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到用时方恨少亲爱的:你的朋友很少,就算偶尔有朋友打电话来,也是发生问题找你帮忙,不然就只是意思性地问候一下,没有进一步的互动和联络。你和亲戚间的互动也很少,除非逢年过节或是有必要,否则你很难得会主动跟他们联络,对于他们的事业发展、儿女教育,或是兴趣、交友、交际圈等,你几乎什么都不知道。你说这叫做“君子之交淡如水”,朋友不用多,真正的好朋友,绝对不会干扰彼此的生活,或者麻烦对方来处理自己的问题。而你更认为:“所谓的亲戚,不该是攀龙附凤、锦上添花,更何况他们的好与不好是他们自己的事,我为什么要多事去过问?”每当我埋…  相似文献   

2.
隐私,毋庸置疑是每个人不欲为人知的部分,许是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一点点悸动,或是人前身后不表露的背景关系,抑或是一些不正当的、与道德相违背的东西。从呱呱坠地起,便有无数抽象的符号如影子般追随着我们,这些符号代表着姓名、家庭、财富、人际关系等等,而在这世间的几十年间,为了证明“这就是如假包换的我”,这些符号不得不在多种场合亮相,并为一些人所知晓。但是当突然有一天,你发现这些符号被莫名其妙地公开,甚至广为流传之时,不知道你的心境又是如何?  相似文献   

3.
小蓝和小李相识3个月后结为夫妻,朋友们对他们的“冲动”行为感到担心:这太快了吧,还不够相互了解呢?而小蓝却说:我们是一见钟情,第一次见他,我就已经了解了他。记得有个经历丰富的朋友说过:一定要相信你的第一眼,当你第一眼就不喜欢那个人的时候,以后无论怎样努力纠正自己的看法都很难。在这个游戏爱情的时代,究竟有多少人在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4.
●尊重他人成长的历史●亲爱的:那天晚上和你聊到我在国外留学时的故事,分享着那段过去的经历带来的体会。可是后来我们却闹得十分不愉快,原因是你总喜欢在我说话时,穿插着发表你的想法与意见,并主观地评断当时我的做法是否正确,或是不断提出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问题,让我觉得非常不受尊重。最后我选择沉默不语,完全不响应你的任何问题和发言。发现我的无言抗议之后,你有点自知理亏地道歉:“对不起,你继续说吧!我不再插嘴了。”我连看都懒得看你:“没关系!反正这些过去对你而言并不重要。”你太草率看待与人沟通时的基本礼节,也不了解当一个人…  相似文献   

5.
选择     
选择张应前朋友,在人生成长的岁月里,什么让人感到最棘手与困惑呢?我相信你一定会回答:是选择自己的奋斗目标。人生无时不面临着种种选择,不同的选择就会有不同的结果。而此刻你我共同选择了"保安"后走到一起。朋友,我们正为着自己的选择而奋斗、拼搏,共撑一方绚...  相似文献   

6.
今天谈女人已不属犯忌,尤其是谈公众型的女人。依现今的情形看,你过一阵不提起她们,她们甚至会找你,会娇嗔地对你说怎么把她们忘了。这些女人你不能忘,不是她们怕你把她们忘了,而是她们怕公众看不见她们,她们找你是想利用传媒。我这是听朋友说的。朋友说,那些公众型的女人在利用传媒上很有一套,把有些娱记玩于股掌,需要你了请你吃饭喝咖啡,将一些个人的小秘密或是绯闻透露给你,让你可以制造独家的花边新闻,在老总跟前露一把脸。但她们也常常颐指气使,不高兴起来照样会给你脸子看。为什么有时候记者会戳这些女人的疼处而闹得自己官司缠身,就…  相似文献   

7.
初到英国时,对英国人有两个印象:一是对陌生人不热情。如果没有朋友或熟人引见,英国人很少主动接近你。二是与人交往不困难。无论你到哪里办事,或是工作上与人交谈,对方一定会认真对待,不必担心有谁糊弄或欺骗你。这听上去有些相互矛盾,记者也曾感到困惑。时间久了,记者慢慢悟到,英国人的不热情是因为还不了解和不信任你。  相似文献   

8.
常常会无端地想念一些人。 想起一些人时。总感觉自己的生命是切成一段段的,每一段都和一些人联在一起。没有这些人,生命似乎也就苍白贫乏,没有着落。但也不单是朋友,一些不是朋友而不得不与他们发生联系的人,甚至一些憎恨的人,也常常要想起他们,所以,生命便可以分解成这样:一些被你所爱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恨的人分去了;一些被你无所谓爱或恨的人分去了。你的生命被这三种人分解去了。你在漫长的岁月里想念他们,因此你觉得自己的生命实在而丰足。  相似文献   

9.
队友如兄弟     
富兰克林曾说过,兄弟可能不是朋友,但朋友常常如兄弟。其后句我最喜欢,也深有感触。的确,朋友常常如兄弟,尤其是和我们朝夕相处、同甘共苦的保安兄弟。几个月前,班里来了一位新兵小郭,工作认真,热心真诚,很友好,但我却不怎么喜欢他。记得有好几次,我正在岗上值勤时,他走到跟前抬起手为我正正大沿帽或是摆正一下衣领或领带,提醒我说,你的帽子歪了或你的衣领翻了或领带松了。还解析道:“为了良好的保安形象,不能忽视任何细节。”他的行为和提醒都是友好的,但在队友面前我深感丢尽了面子,为此我们“转友为敌”。后来,发生的两件小事儿,让我改变…  相似文献   

10.
我的一个跻身中产的朋友,去年开始计划购买分时度假村。关于分时度假村的概念在欧美已经行之有年,简单地说,就是你和一群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一起在度假村里购买别墅,然后每年大家安排不同的时间去度假。这个计划的好处,在于你只需要出、1/N的价格,就可以在你的假期里完全享受在这个时段里专属于你的别墅。这是一种属于中产阶级的享乐方式,虽然我们中的大部分人还没有这个实力去过多地关注,但是有趣的是,我们却可以从身边一些朋友的感情关系中,发现分时度假的影子。分时情人之双人房单人床姑且称我的这位朋友为K。K是标准的钻石王老五,为人风趣幽默,永远的温柔体贴,而且颇有生活情趣和与其身份相当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有的人人际关系很好,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人缘好,朋友很多;有的人则人际关系不良,没有人缘,朋友很少或根本没有朋友。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除少量先天的影响因素外,和人们后天的生活习惯及个性关系最为密切。  相似文献   

12.
因为爱情     
正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谁能说清楚什么是爱情。或是一种化学反应,只有7年的长度;或是造物主对人类的惟一恩赐能无限扩展人生的宽度;或是,性、虚伪、金钱杂糅的产物……享受爱情的人歌颂爱,被爱伤了的人唾弃爱,看看你对爱情抱有的观念,大概就知道你的"爱情篮子"里装着怎样的故事。  相似文献   

13.
友情如鞭     
一次,一个陌生口音的人打电话来,请求我的帮助,很肯定地说我们是朋友(我们就称他为D吧),相信我一定会伸出援手。我说我不认识你啊。D笑笑说,我是c的朋友、我不由自主地对着话筒皱了皱眉,又赶紧舒展开眉心。因为这个c我也不熟悉,幸好我们的电话还没发展到可视阶段,我的表情传不过去,避免了双方的尴尬。  相似文献   

14.
请忘记……     
残疾朋友,当你坐着轮椅或拄着拐杖行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或农村的田间小路的时候,当你看到或听到正常人方便地生活、学习、工作的时候,请忘记自己是残疾人,因为这将对你有帮助。我是位左下肢残疾的人。刚学步时,得了小儿麻痹症,就在地上爬行,一直爬到6岁。那时,我不知道自己是残  相似文献   

15.
江岸 《小康》2011,(6):125
在种种复杂的情况下,语言交流,成了困难而隔膜的事情。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就在你面前,但我说的话,你却永远不懂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常常困惑于那些无法说出来的误会和隔膜,东方式的"言不由衷"或是"话里有话"会让人抓狂。但即便是能够说出来的话,也并不一定就能拉近距离,一样有"鸡同鸭讲"的尴尬和无奈,而仅以"话语体系不同"  相似文献   

16.
“我觉得那时候的我还算浪漫……”,在一间咖啡屋里,我对两个朋友说:“别跟我提浪漫,”一个朋友皱皱眉头。在他看来,浪漫不过是大家放纵自己的筹码或借口。他说,女人总在追求浪漫和被浪漫追逐中摇摆,而对男人来说,浪漫不过是感情游戏外面的华丽外衣。“扯淡!”我的另一个朋友忍不住插了一句:“什么华丽外衣?浪漫是小孩子才信的东西,”他吐了一口烟:“浪漫?你们俩是不是干工作干糊涂了?说什么哪?” 也许浪漫这东西真的很难说清楚。你去问一千个人,一万个人就一定会有一千个、一万个答案。赵咏华说“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可对韩国足球队来说,最浪漫的事无疑是在世界杯上干掉了浪漫足球的两大代表,意大利和西班牙。有些时候我们常感叹浪漫往事或时光已经匆匆流逝,但仔细去想想,却发现流逝和老掉的其实只  相似文献   

17.
“朋友别哭,要相信自己的路,红尘中有太多茫然痴心的追逐。你的苦,我也有感触。朋友别哭,我一直在你心灵最深处。朋友别哭,我陪你就不孤独……”听着午夜的收音机传来的一首歌:《朋友别哭》,我很感动,人一生能有几个知己朋友呢?这份友情真的请你不要不在乎。  相似文献   

18.
<正>你是我的小朋友,我是你的大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黄永腾"孩子是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只要一天不工作我就觉得很烦恼。和孩子们这样的亲密朋友关系,让我觉得弥足珍贵。"在78岁高龄的"孩子王"黄永腾心里,孩子是这样的一种存在。一辈子教书育人,  相似文献   

19.
劳斌同志:修身使人高尚,使人能成为对人民有益、对社会有用之八,这是不容置疑的。但就我耳闻目睹的情况来说,往往又使人产生别种想法。传统的修身现有“吾日三省吾身”之说,其中,“为人谋而不忠乎”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两条列在前面。所强调的意思是:与人共事要讲“忠”,即忠诚、忠实;与人相处要讲“信”,即信用、信誉。这些意思,就是用现在的眼光去看,仍不失为同事、朋友之间的关系原则。可是,眼下一部分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变得很复杂。你讲“忠”和“信”,他搞“假”和“骗”,有时弄得吃亏还不知道是怎么吃的。有的…  相似文献   

20.
如今,驾辆车出去玩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这不,我身边的几位朋友正张罗着练车、考票、买车,忙得不亦乐乎。看我袖手旁观的样子,阿华问:“林哥,你有何打算呀?”我抿嘴一笑:“你们别小瞧人,30多年前,我就曾‘驾’过车,不过那时‘驾驶’的不是汽车,而是大马车。”“林哥,你可真能逗!”是啊,他们觉得我是在逗着玩或是在说笑话,可我却常常沉醉在那段美好而又得意的日子中。我作为插队到偏远山区的知识青年,看到人家赶着大马车,真比现在开上自家的小汽车还让人羡慕。那时,我常常利用跟车的机会,春天往田里送肥料,夏天往城里运蔬菜,秋天到粮站卖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