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年度汉字。与官方或半官方性质的年度汉字票选不同,网友们推选出的年度汉字则辛辣得多,反映了2012年中国的诸多社会现象。如果要用一个汉字来说明2012年的中国,你会选择什么字?海峡两岸关系协会副会长张铭清选择了"开",理由是,无论是中共十八大的隆重召开,还是马英九连任,都代表着两岸和平发展新局面将被  相似文献   

2.
李非 《中国人大》2014,(1):54-54
每到年终岁末,各式各样的盘点、总结、回顾层出不穷。就在前不久,一些媒体盘点了去年的年度汉字,入围的除了"梦""廉""革"等充满正能量的汉字外",罚"字也格外抢眼。尽管在最终的票选中",罚"字并没有被选为年度汉字,但是同样作为一个高度浓缩、含意丰富的汉字",罚"字也蕴含着最深最广的民声民意。因此,读懂其背后的民生期盼,也是我们迈向2014年新的高度的起点。如果我们重温发生在身边的那些故事,不难发现",罚"字的入围,一方面与名目繁多且数额不菲的罚款紧密相连,比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7,(2)
<正>1月11日上午,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举行了2017年首次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会由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主持。2016年两岸各领域交流情况发布会一开始,马晓光首先向各位媒体朋友致以诚挚的新年问候,并总结了2016年两岸各领域交流情况。他谈道,不久前两岸媒体评选出的年度汉字——"变"字,概括了2016年两岸关系的变化情况;而台湾媒体评选出的台湾地区年度汉字——"苦"字,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0,(1):51-51
年关将近,邻邦日本选出了年度汉字"新",我们却无法用一个字来浓缩这一年。中国2009年网络热字盘点,注定是一次挂一漏万的筛选,有的一字千金,却不足以刻画大千世界的是非曲折;有的一字不差,命运起承转合却大相径庭。盘点只是提醒,唯愿对抗遗忘,若能铭记于心,社会就在前进。  相似文献   

5.
简讯     
正"进"字当选2013两岸年度汉字2013年12月19日,2013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在台北揭晓,"进"字当选年度汉字。2013年的"进"传达正能量,表明民众希望两岸关系继续向前迈进。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自2008年起已连续举办5届,分别选出年度汉字"震"、"生"、"涨"、"微"、"平",归纳当年世态。  相似文献   

6.
《创造》2012,(1):40
如果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来总结过去的2011年,你会想到什么?前不久,"汉语盘点2011"发布仪式在商务印书馆礼堂举行,通过200万名网民的开放式推荐和网络投票评选,"控"、"伤不起"、"债"、"欧债危机"分别入选为2011年国内年度字、国内年度词、国际年度字与国际年度词。  相似文献   

7.
于强  李文良 《人民论坛》2014,(3):24-27,256
与我国每年有众多机构发布多个版本的年度汉字和年度流行语不同,日本的年度汉字和年度流行语分别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发布.1995年起,由日本汉字能力检定协会负责组织,通过全国征集评定,由民众投票选出年度代表性汉字——“年度汉字”(今年の漠字),通过这个字来表现一年来日本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感受.年度汉字在每年的汉字日(12月12日)于京都的清水寺公布.届时,清水寺住持会将年度汉字挥毫写在一张宽1.3米、高1.5米的越前和纸上.该活动自1995年首度举行以来,迄今己连续举办19届.  相似文献   

8.
正近几年,每逢年终,都有台湾媒体举办投选年度代表字的活动。只用一字描述过去一年的风风雨雨,的确困难,但汉字内涵丰富,同样一字,换个视角,理解不同,因此,每年代表字揭晓,都会引起热议。2015年,台湾代表字选出"换",海峡两岸则选出"和"。"换"什么、如何"和",值得玩味。一字勾画年度心情所谓年度汉字,无不与当年的社会脉动和重要事件密切相关。以  相似文献   

9.
<正>近些年,每到年底,台湾的几家单位都会组织一项"年度代表字"的票选活动,让人们推荐并投票选出最具有年度代表性的汉字。我还记得,2015年12月公布的年度代表字是"换",当时距离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只剩约一个月的时间,"换"字的提议者之一就是在那次选举中代表民进党参选的蔡英文。"换"字脱颖而出,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许多岛内民众对马英九的执政成绩不够满意,想换人做做看的心理。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7,(36)
正面对"请您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形容您这一年的感受"这道题目,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似乎心照不宣地用"忙"这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时间赛跑,经常需要"连轴转",除了上厕所、吃饭、睡觉以外,好像都在为工作而忙。"忙"坐上了2017国人年度感受排行榜的头把交椅,成为2017年中国人最强烈的感受。这也就意味着,面对闲暇与工作的抉择,如今大部分中国人都选择了工作。这一平常不过的选择背后却暗藏着深刻的经济学原理。工作是为了挣取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两岸汉字"进"2008年,台湾开始了年度汉字的评选活动,其中也包括了两岸年度汉字的评选。2013年12月,由台湾《旺报》,福建《海西晨报》、新浪网共同主办的"2013年海峡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经过两岸574万人次票选,最后由台湾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推荐的"进"字雀屏中选,成为2013年两岸代表汉字。  相似文献   

12.
鄂璠 《小康》2012,(1):108-109
贯穿2011年楼市主题的"限"字当选了2011年年度汉字,随着多个城市限购政策的到期。限?还是不限?成了一道让各个城市纠结的选择难题。而保障房入市力度的加快,则会进一步加剧楼市的纠结状态  相似文献   

13.
2020海峡两岸年度汉字于2020年12月11日揭晓,最终"闷"字从40个入选汉字中脱颖而出,以87.8万票获选为2020两岸年度汉字。2020年两岸年度汉字评选,得到了两岸民众的积极响应,创下了1520万人次参与的历史新高记录。年度汉字具备相当的概括性和高度"浓缩性"。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7,(3)
<正>春节,是中国人的新年,华夏传统历法农历的元旦,也称朔旦、元正、岁首、新春、正旦、正月朔日,都是"一年之始"的意思。这个华人四大节日之首是世界各地汉族社会的传统新年,口头上亦称为过新年、度岁、庆新春、庆新岁。由于台湾并用了阳历、农历两种历法,几时序走进二种历法的一月一日皆可称为"新年",不论是跨年至阳历元旦,或农历年的春节,因为历法日期不同,使用"新年"二字不至于混淆,在台湾反倒是普遍的用法。  相似文献   

15.
正201日8在两台岸北年揭度晓汉,字"于望1"2从月4140个入围字中脱颖而出,以51万票当选2018两岸年度汉字,勾画出两岸同胞对2018年两岸关系的起伏发展的印象,道出两岸同胞共同的期待。入围今年评选的汉字还有,人、融、变、合、化、克、破、聚、青等40个汉字。2018海峡两岸汉字节暨两岸年度汉字评选活动,以"汉字文化搭桥,书写两岸民意"为主题,由全国台联、国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7,(34)
近日,《小康》杂志社、中国小康网、圆点直播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2017国人年度感受"调查,面对"请您用一个字或者一个词来形容您这一年的感受"这道题目,许许多多的中国人似乎心照不宣地用"忙"这个字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相似文献   

17.
初一     
《台声》2017,(3)
<正>大年初一,也就是春节。是指汉字文化圈传统上的农历新年,俗称"年节",传统名称为新年、大年、新岁,但口头上又称度岁、庆新岁、过年。在春节期间,民间会举行各种活动以示庆祝。这些活动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春节的活动丰富多彩多姿,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受到中华文化的影响,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一些国家和民族也有庆祝春节的习俗。台湾人会  相似文献   

18.
《创造》2008,(12):27-27
12月12日是日本的“汉字之日”。因最能象征2008年风格,“变”字当选为今年年度汉字。图为清水寺住持森清范挥毫写出一个大大的“变”字。  相似文献   

19.
正年终岁末票选年度汉字,已经成为台湾地区的惯例。2019年12月6日,台湾《联合报》票选了2019台湾年度代表字,"乱"字在42个候选字中拔得头筹,获选为2019年台湾年度代表字。票选第一名到第十名的代表字依次为乱、谎、忧、跨、惊、虑、启、诈、换、孤。自2008年开始的台湾年度代表字大选,已经迈入第12个年头。从2008年的"乱"、2009年的"盼"、2010年的"淡"、2011年的"赞"、2012年的  相似文献   

20.
杨晓波 《理论月刊》2012,(10):77-80
上世纪末汉语诗界"字思维"大讨论中存在如下问题:一是将"字思维"等同于"字象",理解过于狭隘;二是割裂了"汉字思维"与"汉语思维";三是夸大了汉字表意性在诗歌中的作用。故本文认为"字思维"是一种以单音节汉字为基本单位,音、义、形三者在意合建构机制下相联系、相制约的诗性思维方式。该思维方式决定了汉语诗歌的形式、内容与风格。而这种"字思维"随着汉语的欧化与白化,在新诗中已逐渐消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