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994年是加快改革步伐,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一年。从1月1日起,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在各项重大改革措施中率先出台并付诸实施,标志着我国新型税收制度已初步形成,税收运行机制已开始步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轨道。 一、这次税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这次工商税制改革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内容最深刻的一次税制改革,其指导  相似文献   

2.
一、现在税收法律体系的弊端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收法制体系,1994年1月1日起,我国出台了新税制。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税制改革,是税收法制建设史上的里程碑。新税制运行一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也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原有的征管模式已不适应新税制带来的新体制;增值税发票管理的疏漏给不法分子偷税骗税以可乘之机,税务稽查力度软弱,不足震慑犯罪分子等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固然有新税制自身不够合理完善以及其他社会因素,但所有原因中最重要的一个是:现存税收法制体系不够健全,乃至某些法规的残缺不全、名…  相似文献   

3.
关于深化税制改革的几个问题访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项怀诚本刊特约记者杨英杰税收体制是国家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国家管理经济、调控市场、调节分配的主要手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客观上要求建立一套能够体现市场经济本质要求、适合中国国情和国际...  相似文献   

4.
我国一九九四年制定的新税制(以下简称“九四新税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的税收法律体系开始形成与建立。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基础。税法如果能立法好、执行好,那就能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形成良性循环的格局。但无可否认的事实是,近几年来国家税收流失严重。有些企业或个人为吃一席酒、点一首时髦的流行歌曲、捧一  相似文献   

5.
1994年 ,我国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对税制进行了全面的改革 ,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税制框架。几年来 ,我国国民经济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态势 ,税收收入得到了有效、稳步的增长 ,税收杠杆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 ,从而强化了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 ,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从几年来的实践看 ,这一税制也存在着不少制约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表现为 :实行分税制改革后 ,对地方税权的范围仍然较小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的发展。1、分税制的分配不均衡制约着税收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把它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最近,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开创性的伟大事业。这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上的新突破,对于我们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将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正确认识与处理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对高等法学教育如何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推动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加快国有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国有企业坚持多年的职工民主管理还搞不搞?还要不要进一步加强?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本文拟就现  相似文献   

8.
税收是国家间接管理和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如何改革税制以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经济体制改革中一个重要的问题。现将税  相似文献   

9.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消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当务之急是在三个方面有新突破,协调配套地有序推进全面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成人高校的出路在于改革。通过改革使成人高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发展,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社会发展。成人高校生源问题是一个热门话题,是关系到成人高校生存与发展的大问题。在解决生源不足问题上,各成人高校想了许多办法,开辟了各种渠道。有的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建立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增设新的专业;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新矛盾,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就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谈点认识。 一、越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越要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任务以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加速建立。但总的来说,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对我们还是一个崭新的事  相似文献   

12.
实行分税制,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加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国现行的财政分配体制,其基本框架是在1984年利改税和工商税制改革的基础上建立的。尽管这种体制对于调动企业和地方的积极性,曾经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它仍然明显保留了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的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的企业改制中,改进和加强经济保卫工作(以下简称“经保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经保工作要为企业创造稳定的环境,并在服务中得到改进和加强。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是改革和加强经保工作的首要问题。经保工作改革的指导思想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经保工作新机制,更好地为企业改革和发展服务,保持稳定。加快国有企业的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经保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从习惯于计划经济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觉地把经保工作置于社会主义市场…  相似文献   

14.
<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中国人民找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条道路.然而,正当中国人民迈进在这条道路上的时候,却受到腐败现象的困扰,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等严重地干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康发育.因而,加强行政道德建设就成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课题.腐败现象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凸显出来的问题,是在行政体制转型中滋生出来的,改革中出现的问题需要在改革中解决,行政道德建设应成为行政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健全的行政体制,而健全的行政体制又必然包含着完善的行政道德.  相似文献   

15.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要求。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为此要强化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改进党的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党内民主机制;改善党的领导,促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现代化;加快改革步伐,以改革的发展促进党的建设的改进和加强。  相似文献   

16.
税收基本法作为统率各单行税收法律、法规的母法,其制定对于我国深化税制改革、完善税收立法、加强税收司法将有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同时对加强财政收支的监督、强化税收征管,以及发挥经济杠杆有重要的调节作用。符合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不仅有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更有助于我国税制与世界税制的发展接轨,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本文针对我国税收立法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税收基本法立法情况,提出了我国的税收基本法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财政改革的总体目标要用三至五年时间,基本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需要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今年年初以来乐山通过近半年的改革实践,全面推行乡镇“零户统管”、编制部门预算、推进政府采购、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等各项工作,使财政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但由于财政改革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特别是关系到各种利益的调整问题,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以积极的姿态,搞好这项工作,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充分认识深化财政改革的积极性的紧迫性 深化财政改革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共财政的客观需要。财政是经济的综合反映,市场经济体制下必须树立全新的财政观念,也就是公共财政的观念。财政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基本目标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就目前全市财政管理的现状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公共财政的要求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财政收入的基础不牢,增长后劲不足,支出范围没有完全按照满足社会共同需要和纠正市场失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我国的经济生活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挥统计工作在发展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正视现实统计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加快统计工作方式、方法的改革,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工作面临的新矛盾:  相似文献   

19.
如同当年毛泽东同志在论述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时,区分过战争、革命战争、中国革命战争等概念一样,今天我们研究精神文明建设也要区分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这些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而分析的重点则应放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精神文明建设上来。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给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哪些新情况、新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如何适应并有效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就是全党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以后,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我们党在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随着改革目标的确立和实施,良好的法制环境也必须随之建立和完善。在这一过程中,政法队伍如何加强自身建设,尽快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是我们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部门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