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李超 《政府法制》2012,(29):48-48
都说官员59岁是道坎,挺过了就能全身而退,挺不过就到“号子”报到。市建棼局局长万祥顺不信这个邪,他要现身说法为“59岁现象”正名。  相似文献   

2.
于成治病不收取任何钱财,本应该是造福他人的好事。但是,这种看似治病救人的行为实际上扰乱了我国医疗行业的执业标准,使他人的生命安全处于无法保障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作为时下热门的交流工具,微博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用微博表达思想,分享心情本是自己的事,但也要坚守法律底线,有些信息不能“博”,莫让微博给自己“惹祸”。  相似文献   

4.
丹棱 《法律与生活》2016,(22):38-40
知识产权故事:老刘的烦恼一次去偏远农村的造访,孤独的留守儿童给摄影家老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忍不住一次次举起手中的相机,记录下这些瞬间.2015年6月,老刘在新浪网上发表了一组留守儿童的照片,一共20张,并在第一张图片上署了老刘的名字.图片发表后,点击量非常大,四周没落的村庄和孩子无辜的眼神形成鲜明的对比,小身影在光影之中愈发显得孤独和落寞.老刘的这组照片引起了大家强烈的关注,“留守儿童”这个沉重的话题再一次敲打人们的心灵.  相似文献   

5.
宏剑 《江淮法治》2008,(22):11-13
2008年8月,他的电脑突遭网警搜查,因为存有一段30分钟“毛片”,引来了一张1900元的罚单。此事被媒体报道后,在网上引起巨大争议,对于网警的质疑更是铺天盖地:网警是否有权查看个人电脑没有传播、只自己看看“毛片”算不算违法……  相似文献   

6.
梧槐 《政府法制》2005,(4):30-32
"嫉妒"竟导致一起恶性毁容案件的发生:一名高三女生只因同学比自己漂亮,成绩好,便在夜里用浓硫酸泼向女同学,致使该同学面部、颈部、左耳等多处严重烧伤,经法医鉴定伤情构成重伤。2004年11月24日,因犯故意伤害罪,年仅18岁的她被执行死刑。一个花季生命结束了,"嫉妒"不仅给同学造成终身伤害, 也断送了她自己的美好前程。  相似文献   

7.
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的福寿螺,自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大陆以来,还从来没有像2006年那样被全国各大媒体频频曝光、被社会公众常常挂在嘴边。不过,这次福寿螺可不是和美味联系在—起,而是和“广州管圆线虫病”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09,(17):34-35
当前,许多年轻人通过公务员考试成为党政干部,迈入“新官”行列。据媒体报道,年轻干部正在成为腐败案件发生的高危人群。两年来,广东因违纪违法被立案查处的人员中,31岁至45岁年龄段违纪违法案件占大多数,共计127人,占55.95%。此前,有反腐专家将年轻干部腐败归纳为“三五现象”、“二六现象”。有人认为,官场潜规则导致原本正直、清白、有理想的“新官堕落”,足否如此?年轻干部成长与服务型政府建立完善有何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9.
10.
“公”字好写。总共四划,“厶”读“私”,音义相同。“公”中有“私”,“公”字看来挺难解的。从字源上讲,“公”字始于远古之“井田制”。一块田,依“井”字划成九份,叫:“井”。周围八块,农夫自种,中间的一块,归属诸侯王公。八家农夫合伙负责将中间的一块田从种、管、收、打,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侵犯财产罪的案件中,出现了“公盗公”问题,如:“小厂偷大厂、集体偷全民、公家偷公家。”对这类案件如何定性处理,引起了法学界的关注,在司法实践中亦有分歧。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点:第一、“公家偷公家”的行为,不能构成盗窃罪。其理由为:构成盗窃罪的主体在主观上必须具有“占为已有”的目的。而“公盗公”案件中,行为人买施盗窃行为而得的财物不是“占为已有”,而是用  相似文献   

12.
“亲爱的小石头:这是妈妈守在抗疫战场的第36天了,也是你三岁半的日子,也是阻断你最需要亲密感的第36天。”这是一位母亲写给儿子的信。言语中,作为母亲的她满是愧疚与想念;而作为一位社区一线工作者,更多的是重如山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朋友圈、摇一摇、红包,让“微信”成为8亿多名手机用户的必备软件。然而,在不少人“不微信,不成活”的日常生活中,一场有关“微信”商标的抢夺战已经上演了4年。2014年11月,创博科技(山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博公司)因“微信”商标归属的争议,与商标评审委员会对簿公堂。创博公司要求撤销商标评审委员会对“微信”商标归属的裁定,并核准自己申请注册的“微信”商标。  相似文献   

14.
正案例回放2013年6月,因家庭琐事困扰,李女士在微信朋友圈发了一段表达当时心情不佳的文字。她写道:"躺在床上,扪心自问,自认坚强,不知还能坚持多久,也许快了,泪流满面。无愧良心和天地,此时窗外雷声不断,老天为我在流泪。人在做,天在看!"李女士这条吐槽的微信被同是朋友圈"好友"的某公司老板唐先生看到后评论道:"如果一份工作让人如此悲伤,不做也罢!"随  相似文献   

15.
粱军 《法庭内外》2007,(1):37-40
2004年4月9日,对枣阳市第二汽车运输公司职工李强一家来说,绝对是一个黑色的星期五。晚上9时,他坐在自己承包的货车上,向河南省郑州市运送货物。刚进郑州城,他就接到家里的电话:“儿子李露萌被水泥杆砸成重伤,请速返回!”  相似文献   

16.
健身器材作为一项公益设施,如今已广泛走进小区、公园、广场等地,给体育锻炼的人们提供了诸多便利。但是近年来,有关健身器材伤人的事件屡屡发生。令人意外的是,健身器材一旦惹祸后,找不到它的『所有人』,旋即成为踢来踢去的皮球,没有人愿意承担责任。目前,健身器材的管理维护成了盲区……  相似文献   

17.
如今,国人间实行"人道"的精神也许"尚需努力",但"兽道"却早已实行得有模有样了.  相似文献   

18.
翻开一张张泛黄的报纸和照片,我们走近她--1993年12月280,最高人民法院对全国四级法院中经严格评选出的6名先进个人隆重予以表彰,来自山区人民法庭的她被评为“全国法院模范”。  相似文献   

19.
“法不责众”与为“公”犯法雷建国封建时代,有一条不成文的司法惯例,叫“法不责众”,意为众人犯法,反令法不知所措,责罚谁为好。时下,有的执法部门在处理为“公”犯法者时,网开一面,开脱其罪责,理由就是犯法为“公”不为“私”。细斟慢酌,“为‘公’不犯法”与...  相似文献   

20.
培根说,世间的一切苦难之中,最大的莫过于枉法了,因为犯罪不过是弄脏了水流,而冤判则败坏了水源。老先生的话,如今已成为法界箴言。何为枉法?《现代汉语词典》的诠释是:“执法的人为了私人利益或某种企图而歪曲和破坏法律。”笔者认为,枉法就是执法犯法。执法者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