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应台湾中国青年团结会的邀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王键博士、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唐亮教授、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耿竞、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法学博士徐琳、德国古博文化公司总裁胡诒红博士组成的台湾县市长选举参观团,于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在岛内目击了台湾县市长选举.  相似文献   

2.
王健 《两岸关系》2006,(1):39-41
应台湾中国青年团结会的邀请。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王键博士、日本横滨市立大学唐亮教授、法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耿竞、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法学博士徐琳、德国古博文化公司总裁胡诒红博士组成的台湾县市长选举参观团,于2005年11月29日至12月5日在岛内目击了台湾县市长选举。  相似文献   

3.
日据时期台湾留日学生是一个资本总量雄厚的社会阶层,在1950年到1981年间的台湾县市长选举中参选积极,当选率也很高。日本政治文化通过他们影响了台湾的县市长选举。  相似文献   

4.
李家泉 《台声》2010,(1):35-36
<正> 台湾新一轮的县市长、议员及乡镇长的"三合一"选举已落幕。这里,我想仅就台湾及祖国大陆媒体采访所涉及的内容,着重围绕县市长选举谈几个问题。应该怎样看待台湾这一次的县市长选举? 从此次选举结果看,台湾17个县  相似文献   

5.
1993年台湾县市长选举已于11月27日揭晓,11月17日,笔者完成对本届县市长选举的计量研究与预测,并随即在学术圈内发表此一研究结果,这是笔者首次尝试建立一分析模型,运用量化分析手段预测选举结果.如今选举结果已出,对于一位研究台湾学者来说,更重要的是检验自己的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教训,探索出一条新而有效的研究途径.并借此就教于学界.  相似文献   

6.
钟台升 《台声》2005,(12):30-31
将于12月初举行的台湾县市长选举,是继去年底“立委”选举以后又一次重要选举,它将反映一年来岛内蓝绿阵营政治版图的变化,对未来岛内政治生态的走向都将具有重要的指标性意义,因此备受关注—蓝绿对决各就各位即将举行的台湾县市长选举,也称“三合一”选举,是指将原来分别进行的县市长选举、县市议员选举和乡里长选举合并为一次举行。选举登记已经正式截止。根据台湾“中选会”统计,岛内23个县市中共有77人登记参选县市长,其中,国民党在20个县市中有提名,民进党在19个县市中推出候选人,亲民党提名4人,新党1人,“台联党”2人,无党籍及未经政…  相似文献   

7.
台湾年底将进行县市长、县市议员及乡镇长三项选举,这是台湾政权再度轮替后首度进行的地方性选举,尤其是县市长选举涉及地方政治版图重新划分,被视为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朝野政党主要是国民党和民进党对此高度重视,积极进行选举布局,力求创造有利的选前态势。  相似文献   

8.
《时事资料手册》2006,(1):78-79
台湾地区“三合一”选举(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2005年12月3日揭晓,在总共23席县市长之中,中国国民党获得14席的过半席次,民进党获得6席,亲民党1席,新党1席,无党籍1席。  相似文献   

9.
钟台升 《台声》2006,(1):16-16
2005年12月3日台湾县市长选举,国民党大胜而民进党惨败的战果,不仅对台湾政局的未来发展产生震撼性影响,对台海两岸关系的影响同样值得重视。 这次虽然是台湾的地方选举,但执政民进党和在野国民党,都将此次选举升高到绿蓝对决的层次,并视之为2008年“大选”的前哨战,如今国民党  相似文献   

10.
萧师言  孙香兰  于扬 《台声》2006,(1):12-14
2005年12月13日晚,早就被炒作为岛内蓝绿两大阵营对决的台湾“三合一选举”结果揭晓,在23席县市长中,国民党拿下14席,其他泛蓝势力拿下3席,而民进党只拿到6席,台湾媒体立刻作出“国民党大胜、民进党惨败”的评论。“民进党兵败如山倒”,“台湾政治大地震,民进党的地方版图一下子倒退16年”之类的文章充满台湾报纸。还有媒体认为,这次选举将牵动着2008年的台湾“总统”选举,并对台湾未来政治走向及两岸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民进党从未经历的惨败“三合一”选举的县市长部分,中国国民党由原来的8席增加至14席;民进党则由原来的10席下降为6…  相似文献   

11.
2001年12月1日,台湾投票选举除台北市、高雄市以外的23个行政县市长,同时进行四年一度的“立法委员”选举。选举期间,各候选人和各政党都为胜选而全力活动,引起台湾岛内政治势力的重组与整合。其中,最大的变局就是“泛蓝军”与“泛绿军”两大政治阵营的形成。然而,包括国民党、亲民党与新党在内的“泛蓝军”的整合却在党派利益、政治人物选举现实面前不断发生冲突与危机,合作前景令人堪忧。民进党与台联党的“泛绿军”的合作成为必然。2001年台湾“立法委员”及县市长选举与台湾目前暗淡的经济现状和日益变冷的政治气候形成鲜明对照。  相似文献   

12.
正2018年底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尤其是县市长选举,对岛内主要政治势力尤其是国、民两党力量消长与变化,甚至对2020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将产生重要影响。这次"九合一"选举的主要观察指标是蓝绿县市长版图与得票率、县市议员席次与得票率的变化。台湾县市长选举可能出现两种重要结果一是民进党可能受挫,出现"由盛转衰"态势。民进党执政政绩不佳及蛮横推行"一例一休""年金改革"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23)
正今年,台湾"九合一"选举首次与"公投"合并,2018年选举为台湾"地方自治"实施以来的第18届"县市长"选举。选举职位和范围根据台湾地区选举事务部门早前发布的公告,此次"九合一"选举的合资格投票人数为19102502人,他们将从近21000名候选人中,选举出11047位各级地方公职人员。而在此次选举中,最受外界瞩目的无疑当属"六都"市长和16位县市长。依据台湾地区选举事务部门公告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8,(23)
正"绿地"变"蓝天"台湾民众用脚投票"绿营大本营"成"蓝营新阵地""韩流"席卷台湾"六都":国民党3席,民进党2席,无党籍1席16县市:国民党12席,民进党4席蔡英文辞去民进党党主席11月24日,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进行投票,选举产生22个县市的县市长、议员,以及乡镇长、村里长等。据台湾当局"选务部门"的票数统计,在22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获15席,民进党获6席,另有1席为无党籍。据台湾媒体报道,11月24日晚间,蔡英文宣布辞去民进党党主席职务,  相似文献   

15.
宁馨 《统一论坛》2014,(6):35-37
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在地方性选举中吞下前所未有的败绩,民进党执政县市大幅增长,执政版图从原来的南部大举突破,纵贯全台。此次选举被外界视为2016年大选和立法机构选举的前哨战,其结果将对岛内政局产生重大复杂的影响。选举结果出人意料此次是台湾首次举行囊括所有地方基层公职人员的选举,其中县市长选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又一轮台湾“三合一”选举于2005年12月3日结束了。23个县市长,泛蓝阵营获17席,泛绿阵营仅获6席。岛内泛蓝阵营以“等了好久终于等到了今天”、“盼了好久终于盼到了今天”的心情大胜了泛绿阵营。2005年台湾县市长选举的特点民进党自己打败了自己。以往无论是岛内民众,还是岛外  相似文献   

17.
张逊 《黄埔》2006,(1):4-7
2005年12月3日,台湾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市长的“三合一”选举揭晓,23个县市长中,中国国民党赢得14个,亲民党1个,新党1个,无党籍1个,民进党只有6个,与民进党同属泛绿阵营的“台联党”则交了白卷。选前“副总统”吕秀莲就直言,这次选举以国民党为首的泛蓝阵营一定会赢,只是大  相似文献   

18.
曾涛 《统一论坛》2002,(1):14-15
为岛内外所关注的台湾新一届“立委”及县市长选举经过朝野各政党之间的激烈角逐,已于去年12月1日尘埃落地。随着选举的结束,岛内政党实力开始发生一些重要变化,对于台湾政局的未来走向和两岸关系的发展都将产生直接的影响。一、将会进一步加快台湾政权本土化的进程主张“台独”的民进党和李登辉支持的台湾团结联盟在这次  相似文献   

19.
地下赌盘是台湾选举政治发展的畸形产物。初期,地下赌盘主要针对县市长及议会代表选举,影响尚不大。199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直选后,地下赌盘随之升温,影响从县市长选举扩大到地区领导人选举,且下注人数和赌金越来越多,涉赌资金高达数十亿乃至上百亿元新台币(下同),甚至成为操纵选举的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20.
2005年12月3日,台湾“三合一”(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长)选举结束,结果国民党大胜,民进党惨败。国民党在县市长方面夺下过半的14席,其中包括台北县、宜兰县和嘉义市等具有指标性意义的县市。在县市议员和乡镇市长方面,国民党获得的席次也大大超过民进党,如果加上无党籍中偏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