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16日是我国第20个“全国助残日”,为让残疾人在“全国助残日”感受节日的气氛和社会的关心,南山路社区开展了“真心关爱残疾朋友”系列活动,发放助残日关爱慰问品,了解他们的生活及康复状况,并鼓励大家要树立自强、自立的信心,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个残疾人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从今年5月开始,民政部在全国实施“残疾孤儿手术康复明天计划”,为我国城乡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中0至18岁具有手术适应症的残疾孤儿进行手术矫治和康复。目前,生活在各级政府举办的儿童福利院、社会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我国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事业发展高潮不断的一年.6月24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全国残疾预防日”的批复》(国函[2017] 89号)正式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8月25日设立为“全国残疾预防日”.这是继我国第一部有关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的法规《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出台之后,残疾人事业发展过程中又一个重要节点.  相似文献   

4.
从今年1期开始,我们陆续刊登了一些残疾朋友求助的信息。许多朋友看后纷纷来信,把自己好的经验拿出来,热情地给需要帮助的朋友支招。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在康复过程中,许多人都有着相似的困难,遇到相似的问题。能够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是走向康复的一条捷径。 本期所刊登的三篇文章,都是从近一段时间在众多的求助信息的回应信件中选择出来的。希望对广大残疾朋友有一定的帮助。 也欢迎更多的残疾朋友来信来稿,诉说自己的困难或好的康复经验。  相似文献   

5.
从《谈心亭》和《康复有路》两栏收到的大量来信以及与残疾朋友的直接接触中,我深深感到有相当一部分残疾人和他们的亲属存在着“治愈”残疾,成为健全人的美梦。他们在殷殷期盼,因为它,活着有了力量;他们在苦苦寻找,为了它,不惜劳体费神破尽钱财。然而这种美梦常常是无法实现的。梦幻一旦破灭,便转为失望和沉沦,便陷入万般的痛苦之中。美梦带给他们的痛苦远远超过了残疾本身。他们不知道除了彻底“治愈”残疾和无奈“放弃”治疗之外,还有第三条“康复”之路。为了帮助这些朋友认识这个问题,今天两栏在此联栏刊发《摧毁美梦》和《重塑生命》两篇文章。《摧毁美梦》是脑瘫青年丁铁军多年亲身经历的感受,《重塑生命》从理性高度进一步阐述了这个主题。希望残疾朋友和他们的亲属能从中得到启示:正视现实,不做“治愈”梦,治疗中不忘“康复”路,去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新路!  相似文献   

6.
我热爱残疾人工作,由始至终感到自豪。工作中结识了很多残疾朋友,看到他们面对自身的困难,不悲观、不放弃;面对生活勇往直前、工作中任劳任怨,不放弃、努力进取,深深为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都献出一点爱心,残疾朋友将收获更多的“爱”。  相似文献   

7.
《速成创作课堂》从这一期开始正式走进您的生活。 《速成创作课堂》的宗旨是:以最简洁精练的语言,讲授有关文学创作的必备的常识,以期热衷于文学创作的残疾朋友在最短的时间内取得最大的成绩。 今后“苦楝花”栏目在继续刊登残疾人文学习作的同时,不定期地授课。我们将陆续为您讲授“投稿常识”、“必读书目”、“主要报刊杂志社情况介绍”、“各类文体创作指导”等等。新的一年带来新的希望,愿更多的残疾朋友走进我们的大讲堂。  相似文献   

8.
朋友家的隔壁住着一位患有脊柱裂的小妹妹,她没有出过房门。高高的六楼窗口就是她的全部世界。由于脊髓神经受到压迫,腿和脚严重变形,所以她没有漂亮的裤子,也没有体验过穿上鞋子的感觉……在你我的身边,这样的小妹妹不只一个。她们顽强地活着,她们需要一个像样的生活……全新的生活是从康复开始的。我想,了解一些康复的知识,或许会带她走出生命的局限,又见彩虹。也许她再不能站立,但康复的意义不仅如此。站不起来,同样可以实现梦想,同样可以快乐,因为康复可以给你一对重生的翅膀。康复,在康复栏目里是一个永久的话题。让更多的“小妹妹”拥有快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继续康复的话题,帮助更多的朋友建立起科学系统的康复理念,解决朋友们在康复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提供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法,为最终实现“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目标作出一份贡献。我们要感谢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感谢中国科协科普专项资金项目办对本栏目的资助。我们将一如既往,忠实地为残疾朋友服务!  相似文献   

9.
“辅具服务”栏目开办整一年了。期间,我们不断接到残疾朋友、老年人及其亲属的来电来函,咨询有关辅具的信息,其中更多的问题涉及到对辅助器具的基本概念和对理念的认识。比如,残疾朋友在康复过程中如何适时使用辅助器具?残疾朋友如何选用最适用的辅助器具?为使您对这些问题有进一步的了解,本期,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许晓鸣主任来和大家谈谈辅助器具与残疾人的关系;同时,我们将向您提供有关辅具的一些历史资料,相信会让您对辅具有一个更理性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纪刚:“沈哥聊斋”主持人之一沈玮的不幸逝世,在广大聊友和残疾朋友中引起极大反响。那种悲痛在我眼前幻化成“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远在福建省长汀县的一位修鞋的残疾朋友用街头的公用电话打来长途,话音虽不清晰,但我听清了他说的4个字:我很悲痛。他的话道出了我们共同的心声。不仅仅是残疾朋友,在沈玮的追悼会上,一位网友  相似文献   

11.
在社区中如何开展残疾预防工作? 我们每个人、每个家庭都生活在社区中,社区是残疾预防工作的基础和重要基地.在社区中做好残疾预防工作,有利于针对主要致残原因开展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有利于在残疾发生、发展过程中进行干预和控制;有利于在各个生活阶段避免和减少残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残疾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同样作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者的残疾人在解决生存问题之后,希望驾驶汽车的愿望越来越强烈。2003年9月1日,《公安部67号部长令》中颁布了“允许左下肢残疾的人员考领小型、微型自动挡载客汽车驾驶证”的法规,中国残疾人终于实现了驾车梦。我们派记者全程跟随“’2005两岸三地肢残人驾车神州行”活动,与车手们一同体味着驾驭梦想的快乐。现在将这份快乐与广大的残疾朋友们一同分享,希望更多的残疾朋友能早日实现驾车梦。  相似文献   

13.
沈哥:各位聊友、残疾兄弟姐妹们,咱们这个小小的聊斋已经开了有些日子,屈指算来约两年有余,到斋中来的侃客总有300来位,接到的信件数以千计,沈哥我可就数不过来了。全国这么多残疾朋友,谁知道有多少朋友特爱看“聊斋”,有多少朋友特别烦“沈哥”,有多少朋友根本就不知道有《沈哥聊斋》这一号呢?甭管怎么说,沈哥我在此要向各  相似文献   

14.
我是一个儿麻患者,有许多残疾朋友。在和他们的接触中,我发现不少朋友对儿麻康复缺乏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心理状态不正常、不善寻找自我康复的办法、对矫治手术的期望值过高,这都使他们背起了一个又一个的沉重的精神包袱。为此我想对儿麻患者朋友谈谈自己的几点康复体会,愿对他们能有所帮助。 一、心理康复。刚懂世事,我就把自己的身体残疾当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轻易不敢出门,极不愿在众人面前露面,怕的是走不好路人家笑话。  相似文献   

15.
视线     
9149名残疾孤儿受益“明天计划”日前从民政部获悉,“明天计划”实施第一年度,全国有9149名残疾孤儿接受了手术康复矫治,实际支出经费约为1.15亿元。从2004年5月开始,民政部启动了旨在改善残疾孤儿身体状况的“明天计划”,目前已有1500多名术后残疾孤儿被收养,为他们走向社会创  相似文献   

16.
让全国各地的残疾人“动”起来 “残疾不能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怎么活着.健身运动让我的生活精彩起来.”8月9日,在石家庄市举行的2017年“全民健身日”暨“第七届残疾人健身周”启动仪式上,残疾人李厚荣这样说.李厚荣是众多热爱健身运动的残疾人之一,因为健身,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次活动中,她现身说法,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7.
功能棒     
我曾问一位朋友,他看到“我发明我快乐”这个栏目有什么感受,他说:“感动、心酸,感动的是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心酸的是这些简陋但实用的发明其实都有更好的代用品,只不过需要花很多钱。”也许是吧,但是人不能生活在对自己的感动和心酸当中,我为这些残疾朋友骄傲,因为他们乐观、因为他们积极、因为他们敢于实现、因为他们用哪怕有限的能力超越自我。就让我的这位朋友感动吧,残疾朋友们,走好自己的路,寻找自己的快乐。(唐汉)  相似文献   

18.
敢于经营     
编发完这一期《自谋生路》专栏,心中溢满了由衷的喜悦——这几位残疾朋友用他们朴实无华的文字告诉我们:经营,不再只是健全人的“专利”! 真的,许多残疾朋友正在大胆地迈上经营之道,用比重复简  相似文献   

19.
各市、县、自治县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海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2006-2010年)》,做好“十一五”期间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省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制定了《海南省社区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海南省视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海南省听力语言康复“十一五”实施方案》、《海南省智力残疾康复“十一五”实  相似文献   

20.
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残疾人工作,我们的体会是,在政府领导下,民政、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动员社会,依靠群众,开展系列服务,使残疾人就业有门路,医疗有条件,困难有帮助,生活有保障。我们主要是搞好四项服务。一、立足于抢,搞好康复服务残疾人残疾部位、残疾程度各有不同,其中一部分有康复希望。康复是件意义重大的工作,治好一残,往往使人幸福终生。有些残疾,如小儿聋哑,治疗越早越好,否则丧失时机。为此,我们定下了立足于抢的指导思路,把康复工作列为抢救工程,即早动手,积极抓紧,抢救一个是一个。1989年,我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