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把礼仪教育作为增强德育有效性的重要环节,从最基本的礼仪规范入手,引导大学生在约束和规范自身行为的同时,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进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世界观,可以有效地加强德育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解决知与行不统一,学与做两张皮的问题,培养内在素质优良,外在形象良好,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2.
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新情况、解决德育工作新问题、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根本方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德育突出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四个维度的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主要是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内容创新,主要是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教育;高校德育载体创新,主要是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高校德育途径创新,主要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新媒体时代的鲜明特征,也是适应高校德育工作新情况、解决德育工作新问题、提高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道德教育工作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的根本方法。新媒体时代要求高校德育突出理念、内容、载体、方法四个维度的创新。高校德育理念创新,主要是树立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虚拟与现实相结合的德育理念;高校德育内容创新,主要是拓展大学生道德教育核心内容,加强大学生道德选择能力教育;高校德育载体创新,主要是创新利用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开展大学生德育;高校德育途径创新,主要是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提升大学生的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6,(6)
道德实践教育是一种融知识体验与活动参与于一体的综合性道德教育,道德实践缺失与大学生亟待社会性发展的事实,应引起重视,道德实践属于社会性学习,立足社会服务项目,是实施德育实践的有效方式,以培养参与型德育公民为目标,以大学生参与社区道德建设为基本模式,有利于重建大学生的积极人生态度,提高合作协作能力,促进自我德育自觉成长。  相似文献   

5.
通过实证调研可知,新媒体对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具有较大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出现道德认知偏差、道德情感淡薄,道德意志脆弱、道德行为失范等不良后果。因此,在新媒体环境中进行大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培育,需着力构建开放性德育模式,培养大学生道德认知;创设虚拟道德情境,培养大学生道德情感;营造健康氛围,锻造大学生道德意志;优化道德教育环境,强化大学生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着许多不知礼、不守礼、不文明的行为,与大学生的礼仪修养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不和谐。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就是继承我国优秀的礼仪文明,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礼仪教育是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德育中强化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的承接与学习,对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塑造大学生健全高尚的人格,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的伦理道德水平,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以及竞争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德育内在需求机制是大学生基于自身完美和全面发展需要而对德育价值目标的自觉认同和积极追求,是德育个体价值的重要体现.自身完美、成才发展和健康成长是大学生对德育需求的内在动力基础.激活内需--让大学生自我育德,引入生活--让大学生体验道德,德福合一--让大学生享用道德,正确评价--让大学生追求道德,是构建大学生道德内在需求机制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1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合格公民,是当前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大学生只有在深刻理解公民内涵,树立现代公民意识,真正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在现代化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的基础上,才能自觉地以各种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并将这些规范的精神实质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养。所以,对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当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高校德育的着力点。一、公民和公民意识的内涵“公民”一词,最早起源于古希腊,…  相似文献   

10.
培养道德情感增强德育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此,需要不断地探索道德教育的规律,提高德育的实效。本文试根据道德品质形成的规律,对如何提高大学生道德教育效果发表一点浅见。一、道德情感在品德的形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就品德结构来看,任何一种品德即道德品质都会包含着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个最基本的方面。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社会道德关系的理论、原则和规范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即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对于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行为所产生的爱憎、好恶的情…  相似文献   

11.
道德问题是人的问题,要实现道德建设的目标就必须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去培养和养成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而要把内在和外在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的唯一可行的方式就是道德礼仪规范的养成和培养。  相似文献   

12.
对当前高校德育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莉群 《探索》2007,(2):132-134
大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总体情况较好,但一些问题也突出存在:大学生道德主体迷失;大学生对高校德育课程淡漠;高校德育队伍建设存在偏差等。相应的对策:加强高校德育实践活动,找回迷失的道德主体;构建合理的高校德育课程,唤起大学生对德育课程的热爱;优化高校德育师资队伍建设,为德育高质量实施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欧阳伦四 《世纪桥》2007,(10):110-111
大学生品德心理结构的不完善、德育中的一些缺陷及不良的生活环境,导致了他们道德知行脱节。为促进大学生道德知行统一,我们可运用完善品德心理结构、强化道德行为评价、改革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方法和优化生活环境等策略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高职院校树立主体性德育观应做好以下几点:推进高职德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营造优良的校园道德环境;努力开拓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渠道和方法;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15.
金蓓蓓 《世纪桥》2008,(10):109-110
确立主体性德育观是以就业为导向创新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的必要前提。高职院校树立主体性德育观应做好以下几点:推进高职德育内容、手段和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营造优良的校园道德环境;努力开拓大学生道德实践的渠道和方法;加强德育教师队伍理念创新。  相似文献   

16.
试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巨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随之发生剧烈变化。科学技术正日益改变着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但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并不能自动使大学生的道德境况得到改善和提升,而礼仪作为道德的外化和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外部强化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对大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深刻巨变,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随之发生剧烈变化.科学技术正日益改变着大学生的物质生活,但事实证明,科学技术并不能自动使大学生的道德境况得到改善和提升,而"礼仪"作为道德的外化和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外部强化作用.加强对大学生的礼仪教育,有利于大学生道德修养的提高,有助于大学生个人身心健康的发展,有利于构建和谐校园,对大学生个人的未来发展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学校是能够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而大学则是培养和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每个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德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德育同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相对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智育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体育而言,德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政治倾向、社会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  相似文献   

19.
江洋 《山西青年》2023,(3):75-77
写作课作为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新文科”学科改革建设的背景下,更加关注德育和公民教育。跨学科式写作课依托多学科资源整合,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职场情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道德和公民礼仪,多维度地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了大学生网络共同体道德教育内容,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网络道德认知和道德选择判断教育、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礼仪教育、网络行为规范教育、网络信息安全教育。论述了教育方法:一是采用公正团体道德教育方法,培养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道德主体意识;二是采用道德讨论法,提高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网络道德认知;三是采用预防教育法,培养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道德意志;四是采用实践教育法,培养大学生在网络共同体中的道德习惯。文章最后提出了教育的策略:在加强大学生网络共同体舆论阵地建设方面,首先,高校要建立官方网页、微博、微信平台,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其次,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络道德素养课程;第三,建设和推广思想政治教育名牌和特色网站、博客、微博或者微信;第四,充分发挥严肃游戏的作用;第五,充分利用QQ等即时聊天工具开展道德教育。在进行网络道德规范教育方面,第一,高校应该注重网络行为规范的教育;第二,加强网络道德伦理课程建设;第三,扩展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