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饮食一是要适量清淡.吃饭的量恰到好处补气,吃多了伤气;味道过厚伤气,味道清淡补气。二是要看食物的属性和身体的需要.任何可食之物都有寒、热、温、凉、平五种属性.体内热时应吃凉性的.如胃热,应吃寒性的香蕉:体内凉时应吃热性的,如胃凉,应喝热性的姜汤。每年立秋至秋分之间气候燥热.吃辛辣之物.易引发胃和大肠燥热火气上攻,导致耳聋、耳鸣等症。脾胃虚、便稀时不要吃水果.气盛、便干时多吃水果。  相似文献   

2.
一、少进食。这包含两层内涵。—是进餐时饮食量要得当,不宜吃太饱.要留有余地。白天九成饱,晚餐八分饱足矣。一些老人易受佳肴菜香的引诱,常放开胃口大吃大喝,这易伤及胃肠。另外是少吃零食,少吃多餐是对的,但并不主张食物不离口,吃个不停。这样胃肠易疲劳。  相似文献   

3.
《人大建设》2015,(4):63
1.不吃早餐容易患消化道疾病人经过一夜睡眠,早晨肠内食物已消化殆尽,急需补充。如果早餐吃不好,午饭必然大增,造成胃肠道负担过重,导致胃溃疡、胃炎、消化不良等疾病。2.不吃早餐会降低大脑功能,影响大脑发育,影响智力饥饿时血糖降低,会使大脑出现障碍,产生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易疲劳,甚至影响大脑功能,导致智力下降。研究发现,在智力水平相差无几的情况下,吃早餐学生的学习成绩明显高于不吃或少吃早餐者。这是因  相似文献   

4.
说“争鸣”     
看球时要控制喝甜饮料;夏日贪凉易引发面瘫;大排档食品要少吃;喝水最好用玻璃杯。  相似文献   

5.
正除了白发、皱纹和老花眼,哪些状况提醒你开始变老了?又有哪些疾病常被误认是变老的正常现象?这几个变化说明你老了眼睛容易疲劳:常眼睛干,一到晚上就看不清楚,对强光比较敏感。吃东西状况多:因为腮腺分泌的唾液减少,易口干。由于吞咽、咀嚼能力变差、面部肌肉松弛,吃东西容易呛到,进食速度慢,或抱怨食物煮太硬,咀嚼时常不小心咬到脸颊内侧的肉等。口味比以前重:人老后味蕾减少、嗅觉细胞退化,食物吃起来变得较无味。尤其对甜、咸感觉不敏感,煮菜容  相似文献   

6.
<正>"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养好生,一年四季身体好。"中医认为立春后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开始升发,如能利用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采用科学养生方法,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春季又是皮肤病、心脑血管病、呼吸道疾病、胃肠道等多种疾病的高发期,所以,春季养生对于人们特别是中老年人来说显得尤为重要。春季养生一定要适应气候及生理变化规律,采取"五不要"原则,养好自己的身体,防止进入养生误区。一、不要过多吃酸性食物春天饮食应"省酸增甘",因春天本来肝阳上亢,若再吃酸性  相似文献   

7.
正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人要尝鲜。对于一个偏爱口腹之欲的"小吃货"来说,一年四季,每逢节气,最期待的除了民俗活动就是美食。家乡美食多,春天尤其甚。白露花。一到春天花开,打白露花,就成了农家孩子们很期待的一件事。力气大的摇树,身手敏捷的爬树去摘,善于用工具的则用竹竿轻敲枝杈,白露花翩翩飞落,一阵阵花瓣雨,喜悦盈心。稍微煮过的白露花,可以偷个懒,直接凉拌,是一道浪漫的凉菜;也可以伴着骨头鲊烩着吃,别有一番风味;还可以炒嫩嫩的蚕豆瓣,嫩蚕豆的甜,白露花的香,入口细细嚼,慢慢品,美味极了。  相似文献   

8.
答:许多消费者认为,吃动物油易引发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而植物油能抑制动脉血栓的形成,可以预防心肌梗塞,因此完全拒绝食用动物油。其实,并非植物油中所有的不饱和脂肪酸都是对人体有好处的,若过量食用还会造成对人体的伤害。而动物油中其实也含有对心血管有益的多烯  相似文献   

9.
颐养堂     
清晨起床不宜抽烟清晨起床不宜抽烟,这是因为经过了一个晚上,房间内的空气没有流通,甚是污浊,混杂着香烟的烟雾又被重新吸进肺里;另外,空腹吸烟烟气会刺激支气管分泌液体,久而久之就会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排毒吃哪些水果樱桃是目前被公认的能够为人体去除毒素及不洁体液的水果。深紫色葡萄不仅具有排毒作用,而且能帮助肠内黏液清除肝、肠、胃、肾内的垃圾。如果你不喜欢吃樱桃或葡萄,那苹果也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苹果内含半乳糖荃酸,同样可以帮助排毒,其果胶还能避免食物在肠内腐化。此外,草莓也是一种可以排毒的水果。常照镜子有益健康科学研…  相似文献   

10.
《创造》2013,(8):82
1、铁元素食物铁元素可以有效预防和延缓老年人耳鸣、耳聋的发生,平时要注意补充铁元素。铁元素主要来源于食物中,海蜇皮、黑木耳、黑豆、虾皮、紫菜等食物富含丰富的铁元素,45岁以上的人群要适当多吃这些食物。  相似文献   

11.
第一招:少辛增酸忌寒凉 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从食物属性解释,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气。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过量。  相似文献   

12.
1、过节更要重视吃早餐。不知你注意到没有,许多胖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吃早餐。结果是中餐、晚餐都感到加倍饥饿,吃起来狼吞虎咽,进食速度快,会刺激吸收。一顿丰富的早餐将使你在一天内对食物有节制力。所以,即使过节因看电视看得晚,早上起得晚,也要注意吃早餐。2、过节时每个家庭主妇都会在餐桌上大显身手,亲朋们还会互邀着到饭店去聚餐,美味佳肴不由使人胃口大开。这时,你要注意吃的速度,细嚼慢咽,慢慢品尝每一口食物,从中体会美食乐趣的同时也减少对脂肪的吸收。3、餐前喝一碗营养丰富、低热量的汤,鱼汤、蔬菜汤、鸡蛋汤均可。这样你…  相似文献   

13.
问:日光性皮炎该怎么办?赖永贤:日光性皮炎属于日光敏感性疾病,往往是日光中的某一部分波长的紫外线导致敏感。常见的导致敏感的紫外线是中波紫外线,所以大部分人容易在夏季发作日光性皮炎。日光性皮炎内因是本身对紫外线过敏,外因可因为药物食物化妆品等引起继发性日光过敏,所以日光性皮炎的处理首要是避光,尤其以物理遮光为最好的选项,比如长袖衣裤,宽檐帽子,或者高SPF值的防晒霜;其次,避免光敏性食物的摄入,如柑橘类,香豆类,芹菜等。  相似文献   

14.
刘远 《今日广西》2008,(14):76-76
夏季,人们爱吃刚从冰箱中取出来的水果、饮料等。有些人特别是肠胃功能较弱的儿童,在吃后半小时左右最易发生剧烈腹痛。严重的还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腹泻和全身发冷等症状。去医院检查,医生大多得出急性肠痉挛的结论。因为这种痉挛性腹痛是由于吃了冰箱里存放的食物引起的。人的胃肠温度一般在36℃左右.而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食物只有2℃~8℃,  相似文献   

15.
有许多老人信奉饮食越清淡越好,甚至说吃素能长寿。但事实证明,人吃过分清淡食物会降低体质,疾病反而更容易侵袭人体。即使患有心脏病的老人,也不可强求饮食必定要清淡。在素食中,除了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外,其他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均很少,而且营养价值较低,不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和利用。而诸如鸡、鸭,鱼、肉之类的荤食,  相似文献   

16.
兰芝 《就业与保障》2011,(10):55-55
秋季,人体的生理随着季节的转换而发生变化。因此,秋季的饮食要随时而变化,以适应秋季养生之需。秋季饮食的原则是以“甘平为主”,即多吃有清肝作用的食物,少食酸性食物。祖国的传统医学认为,秋季多吃酸,则克脾,引起五脏不调,而多食甘平类的食物,则以增强脾的活动,使肝脾活动协调。具有甘平清肝功能的食物丰富多彩,诸如豆芽菜、菠菜、胡萝卜.菜花、芹菜等等,吃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相似文献   

17.
科技新知     
《时事资料手册》2008,(2):112-112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2.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4.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5.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6.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7.三餐分配要合理,零食要适当;8.每天足量饮水 ,合理选择饮料;9.饮酒应限量;10.吃新鲜卫生的食物  相似文献   

18.
绿色走廊     
少吃能延年益寿因为少吃食物可缓解体内的新陈代谢,从而影响机体内正常细胞破坏的速度,这种破坏往往会导致各种疾病死亡。另外,少吃还可以减轻胃肠负担,让操劳过度的消化吸收系统得到适当休息,充分发挥胃肠潜在的功能,更完全地从食物中汲取营养和能量供应。同时,少吃一些还可相应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数量,增强免疫力。为提高人体抗病抗衰老能力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锐词     
《群众》2022,(6):72-72
大食物观与过去的“粮食观”相对,指我们日常摄入的营养品都是食物。过去的食物主要是指粮食,而粮食又容易被片面理解为稻子、小麦等主粮。现在,老百姓每天吃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主粮。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全国两会上指出,要树立大食物观,从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出发,掌握人民群众食物结构变化趋势,在确保粮食供给的同时,保障肉类、蔬菜、水果、水产品等各类食物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20.
秋季是指立秋至立冬之间的一段时间,其中有立秋、处署、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重要节气。秋季的气候特点是初秋湿热较甚;白露后雨水减少,气候干躁,昼热夜凉;寒露后天气很快变冷,一些人不适应秋季气候的变化,导致疾病纷至沓来。为此,大家应根据秋季的气候特点来进行防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