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道德多元化对我国传统学校德育的影响 1.目标过高.缺乏层次性。一方面,德育目标过高、过于强调“圣人道德”教育,脱离生活实际。德育目标作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面貌的期望,是一种教育设想和教育理想.反映不同社会不同阶段的社会要求,确立在现实基础上又高于现实,但经过努力可以达到。  相似文献   

2.
当今时代,全球化、信息化的大潮席卷而来,多元化的价值观正冲击着人们的心灵,这使得学校的传统德育方式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是中学的德育教育与客观现实产生了强烈反差,部分中学教师与学生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对此,中学德育工作者需要立足现实生活实际,弄清中学德育教育的本质要求,把德育教育融入社会生活,并同中学生的成长特点相结合,走出一条贴近生活、符合实际的德育教育路子。  相似文献   

3.
论高校主体性德育目标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主体性德育是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结果,是人本主义思想在高校德育观念、德育功能和德育目标上的反映。高校主体性德育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成为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德育目标是德育实践所要达到的境地,是德育活动预先设定的标准,是德育过程所培养学生品质的规格和要求。德育目标作为德育目的的具体化,虽具有主观性,体现了理想中的德育价值追求,但这种主观性却要建立在社会发展要求、主体需要和国家德育目的基础上。现代社会的进步,主体需要的发展,对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5.
德育的实效性,既是指德育的内在效果,即德育要求能够顺利地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也指德育的外在效益,即德育通过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学校德育的实效性还表现在德育效率上,即以一定的人、财、物、时间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的效益。德育的效果、效益和效率共同构成了学校德育实效性的基本内涵。基于以上  相似文献   

6.
党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学校德育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现象,评价各种社会思潮”,强调学生道德批判力的培养。高校德育必须适应新的社会形势的要求,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批判能力,探寻高校德育工作的着力点和提高德育效果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7.
一、创新德育理念,树立科学的德育观1、树立科学的主体性德育观。德育过程中存在着两类具有主体性的个体———教师和学生,他们在德育过程中均是主体,他们在教育活动中不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而是相互兼容、相互融洽,是协调和统一的。把教师主体性的发挥纳入到学生主体性发展轨道,更多地强调在教师主体主导之中开发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这才是现代的科学的主体性德育观。德育过程本质上是教师组织系列教育活动,把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和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的道德品质的过程。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树立主体性德育…  相似文献   

8.
企业是高职院校学生成长的重要社会环境.企业道德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对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综合道德素质具有战略性的实践意义.它是和谐德育体系的构建要素;是提高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推动力;是促使学生道德"知行合一"的催化剂;也是增强高职院校德育实效性的新途径.充分发挥企业道德文化的德育作用,必须加强企业道德文化建设、增强校企整体德育的意识,创设校企联动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9.
成教德育环境的含义和类别 所谓环境,是指围绕在某一主体周围并给这一主体以某种影响的一切要素的总和。所谓成教德育环境,其作用的特定对象是成教学生,是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包括德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目的,有计划地选择、加工和制造的对成教学生发生影响作用的环境。它要求一定的场所、条件等客观因素。人的生活环境主要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而社会环境又是起主导制约作用的。在成教德育中,应当重视德育环境的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教育成  相似文献   

10.
在全球化的视域中,德育内容和方法不仅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元化的趋向,更呈现出共同性和共通性的要求,因此需要确立寻找合理的德育内容和方式的基本原则。在确立德育中贯穿主体性、规律性、普遍性的原则,会使德育内容的设立和德育体系的建构更加有序和合理。  相似文献   

11.
当前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重智育轻德育、重课堂教学轻社会实践及德育方法单一的现象依然存在。表现在学校缺乏与素质教育相配套的综合评价体系,考试分数仍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依据,德育内容脱离社会生活,学科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时有脱节,工作创新跟不上时代步伐,不能抓住学生的聚焦点,引不起学生共鸣,使学生难以信服,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德育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德育过程离不开德育内外因之间的相互作用。所谓德育内因,是指学生内在思想矛盾与冲突;德育外因是社会环境的教育性与制约性。德育内化实质是德育内外因相互结合后,在又统一又斗争中达到正向平衡和协调发展的结果。因此,德育过程要十分重视德育内因培植与外因优化。  相似文献   

13.
陈立影 《世纪桥》2012,(19):76-77
脱离生活世界的德育不能很好的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应源于生活世界,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本文针对高校德育脱离生活的现状,进一步主张构建德育回归生活世界的模式,让学生通过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以实现德育与生活世界的融合。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增强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检验高校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指标.高校应该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健全就业指导服务的角度,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解决以就业为主的实际需求,提高德育实效性.北京物资学院在德育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有益的尝试,在学生德育过程的记载和德育表现的描述方面尝试采用过程和结果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以写实评定为特征为学生记录<德育·素质档案>,提升用人单位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认可度、以及对学生德育表现的直观了解,主动让德育效果接受人才市场的检验,同时也帮助学生确立在金融危机中的比较优势,促进德育工作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学 校德育工作者是德育环境的设计师。在德育工作中 ,不仅应让学生接触环境、了解环境 ,更应让学生选择环境 ,创造环境。优化学校德育环境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要有系统观念 ,力求使德育网络化。在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中 ,要有整体观念和系统思想 ,具体说 ,要努力形成两张德育网络。首先 ,从宏观层次上 ,要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家庭是影响学生思想品德的基础 ,学校是德育的重要阵地 ,社会是锻炼学生的大课堂 ,它们共同构成学校德育的环境系统。因此在优化学校德育环境中 ,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和途径 ,协调三方面之间的关系 …  相似文献   

16.
高校德育对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校德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这是时代的需要,也是高校德育任务得以完成、育人目标得以实现,从而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应有作用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德育事业自身得以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一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精神,必须一切为着学生、为着学生的一切,努力开发并充分发挥德育的多重功能,致力于使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升学生包括心、智、…  相似文献   

17.
树立多维德育观提升学校德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来源呈现多样化,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呈现多元化,学生接受不同倾向的思想意识的频率越来越快,多元的生活方式、多元的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冲击越来越大。因此,学校要树立多维德育观,努力增强学生的分辨和批判能力,使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提升学校德育实效。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中学德育的途径何在?我以为,除了应当继续加强和改进政治课教学及班主任工作以外,还应当在既不脱离社会实际,又不脱离学生思想实际的原则下,因时变法、因人而异地寓德育于教学过程、文体活动、社会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19.
作为建构主义道德心理学的第三代,社会认知领域理论主张将社会规则划分为道德、习俗和个人三大领域,并按领域来思考与实施道德教育,从而促进学生道德成长。鉴于德育目标在大中小学德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文章运用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对国家最新文件规定的大中小学德育目标进行了粗略探讨,指出不按领域来建构的操作方式将本属于习俗、个人等领域的问题全部泛化为道德问题,影响了大中小学德育实效。为此,文章基于社会认知领域理论,分领域对现行大中小学德育目标进行了初步分类,以期为大中小学提升德育实效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文化环境在不断地发生着深刻的变化,随之带来了经济生活的富裕和社会环境的宽松,人们渐渐地从禁梏的单向思维模式中挣脱出来,进而形成了一种发散状的思维模式。于是,社会中出现了思想意识的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行为方式的多元化等等,这种多元化的潮流在高校大学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高校德育环境在这若干个多元因素的漩涡中变得纷繁复杂,客观上造成了德育工作的难度加大。在这方面已有了许多深入的探讨和研究见诸报章杂志,笔者也就不再赘述。 但是,德育工作中的种种问题并不都是客观因素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