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日,农十四师四十七团葡萄队的四个养猪大户又相聚到一起。就疾病防治、各阶段饲料的配制、猪的销售市场进行了探讨和交流,这是今年第十次养猪经验的交流了。 2005年年初,四十七团在全团开展了“一帮四”(1个干部帮扶4户职工)的活动,葡萄队的指导员聂家彪帮扶了连队4个养猪户。为了提高养殖水平,聂家彪经常带领他们互相参观学习、交流养猪的经验,在自愿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成立了养猪协  相似文献   

2.
每年承包土地100亩以上,外带养牛一二十头,农六师新湖试验站五队职工陈治存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致富能手。人们亲切地称他为“顶级”牛倌。 陈治存从小就对牛有厚爱,孩提时代便时常背着父母跑到连队的马号帮助饲养员伺弄牛犊。为此,没少挨父母的责骂。长大之后,他更与牛结下了不解之缘。1985年,他就成为连队有史以来第一家养牛户。尽管只有两头黄牛,从那时起的近20年间,陈治存的牛栏里从未断过牛。2003年,他的牛群已扩大到28头,成为新湖试验站首屈一指的养牛大户。拥有近10万元牛资产的陈治存并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一六一团各级党组织和工会组织认真贯彻师党委“赶着牛羊奔小康”的战略决策,积极率领和扶持职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走勤劳致富的康庄大道,庭院经济发展红红火火。据不完全统计,截止7月1日,全团私人养畜19766头,占全养殖业的  相似文献   

4.
2002年,农一师八团职工自营经济取得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成绩。全团自营经济从业户1789户,占全团总户数的80%以上,自营经济专业户522户,专业大户17户。栽植红枣1890亩;牲畜年末存栏22076头(只),产肉663吨。经全团上下的共同努力,初步形或了种养结合,商贸、运输、修理、服务、加工等多业并举的良好局面。全团自营经济总收入1942.97万元,纯收入880.9万元,户均纯收入4923.9元,名列农一师第一。 这个团把发展职工自营经济作为“发展壮大团场、致富  相似文献   

5.
2002年,农一师十团党委把发展职工庭院自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制定了多项优惠政策,全团形成了自营经济“三线一片”发展区域和“百家千户万头”的发展格局。 沿塔里木河北岸一线的立体养殖区内,聚集着22个种植、养殖大户、100余亩果园、4000多只牛羊。机关干部刘佳投资10万元买断该团90头牛,经精心饲养不到一年时间已发展到了1.20头;林牧科职工张开高的矮化密植枣园名振  相似文献   

6.
2002年,农八师一四一团为克服大农业结构单一的弊病,确立了发展畜牧业为突破口,以公养为龙头、私养为重点的发展思路,坚持给政策、给优惠、给帮助、出特色、求发展的工作原则,重点发展养牛、养羊业,稳定发展养猪业,突出发展特色养殖业。 在具体操作中,这个团对养殖大户需贷款的,在养殖户个人出资50%的前提下,团场为其担保贷款;为养殖专业户划拨了耕地种植饲草、饲料;为养牛、养羊、养猪专业户以市场优惠价供应棉壳、油渣;对统一实行人工授精的  相似文献   

7.
2005年农二师二十一团工会为加快职工致富步伐,在种植上实施技术支持,在养殖上实施资金帮助,在管理上实施激励机制,“三制”并行,惠民致富,全团职工自营经济收入1400万元,人均收入4000元,比2004年增长10.9%。团工会首先利用每年的“科技之冬”活动,把全团的科技人员和种植能手组织起来,分作物、分行业和种植特点组成10支科技服务队,在冬闲深入到每个基层连队,面对面地为职工传授农业新技术知识和作物种植技能。其次,在资金上给予扶持。团工会为职工发展养殖业发放贴息贷款1100万元,使职工养猪、养牛、养鹿规模迅速扩大,同时还积极扶持职工在两用地上建大棚,每户贴补1000元材料,在房前屋后建沼气池,每户贴补800元。第三是积极开展阶段性劳动竞赛,春播有机车手质量和进度劳动竞争,田管有科学管理、田间洁净度高、苗齐苗壮劳动竞赛,秋收有辣椒和西红柿采收劳动竞赛,作物收获完毕后有秋耕秋灌秋施肥劳动竞赛,全年团工会开展各种劳动竞赛12次,发放奖金20多万元。资金、技术、激励三种机制的建立,不但激发了职工的致富热情,也加速了职工的致富速度,全年职工人均收入将超过1.4万元。  相似文献   

8.
位于柳河县东南20公里处,有一个富裕的小镇——驼腰岭镇。在这个有1万多人口、2万多亩耕地的小镇里,光果树就有1500亩,林蛙放养面积2000亩;养鸡专业户186户,年存栏万只以上的20户;全镇90%的户养猪养牛,养羊80只以上的大户45个;有6个村养蚕,放养面积1600亩,成为全县的柞蚕基地。目前,全镇  相似文献   

9.
农十四师妇联以“巾帼建功”活动为突破口,完善制度、培训、服务三大体系,把女职工增收致富奔小康作为工作重点,结合女职工求知、求新、求发展的迫切需要,创造了新的业绩,展示了新的风采。在“经济发展”中创佳绩农十四师妇联在引导妇女开展科技致富和“巾帼建功”活动中,重点选树不同行业“三学三比”典型,全师共培养树立“巾帼科技示范园区”8个,培育巾帼科技致富典型大户85户,庭院养殖女典型105个,选树表彰“三八红旗手”和“巾帼科技致富能手”56人。皮山农场庭院养殖大户帕坦努买提养畜110头只,年纯收入7万元,承包收入2.5万元,被团场誉…  相似文献   

10.
农三师五十一团二十二连有一位职工名叫孙继洲,是连队的植棉能手。近几年,他种的棉花平均单产在400公斤以上,年平均纯收入在3万元左右。除此之外,他在前院种了4分地的蔬菜,还养猪、养羊、养鸡,把自营经济也搞得红红火火。孙继洲是1996年从河南老家带着妻儿、老母来到五十一团二十二连安居的。1997年他和妻子承包了连里的40亩棉花,由于各种原因,年底他  相似文献   

11.
<正>连日来,农二师二十四团工会组织的全民创业先进事迹报告会,已在全团各个片区进行了巡回报告。养猪专业户雷勇、养鸡专业户李爱贞、皮蛋大王聂永祥的发言,让全团职工家喻户晓。为加快职工致富的步伐,该团党委在抓好农业生产的同时抓好自营经济。该团党委精心构筑了"帮扶、培训"两大平台,使职工尽快  相似文献   

12.
古蔺县地处四川南部边陲大山区,非耕地资源十分丰富,急待开发利用的就有300万亩以上。1992年,当一批乡下人离 “黄土地”潮水般涌进城市想方设法赚城里人的钱的时候,一批城里人开始把睿智目光投向“黄土地”,拉开了多元主体开发非耕地热潮的序幕。由此,形成目前大投入、快开发、开发主体多元化以及向规模经营发展的态势。两年来,全县采取承包、租赁、购买方式转让开发非耕地1.3万多亩,为农民增收400多万元,转移农村剩余劳力2000多人,冒出了200多个种养加大户:地处高寒地带的石宝镇开发“四荒”,养羊一万余只,其中养20只以上大户就多达95户。而今“喂牛10头,养羊百只,经营园场千亩”的大户已不是什么稀罕事。昔日“荒山荒着、劳力闲着、肚皮饿着、口袋空着”的状况开始得到改观。  相似文献   

13.
农二师二十五团工会大力开展职工素质工程,在全团广大职工中开展学文化、学技术、学管理、学法律,争做知识型职工的“四学”活动,在维护团场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团工会把开展“四学”活动同构建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相结合,结合致富能手、十星级文明户、青年岗位能手、先进生产者等评选活动,激发了广大职工学习科学技术、运用新科技的热情,增强了职工致富的本领,一批懂技术、会经营的知识型职工成了团场致富的带头人。“四学”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职工的种养技术素质、经营管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遵纪守法的素质。各基层工会…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四师七十一团一批复合型致富能人在生产中积极实施多项经营,增加了收入,为推动团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已有120多人被兵团、师、团场授予“科技致富带头人”“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称号。 六连青年职工陈新,善于经营,每年租赁承包土地几百亩,还利用冬闲搞起了庭院养殖。通过科学管理种地,年年创高产。经过滚动发展,目前他已有牛羊近200头(只)。3年下来,小陈种地养畜两手  相似文献   

15.
农四师七十一团一连有24l户人家,共有职工361人。2001年,该连庭院经济户均纯收入2900元,人均纯收入1200元,分别高于上年同期水平,庭院经济呈现出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好势头源于好政策。一连在抓好大田生产的同时,利用团场给予庭院养畜100万元扶持性贷款的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职工大力发展庭院经济,为百头以上的养殖大户划分饲料地近200亩,并指导职工利用好两用地大搞种植、养殖业。  相似文献   

16.
农四师六十四团女工委把全面提高女职工整体素质作为一项工作重点来抓,通过在女职工中开展“三学三比”“巾帼建功”“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使女职工的整体素质得到明显提高。该团现有女职工3600多名。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全面提高女职工的整体素质,引导她们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成为团女工委的工作重点。从2000年起,该团女工委针对全团各行业女职工的不同特点,首先在团幼儿园和学校开展“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通过实践,教师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在农业战线上,该团女工委围绕“三学三比”在全团一线女职工中开展五大作物丰产攻关、科技致富能手、拾花能手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全团涌现出一大批有胆识、勤劳致富的先进典型。十一连女职工王金焕以吃苦耐劳乐于奉献被评为兵团劳动  相似文献   

17.
为了使两用地成为职工安居乐业的根据地、脱贫致富的聚宝盆、闯市场的试验田,农九师一六八团党委本着职工自愿和两用地划分就近、就好的原则,将土质最好、水源充足、离住宅区最近的地块,按照户均2.5亩的标准,为全团1215户农牧职工划分两用地3068亩。 为了及时宣传典型,团工会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团职工自用地管理能手报告会,全团评选出16名先进个人披红戴花,在报告会上传授经验。  相似文献   

18.
美与丑     
禹支书带民致富创新招华亭县东华镇庞磨村支部书记、全国“青年科技兴农带头人”禹宏,致富路上出新招,带头创办宏源养牛协会,走“公司+基地带农户”的发展路子。全村有温棚养畜大  相似文献   

19.
一二九团一连职工申富星、姜改梅夫妇在发展庭院经济初期花800元买一头奶牛起家。经过十年滚动发展,到1994年累计养牛26头,(其中母牛21头),总收入超过十万元。成为一二九团众多职工靠发展庭院经济致富的一名典型,回顾他们家养牛致富的道路,主要有以几方面。  相似文献   

20.
正二师三十四团以"双创"活动促职工增收,通过整合资源、政策引导,激发职工多元增收热情。如今,一个又一个增收致富能手脱颖而出,他们转观念、抓机遇、找市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探寻出一条条各具特色的增收之路。房玉林:致富路上带头人九连职工房玉林被团场评为增收致富能手。今年38岁的房玉林,承包棉田570亩,枣树30亩,养牛28头,还拥有各种农机具6台套。仅2015年房玉林家庭收入达到80多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