,未能适应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而,必须在财政支农工作的增长机制、引导机制、支出结构、管理体制和金融信贷支持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政策调整与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5.
公共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政策工具和管理手段,在建设创新型城市、实现跨越式发展中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财政创新要加快建立完整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一般预算收入,调整优化支出结构,坚持财政改革,支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建立支持城市建设的筹资方式,建立科学规范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6.
福建省文化产业在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对财政投入提出了新的要求。福建文化产业发展需要财政税策的支持,应结合财政职能转变,充分发挥财政的导向作用,采取有效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使其成为福建经济的重要增长点。  相似文献   

7.
《共产党人》2013,(6):58-59
吴忠市财政局紧紧围绕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改革财税体制"工作方向,努力做到坚持四个突出,建设四型财政。坚持突出开源节流,着力建设发展型财政。坚持支持发展和涵养财源并举,发挥预算、补贴、以奖代补等财政工具"四两拨千斤"作用,放大财政资金"乘数效应",促进财政经济良性互动。一是壮大骨干财源。进一步明确财政支持工业发展的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全力支持"五优一新"产业集聚发展和战略主导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二是夯实基础财源。不断加大财政"三农"投入力度,确保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大力支持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三是激活替  相似文献   

8.
美国、日本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不断推进财政支农政策结构性改革;实施财政支农投资计划、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项目;优化、完善农业补贴政策;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加强财政支农资金整合与管理。美国、日本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主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为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力制度保障;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政策的目标、重点适势调整;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工具多样,具有阶段性和系统性的显著特征。这启示我们,有序高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加快推进乡村振兴立法,强化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与法治保障;明确财政支持乡村振兴政策的目标和财政支持的重点领域;建立健全稳定的乡村振兴投入优先保障机制和增长机制,持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优化调整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结构;创新、优化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政策工具和资金投入方式。  相似文献   

9.
北京市通过建立效益目标导向的公共财政体系,支持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明显成效。一、推进效益目标导向的公共财政体系,提高财政支持社会管理能力借鉴世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和许多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引入效益目标导向的公共财政体系,可以大大提高财政预算编制水平,提高财政服务社会管理的能力。(一)加强两基建设,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服务社会管理的理财水平。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高财政管理水平,重点在基础,关键在基层。  相似文献   

10.
强化民生财政理念,就必须大力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各项民生支出需求,不断扩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投入,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多享改革发展成果。本文通过借鉴国外政府在财政支持民生方面的经验,主要分析了安徽省财政支持民生工程建设的实效,并对如何进一步推动安徽民生财政建设,从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加大财政投资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是加快西部经济发展,在西部建设小康社会的一种重要手段.对西部的财政投资政策应遵循市场导向、对内对外同时开放、可持续发展、"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并重、政策性与有偿性相结合等原则.要提高中央财政在西部地区投资的比重,对西部地区企业实行适度的投资补贴,加大国家财政贴息和信贷支持的力度,充分发挥国家财政投资的诱导作用,引导民间资本参与西部开发.  相似文献   

12.
文化前线     
《当代贵州》2013,(21):8-8
各地财政大力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三馆一站"即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对于加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充分发挥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公民素质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财政支持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力度不断加大。  相似文献   

13.
创新财政支农机制 提升农村经济造血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荆门市掇刀区财政局加大支持新农村建设力度,采取得力措施,取得显著成绩。针对掇刀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趋势,创新财政支农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大理州财政支出支持保护洱海为例,阐述财政支持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分析大理州财政支持洱海保护的基本情况及面临的困难,提出进一步加强财政支持洱海保护的措施.以期通过对公共财政支持环境保护典型案例的分析,探索破解难题的有效途径,促进财政政策在更大范围内对环境保护发挥作用,形成环境保护的有力、有效、科学、系统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5.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受各方面的因素制约,目前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多数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薄弱,尚没有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离不开政府支持,而财政支持又是政府支持的重要手段。本文在分析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财政扶持政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党的生活(青海)》2012,(7):I0006-I0007
近年来,黄南州财政局紧紧围绕全州中心工作,以“创先争优”、“基层组织建设年”、“财政文化建设年”等活动为载体,立足本职服务大局,在科学聚财、为民理财、改革促财、合理管财、人力兴财方面求创新、出实招、有作为,促进财政各项事业取得进展,有力支持了地方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1,(8):22-23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表示,今年国家计划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年度投资大概在1.3万亿-1.4万亿元之间。为了确保资金落实,住建部提出了一系列财政、金融等支持政策,还开展了利用公积金贷款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南部,1998年撤地设市。近年来,咸宁市财政部门以发展经济为主线,更新理财观念,创新理财手段,不断做大经济、财政蛋糕,为咸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较大贡献。为了做大经济、财政“蛋糕”,市财政局党组一班人始终把财源建设、财政增收作为财政工作的头等大事,想发展,谋发展,支持发展,使全市经济始终保持快一、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做大经济、财政“蛋糕”速、健康发展势头。一是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一方面,认真贯彻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及中央、省出台的一系列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政策,使群众得实惠。1999-2004年,咸宁市财…  相似文献   

19.
一、发展社区经济的重要性 1.为社区建设提供经费支持。在财政直接拨款不足的情况下,社区经济对社区建设的支持会变得愈加重要。除了社区内兴建或添置公共设施需要一定的经费投入外,居民开展公共活动也离不开经济支持。此外,发展社区经济还可以解决社区干部待遇偏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我国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力度日益加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面临由"造血"式扶贫向"活血"式扶贫的转变。基于此,完善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政策环境、实现财政引导与金融支持的有效互动、加强贫困地区金融基础设施和信用环境建设等策略建议就成为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的重要选择,从而助力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