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叫李俊.今年26岁.至今未婚.但是我担任广州军区某部独立汽车第二营的计生干部已经3年了。回想3年前.教导员安排我担任这个职务的时候.我张口结舌:“教导员,我连对象都没有,怕、怕做不好,你还是安排别人吧!”教导员用信任的眼光看着我.“只要你有‘诚心’、‘热心’、‘信心’、‘细心’、‘耐心’,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好。”于是我硬着头皮走马上任,  相似文献   

2.
严骏 《民主与法制》2014,(22):48-50
你相信吗?一位女士到法院起诉要求与先生离婚,却被法院告知十年前在另外一个法院自己已经“被离婚”。完全蒙在鼓里的她尽管与先生聚少离多甚至是不见面。但她认为自己还是他的人。那个“他”,其实不是一般人,而是国内闻名的“钢铁大王”,是腰缠万贯的巨贾富翁。结发妻子何故“被离婚”?当事人何故成了“下落不明”?  相似文献   

3.
我沉思,沉思在全身雕像前。 林公,我猜想你生前也有过钦赐黄马褂,却不会相信因此就可以刀枪不入;你虽然站在虎门最高处却不致相信脚下就是世界顶点;你当时虽然加紧修筑炮台,却不致因此就高枕无忧,也不会因此而低估了夷敌的炮利船坚;你虽然常常手持长筒望远镜,却不相信这就是千里眼,你仍会恨这长筒还是太短,看不到地球的那一边…… 然而,你毕竟是第一位真正以望远镜观海的人,因而不会盲目地妄自 尊大,你看到了在“中央大 国”以外,毕竟是天外有 天。 林公,你知道吗,据说在 你所有的塑像中,这一尊塑得 最好。是的,眉宇间的…  相似文献   

4.
有多少优秀的人才长年在一个位置上停滞不前,是他们不再努力,还是缺乏才智?都不是,而是他们没有展示出他们的潜力,他们的形象就让人相信:“他不适合更高的位置!”人们总是相信,工作效率、能力、可靠性及勤奋工作是让他们有机会提升的重要条件,但并不是仅有这些条件,你就能在工作中被提升。忽略了对整体形象的塑造,会既得不到上司的注意,也得不到同事的承认。那么,成功形象的秘密是什么呢?只有展示出一个与期待的职位相符的形象,展现出一个可信、有潜力、值得信任的形象,你才能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上司和同事才能相信你适合更高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忙碌了一天的你,终于搭上了回家的交通工具。你可曾想过,此刻站在你身边的各色人等,正在用他们的身体语言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6.
你的性格特点、处事作风和行为举止深深影响着你的员工以及整个团队。 有些时候,员工们迫切需要有人领导和指引方向.他们已经准备着无怨无悔地奉献出一切,然而,他们不知道要做些什么,何去何从,或者要相信谁。  相似文献   

7.
以贫穷为光荣,是在那个特定的畸型年代里发生的怪事。现在说给年轻人听,他们一定是不会相信的。而今富裕与发展是人心所向,谁还愿意贫困呢?无论是曾经历过贫困的人,还是未经历过贫困的人,都会拒绝。然而是不是你想拒绝就理所当然地不会贫困了呢?危险!贫困有点像宇宙中的黑洞,只要你不努力,或者努力不够,就会被“黑洞”吞噬。  相似文献   

8.
<正>一个人有个好心情不难,难得是天天如此。哪怕是宠你的爱人,还是关心你的家人都做不到,但人类的朋友——狗狗做到了。这很难得!在我的心中相信狗狗是会笑的。不管你是出门一会儿回来,还是有事深夜晚归,总有一张笑脸在迎接你回家。围着你忙前忙后,热情的使你难以招架。此刻,你一身的劳累和烦恼,都会随着狗狗对你  相似文献   

9.
那是一组为芸芸众生已经长期仰视的思想偶像——马克思与恩格斯,一种姿势保持的太久,终究很累,何况还是仰视!终于一本轻松的格言集,给了我们一个平视偶像的姿势,这种平视其实更人性,也更贴近马克思与恩格斯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10.
杜娟 《小康》2009,(4):66-69
这是一种气体.主要成分是CH4(甲烷),多年来一直背负着矿难“杀手”的罪名,它藏身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当其浓度达到5%至16%时,遇明火便爆炸。中国煤矿安全事故80%与它有关。这种气体便是煤层气.一个更被人熟知的名字叫:瓦斯。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其实并不是无药可救的“坏小子”,而是可以与天然气媲美的优质高效清洁能源。然而作为产业,煤层气的利用在中国还是方兴未艾,尽管早在十多年前已经有了相关规划。在能源日益紧张的情况下,为了更多人的生命,从国家.到企业都需要更积极地“善待”它。  相似文献   

11.
伪小人     
说真话不容易,让人相信真话也不容易。如果我说不喜欢名牌西装,这话就很难让人相信。很多人惊诧之余,总是从狐疑的笑目中透来诘问:你是买不起就说葡萄酸吧?你是腰缠万贯不想露富?是不是刻意矫俗傲物装装名士?是不是故作朴素想混入下一届领导班子……他们问来问去,怎么也不觉得这只是个服装的问题。我无论怎样真实地招供,也不会得到他们的核准。这些人不相信也不容忍现在还有人斗胆不向往不崇拜不眼睛红红地追求名牌奢华,他们已经预设了答案,只需招供者签字画押。他们不能使招供者屈服的时候,就只能瞪大眼恍然大悟:世故,见外,城府深,这号人太爱惜自己的羽毛了,哈哈哈。  相似文献   

12.
我相信并且一直在相信,人如果脱离了卑微,就会发现,有一种东西比生命更珍贵;如果脱离了阴暗,没有什么比光更纯粹;缺陷是存在的,但人一直不曾放弃追求完美。在生命之中之上、在完美面前、在哪怕瞬间的纯粹里,人骄傲且自卑。  相似文献   

13.
好马也吃“回头草” 在现代企业人才管理上,好马不吃“回头草”的观念已经过时。真实的情况是:如果一个人与企业有过一段联系(如曾经在这里工作、参加过面试、曾拒绝过企业的录取或提升意向等).雇用他就比较容易.因为如果一个优秀的人根本就不了解你的企业,把工作推销给他会更难。  相似文献   

14.
《精神文明导刊》2012,(8):21-21
英国((卫报》网络版推出“使用微博9种负责任的方式”:1.除非你确实看到事情发生,否则不要发微博;2.记住,有些微博只是开玩笑;3.记住,害怕某些事情发生,并不等于某些事情真的会发生;4.如果看到谣言,直接质疑而不是转发,因为即便以求辟谣的方式转发,也可能吓坏不了解情况的人;5.设法求证;6.如果看到你知道并非真实的微博,设法纠正;7.如果发微博说你看到的情况,请具体说明你在哪里,看到什么,不要夸张,也不要想当然;8.“粉”你相信准确可信的人;9.如果你出门打劫,请发微博,那样可以让警察工作更容易。  相似文献   

15.
答读者     
罗小梅 《公民导刊》2008,(12):56-56
王益荣读者,你好!记得你已经不止一次的提出这样的建议了、这次提得更具体。在此我想问一下,你指的是那方面的信息?是与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创新做法有关的呢,还是与致富有关的?如果是前者,我们已经在2-3页里有所反映,以后我们会加大采集力度,让广大读者从中获得更多的与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创新有关的信息。  相似文献   

16.
曾哲 《人民公安》2008,(21):48-49
不管你在家还是在办公室.不管你是田野行走还是耕地劳作,不管你是在读书还是激烈竞争的体育场上,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一直在漂泊。  相似文献   

17.
穆南 《前进论坛》2008,(5):60-61
拿古时候的人打镲,动辄大玩“颠覆”性话题,已经成了某些(不)学(有)术人士的杀手锏——或许还是护身符。逝者虽然名垂千古,却没一点儿脾气,只能由着铁嘴钢牙的信口雌黄,大放厥词。一时间,你方侃罢我即登场.你有惊人之语,我有弥天大秘,一个赛过一个邪乎,  相似文献   

18.
管理心理学中有句名言“:如果你想要人们相信你是对的,并按照你的意见行事,那就首先需要人们喜欢你,否则,你的尝试就会失败。”心理学中的同体效应也称自己人效应,是指学生把教师归于同一类型的人,是知心朋友。学生对“自己人”的话更信赖,更易于接受。因此,教师首先要学会把学  相似文献   

19.
人们已经熟读了铁生《我的梦想》,但当你聆听到由铁生亲自朗诵的《我的梦想》这篇美文时,我相信,无论是铁生的挚友还是喜欢铁生作品的读者,你一定会感到无比的惊奇和由衷的亲切。铁生的朗读虽算不上专业,却彰显气质有嘉;抑扬顿挫略欠标准,但情感的自然流露,无不使人感慨万千……  相似文献   

20.
<正> 当婚姻只是机械地重复前一天的生活,扼杀了自由,精神饱受折磨,你更不愿相信这个世界上的爱情真的已经死了,还是,放弃婚姻。如同放弃一件你不再爱的衣服。——西蒙娜·德·波伏娃柔柔毕业于上海某名牌大学,现在杭州一家外资公司上班。26岁那年,她在一次饭局上认识了高大帅气、谈吐文雅的华。“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伴侣吗?”柔柔对自己说。而华好像也看透了她的心思,对她展开了猛烈的攻势,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一场风花雪月之后,两人草草结婚。婚后,柔柔越来越发觉华和自己想象的相去甚远,两人经常吵架,矛盾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