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刊讯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民法院将协调和解机制引入行政审判,有效地化解了官民纠纷,引导当事人在法律框架内有序解决社会矛盾,做到案结事了,提高行政机关和法院的公信力。2012年上半年审结行政诉讼案件11件,通过协调  相似文献   

2.
王琴 《中国审判》2010,(11):31-31
本刊讯10月22日,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人大常委会专题听取了屯溪法院行政审判工作情况汇报,对该院充分发挥行政审判职能,不断完善诉前疏导、诉中释明和诉外延伸的行政协调机制给予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近年来,屯溪法院不断创新化解行政争议的新方法和新机制,对行政诉讼案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浙江省乐清市人民法院积极探索行政诉讼协调新机制,于2010年成立了浙江省首个行政争议协调委员会,有效化解了一批重大群体性行政争议案件。因机制创新、成效显著,被誉为行政协调的"乐清样本",受到了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负责人的高度赞许,作为典型经验推广。  相似文献   

4.
資訊&數據     
《中国法律》2009,(2):52-52,105
2008年,國務院共收到行政復議申請866件,比2006年增長近90%,全國每年通過行政復議化解的行政争議約8萬件左右。行政復議與行政訴訟是"民告官"的兩種法律途徑。相比于行政訴訟,行政復議不花錢、省時間。可我國每年行政復議案件數還略少于行政訴訟,而有的國家兩者之比近10:1,甚至24:1。同時,現有70%的行政糾紛,未經行政復議直接進入行政訴訟。我國有行政復議權的機關有1.8萬多個,但地方二.級政府的專職行政復議人員僅有1532人;區縣級政府専職行政復議人員平均僅有0.2人,却需要辦理案件總量的50%。  相似文献   

5.
作为世界上授权商标、专利最多的国家,我国的知识产权案件正在爆炸式增长。据统计,2013年,全国地方人民法院其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88583件、88286件;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行政一审案件2886件、2901件;新收和审结知识产权刑事一审案件9331件、9212件。  相似文献   

6.
徐敬业 《中国监察》2008,(14):57-57
近五年来,重庆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平均每年办理行政复议案件在5000件以上,各级行政机关和执法部门平均每年办理行政应诉案件近2000件。到目前为止,全市各级监察机关还没有办理过行政复议或行政应诉案件。这其中原因颇多,但主要的有两条,一是从客观上讲,在我国目前的行政法体系中,监察机关的工作大多属于内部行政行为,不在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范围之内,监察机关也没有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等方面的权力。  相似文献   

7.
统计资料表明:1999年至2003年,琼中法院受理各类案件5179件。其中,刑事案件270件,民商案件3170件(含督促程序案件),行政纠纷案件19件,执行案1720件。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公诉案件范围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公诉应该有不同于行政自诉的案件范围,合理确定我国行政公诉案件范围时应考虑我国政治制度特点,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在受理行政案件上的合理分工,促使行政相对人自我主动保护其合法权益和我国行政审判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等因素,结合以上考虑,行政公益案件和起诉机制受阻的行政私益案件应列入我国行政公诉案件范围.  相似文献   

9.
2001年全国法院审理案件情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全国人民法院共受理刑事、民事、行政案件,执行案件,国家赔偿案件,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案件8704401件。审结案件8723593件。其中,刑事案件729958件,民事案件5076694件,行政案件121008件;国家赔偿案件6753件;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审结247585件;执结案件2541595件。2001年全国法院共收刑事、民事、行政一审、二审、审判监督案件5936368件,比上年同期上升0.3%。其中,刑事案件上升12.04%,民事案件下降1.54%,行政案件上升16.79%…  相似文献   

10.
试析行政协调机制——以行政服务中心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浩 《行政与法》2010,(1):13-16
行政协调既是行政服务中心履行的一项基本职责,也是其健康发展的应然状态。作为行政服务中心机制建设的核心内容与关键环节之一,行政协调机制的健全与否决定着行政服务中心建设的成败。因此,准确把握行政协调机制的内涵与本质,合理优化行政协调机制的功能与作用是推动行政服务中心建设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2002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案件8139299件,同比下降了3.72%。其中,受理刑事、民事、行政一审、二审、审判监督案件5665372件,比上年同期下降了4.57%,占案件总量的69.61%;受理申诉、申请再审案件107322件,占1.31%;受理国家刑事赔偿案件2818件,同比上升了5.39%,占0.04%;受理执行案件2363787件,同比下降了6%,占29.04%。在此期间,共审结案件8106122件,同比下降了4.14%;截止2002年12月底尚有未结案件823476件,上升2.12%;…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全国法院司法统计公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结案件总量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2006年全国法院新收各类案件和执行案件8092152件,审结8105007件,分别比2005年上升1.34%和2.07%;其中,当年起诉、上诉、再审(即诉讼案件)的刑事、民事、行政案件5764435件,比2005年上升0.59%,审结5755591件,同比上升0.90%;受理国家赔偿案件2333件,审结2323件,分别下降23.66%和22.30%;受理申诉、申请再审案件(包括审查行政非诉案件)196675件,审结197468件,分别下降0.82%和上升0.57%。  相似文献   

13.
傅晓晖 《中国审判》2011,(12):43-43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人民法院把“案结事了”作为检验行政审判工作成效的标准,全面加强行政案件协调工作。该院抓住立案、庭前、庭审、审后四个环节,把“协调”工作贯穿于整个行政审判活动全过程。案件分析会是行政庭收案后的“必修课”,目的是发现案件的矛盾焦点和突破口,针对不同类型案件制定相应协调方案和应急备案,使协调方案明确化。法院一家协调困难的,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协调,  相似文献   

14.
一是行政复议案件呈增长态势。随着公民法制观念、维权意识的提高,行政相对人寻求法律救济的意愿不断增强,行政复议案件也日益增多。广西贵港市各级行政复议机关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159件,相比2008年增长37.1%。  相似文献   

15.
张文静 《中国司法》2006,(3):107-108
2005年12月24日,司法行政机关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会议在贵州召开。司法部副部长范方平、贵州省副省长吴嘉莆出席会议并讲话。与会代表总结交流了司法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经验,并就进一步改进和规范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强化其执法监督功能,不断提高司法行政机关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研讨。据统计,2000年至2005年11月,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共办理行政复议案件1308件,行政应诉案件622件,其中复议后起诉的281件。案件的数量不断上升,行政复议案件由2000年的152件上升到2004年的396件,增加了1倍多;行政应诉案件由2000年的60件上升到2004年…  相似文献   

16.
在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之后,案件应当由执行机关管理,还是由申请执行人管理,法律和司法解释均没有规定。由此导致案件监管缺失问题突出,对司法公信力和行政公信力产生负面影响,并致使国有财产出现隐性流失。在地方治理层面,检察机关宜对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统一管理,建立健全闭环监督制度机制。在国家治理层面,检察机关应完善行政非诉执行法律制度及司法解释制度。  相似文献   

17.
2000年全国法院审理案件情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全国法院共收刑事、民事、经济纠纷、海事海商、行政一审、二审、审判监督案件5918411件,比上年同期下降4.99%。其中,刑事案件上升4.16%,民事案件下降2.38%,经济纠纷案件下降14.23%,行政案件下降8.88%。一审案件和审判监督案件分别下降5.91%和3.52%;二审案件同比增长6.51%。共审结案件5948065件,同比下降4.56%,结案率为94.48%,同比持平。截至12月底,尚有未结案件347355件,下降7.83%。 执行收案2615079件,上升0.7%;执行结案2639066件,下降0.24%;结案率85%,上升0.58个百分点;未执行案件46…  相似文献   

18.
民事、行政交叉案件的处理一直是学界讨论热烈、争议较大的问题。作为民行交叉案件的解决机制之一,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一直备受关注,本文从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可行性入手,对该制度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对瓦房店院民行部门对本地区前三年的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审理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在此基础上对行政非诉执行案件的特点、执行情况与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加强法院与行政机关的协调配合;加强审判、执行力量;加强法律政策调研;强化监督,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20.
和为贵——论行政协调的法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狭义上的行政协调包括行政程序之协调和行政诉讼协调。行政程序之协调指行政机关与人民在相关人民权利义务方面所进行的协商与沟通。行政诉讼的协调目的也是终结行政争议,以协议的方式终止诉讼。对于行政程序之协调,现行的若干制度均不能消除争议。而在行政诉讼协调中,行政诉讼不得调解原则并不存在于台湾和日本。必须在行政协调中建立行政程序及行政诉讼程序的连贯性机制。刑事诉讼中的辩诉交易,以及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都是对行政诉讼不得调解原则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