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本次《实施细则》修改中,关于外观设计部分的修改较多,大致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关于外观设计申请文件的修改;二、关于外观设计合案申请的修改;三、关于外观设计初步审查范围和无效宣告请求理由的修改。  相似文献   

2.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对专利授权条件及申请、审查的程序作了一些调整。据此,《实施细则》对有关制度作了相应的补充和细化,主要修改涉及以下方面:一、有关专利申请文件的规定;二、同一申请人同日就同样的发明创造既申请实用新型专利又申请发明专利的规定;三、要求享受优先权的规定;四、有关专利申请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范围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我国专利法时外观设计的授权条件已经作出了较为完备的规定,但是由于我国对外观设计采用初步审查模式,初审过程中并不对外观设计的“新颖性”与“创造性”进行审查,因此专利法第23条的规定便成为判断一项外观设计是否能最终获得实质性授权的判断要件。尽管现行专利法及审查指南对外观设计专利实质授权要件的规定作了进一步修改,但在实践中却仍存在着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围绕专利法第23条第2款的相关内容,针对专利法以及专利审查指南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专利法第23条第2款实质是针对外观设计的创造性要求做出的规定。而在判断外观设计是否符合专利法第23条第2款的规定时,判断主体应当为所属领域的普通设计人员;判断时的对比设计不应当仅限于相同或相近种类产品:产品的局部外观设计应当纳入我国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范畴。  相似文献   

4.
<专利法>第三次修改后,<专利法>第23条中引入抵触申请的相关规定,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之间是否可互为抵触申请成为业界争论的问题.从抵触申请制度的立法宗旨、我国的司法实践以及国外判例和相关规定入手,分析了尽管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者的保护对象及范围不同,但其可以记载相同的发明创造内容,保护范围之间存在交集,因此规定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之间可以相互抵触有利于技术或者设计的创新和进步.  相似文献   

5.
一、对现行实用专利申请审查制度的利弊分析 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以下简称修改后的专利法)第40条规定:“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申请经初步审查没有发现驳回理由的,专利局应当作出授予实用新型专利权或者外观设计专利权的决定,  相似文献   

6.
《专利法》修改后,我国外观设计新颖性的内涵发生了变化.为说明该变化,结合“电风扇”无效案的案情分析我国外观设计新颖性认定.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外观设计保护模式并分析外观设计授权的新颖性要求,深入分析并反思我国外观设计新颖性的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7.
如影随形,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下称《专利法》)的第三次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下称《实施细则》)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这是一次全面的修改:《实施细则》新增了9条规定,删除了5条规定,并对47条规定进行了实质性修改;不但对《专利法》增加和修改的内容作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定,以便其施行,而且对原《实施细则》本身的规定也有诸多改进。《实施细则》作为与《专利法》配套的行政法规,对《专利法》的贯彻施行和专利制度的正常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便于社会各界学习、理解和掌握修改后的《实施细则》,本刊特邀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以专题形式对于本次《实施细则》的修改进行权威解读和重点评析。本专题的主要内容包括:《实施细则》修改的基本情况介绍;关于专利申请与审查程序的修改;关于保密专利制度的修改;关于遗传资源保护的相关规定;关于外观设计制度的修改;关于专利国际申请进入国家阶段的规定的修改;关于专利权无效宣告与专利权评价报告制度的修改;关于强制许可制度的完善;关于收费项目和程序的简化;关于职务发明创造奖酬制度的完善;关于假冒专利方面的修改。在这一系列文章中,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不仅对重点修改条款的含义及其适用进行了详尽的解释和说明,而且还对相关立法背景、历史渊源以及在修改过程中收到的不同意见进行了介绍和评析,使读者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本次《实施细则》修改遵循的原则是:增强法律规范的可操作性;便利专利申请人和专利权人,提高行政效率,服务社会。本刊也希望通过推出这一专题,借助国家知识产权局条法司的权威解读,便于社会各界加深对本次《实施细则》修改内容的理解,同时增强对专利制度的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专利复审的案件逐年增加,复审程序中的一些特殊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下面就实践中几个较为常见的问题予以简要讨论。一、专利复审中的客体问题根据专利法规定,专利复审请求的客体仅限于对专利申请作出的驳回决定,具体包括两大类:一是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申请初步审查时,发现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44条的规定,经过陈述意见、修改或两次补正后仍然没有消除缺陷,而作出的驳回决定;二是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时,发现不符合专利法实施细则第53条的规定,经过陈述意见、修  相似文献   

9.
《德国专利法之简化和现代化法》已于2009年10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涉及到《专利法》、《实用新型法》、《外观设计法》和《雇员发明法》等诸部法律的最新修改。简要介绍了此次法律修改的背景,并着重分析了取消国内送达全权代表、简化专利无效程序和雇主获得职务发明的程序、调整专利资费计算方法等诸项修改内容。  相似文献   

10.
发明专利申请的修改与超范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修改是发明专利申请的一个普遍问题,发明专利申请实质审查中,修改超范围标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发明专利申请的授权范围和授权后权利的稳定性。在《专利法》第三十三条的文义范围内,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实质审查中修改超范围标准显得尤为重要。修改超范围的严格标准有利于我国对专利信息的利用。因此,在我国目前的阶段,应该选择严格修改超范围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专利泛化与专利制度改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专利权得到了扩张和强化,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专利竞赛、专利申请和授权膨胀、问题专利增多、专利丛林等专利泛化现象.对专利权的过度保护打破了原有的专利政策在专利权人与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平衡,增加了对创新的阻碍作用,走向了专利制度激励创新的政策目标的反面.虽然经济分析到目前还不能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专利保护正确与否的基础,但它为专利制度的各种成分是应当更多还是更少提供了牢固的基石.2008年<专利法>第三次修订正是对其中一些问题的回应.  相似文献   

12.
Patent law     
  相似文献   

13.
张玲 《知识产权》2007,17(3):62-66
日本再生墨盒案使人们的学术目光再次聚集在专利产品的修理与专利侵权的问题上。专利产品在被合法投放到市场后,所有权人对专利产品进行的修理行为,到什么程度就成为违法的再造,该案一、二审判决给出了不同的答案。笔者主张:应在全面把握权利用尽、制造等专业术语的法律含义的基础上,综合考量争议行为是否有利于相关产业的自由竞争、保护生态环境等因素,从宽认定修理。  相似文献   

14.
专利制度的滥用不同于专利权的滥用,前者是专利制度的缺陷导致的,后者是权利人行使合法有效的权利超越了权利的范围或者违反了专利法以及竞争法的强制规定而发生的.因此,规制专利权滥用的法律并不能解决"问题专利"以及专利制度滥用的问题.对专利制度的滥用只能通过完善专利制度本身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16.
专利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而随着日本企业运用专利战略的成功,专利开始进入企业战略层面,又使得专利的应用上到了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7.
专利间接侵权包括诱导、怂恿、教唆别人实施他人专利;为他人实施或者准备实施侵权行为提供条件。如果间接行为与直接行为并发,可直接依照《民法通则》和《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判定。如果间接行为单独存在,尚处于侵权的准备状态,完全可以按照专利侵权判定规则,依照《专利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确定的“全面覆盖原则”来判定。因此,现有法律框架足以解决专利间接侵权问题,我国目前不宜将准备行为定性为专利侵权。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种新型的专利价值视角,专利模糊性理论使得相关方对专利有了更深层次地理解.从专利模糊性的含义出发,对专利模糊性产生的背景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专利申请的爆炸性增长和反向支付行为做出解释,指出专利模糊性理论对法律制度、企业行为、新生行业、社会福利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搭建起专利权人与被许可人之间的桥梁,有效的促进了专利的运用.专利权终止或无效后专利实施许可合同效力的判定,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时期专利政策的价值取向.司法实践中,应在平衡各方当事人利益的基础上充分考虑维护市场秩序以及激励技术创新、传播等因素,并区别专利权失效的各种法定事由,赋予专利实施许可合同不同的法律效力.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专利法>的修改往往不都是回应专利司法实践中提出的问题,其中另有原因.但专利法修改会吸收一些成熟的司法经验,会给司法带来一些挑战,也会带来一些未预的后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