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本文从实施家庭暴力的主体、家庭暴力行为方式、及其反映出的社会本质分析了家庭暴力的特征;从婚姻构成、传统思想及心理因素等方面剖析了家庭暴力的成因;并从刑事立法、执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发挥社区功能等方面提出了预防和遏止家庭暴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未决的难题     
家暴形式的宽窄之争 如何合理界定家庭暴力,是反家暴立法的基础.然而恰恰是这一核心议题,引发了最大的立法争议. 目前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将家庭暴力定义为"以殴打、捆绑、残害、强行限制人身自由等方式,对家庭成员实施的侵害行为".而按照国际通行标准,身体暴力、精神暴力、性暴力、经济控制等一切造成或可能造成受害者身心痛苦的行为,均被视为家庭暴力.两者差距巨大,过于狭窄的家暴定义能否有效应对日趋复杂的家暴现实,也因此成为舆论质疑、激辩的焦点.  相似文献   

3.
李洪祥 《法学论坛》2020,(2):141-152
鉴于家庭自治的局限性和私权与公共利益保护的迫切需要,国家干预家庭暴力有其必要性和正当性。目前国家干预家庭暴力的态度积极,但是部分干预方式差强人意。国家干预家庭暴力必须保证婚姻家庭内部规则的有效运行,应当秉承切忌法律万能论、尊重家庭自治和适当注意的基本原则,其具体干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维持家庭内部秩序、建立家庭自治的约束机制和适当增加强制性措施等。作为国家干预家庭暴力的典型例证,《反家庭暴力法》必须尊重家庭内部规则,建立家庭自治的约束机制,确保国家干预家庭暴力的适时性和有限性,这是《反家庭暴力法》有效运行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4.
《政法学刊》2016,(5):19-26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全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中国海峡两岸四地分别制定、出台了相关法律对家庭暴力行为进行遏制。中国大陆《反家庭暴力法》于2016年3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是中国大陆首部关于家庭暴力的法律,其增设了人身保护令制度,为受害人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海峡两岸四地的"家暴法"在"家庭"、"家暴行为"、"家庭成员"、"人身保护令制度"等范畴各有千秋。遏制家暴行为应多思考社会层面的解决办法,增强社会干预机制,以期完善中国大陆《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5.
家庭暴力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种对亲属的侵害行为,我国反家庭暴力法对家庭暴力的概念做了明确规定,将家庭暴力分为身体侵害行为和精神侵害行为.身体侵害行为具有暴力性,这是没有争议的,但精神侵害行为是否属于暴力,则存在较大的疑问.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对身体侵害行为才能实施正当防卫,对精神侵害行为则不能进行正当防卫.家庭暴力可以分...  相似文献   

6.
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和反家庭暴力工作,并不能全然画上等号。不管有没有立法,反家庭暴力应该是全社会共同的认识,也是各相关部门的分内之事。反家庭暴力要落到实处,执法恐怕比立法更重要。首先,家庭暴力早已为法律所禁止。《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条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  相似文献   

7.
李洪祥 《行政与法》2007,(9):101-103
家庭暴力在古代社会体现的是男性家长的特权和权威,通过家礼由家长在家庭内部自行解决。由于当代社会男女两性平等和人权理念的影响颇深,人们已经意识到家庭暴力并非家庭内部纠纷,而是侵犯人权的社会问题,仅靠道德是无法解决的。同时,家庭暴力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从国际公约禁止针对妇女的暴力开始,到目前为止已有40余个国家颁布了反家庭暴力法。我国2001年修订的《婚姻法》虽然明确规定"禁止家庭暴力,"可并未给予定义;随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一)》虽对"家庭暴力"给予定义,但与国际公约等法律文件相比其先天存在许多不足。这不仅削弱了反家庭暴力的力度,而且也不利于保护受害者的权利。可操作性概念入法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家庭暴力呈高发态势是不争的事实.有数据显示,我国超过30%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2015年12月27日,《反家庭暴力法》(以下简称反家暴法)历时多年终于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上通过,于2016年3月1日起实施.法律和法治是家暴最有力、最有效的"终结者".  相似文献   

9.
2016年3月1日,我国首部《反家庭暴力法》开始实施。在《反家庭暴力法》制定过程中,强制报告制度、紧急安置制度、告诫制度、人身安全保护令制度一直备受社会关注,最终被该法以法律形式确认,成为该法创设的重要制度。在针对未成年人等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保护方面,该法在基本原则和具体制度中也规定了特殊保护制度。一、"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重病患者遭受家庭暴力的,应当给予特殊保护"写入基  相似文献   

10.
家庭暴力与中国妇女人权的法律保障与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当前世界范围内的婚姻家庭中普遍存在的家庭暴力问题入手,对家庭暴力现象的存在方式、产生的原因、具体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较为系统地研究和分析,论证了探索并谋求解决这一现象在法律上的重要意义,并对当前各界关于家庭暴力问题研究中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对家庭暴力概念进行了界定。进而重点探讨了本文主旨所在,即如何消除家庭暴力、完善妇女人权的法律思路,提出了一些大胆的设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改革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设想。A.建议拓宽夫妻人身关系的范畴。主要增加夫妻间应尊重彼此的性权利和性等严;b.修改我国的离婚制度。从避免离婚法定标准弹性的弊端入手,提出了具体的意见;c建议增加离婚诉讼中对妇女保护的条款。提出了一系列可行的做法。2、建议在刑法中增设对家庭暴力施虐者的惩罚条款。3、提出完善我国一女法的构想。包括a.建议细化离婚住房权的法律条款;b.建议设立支持妇女法实施的权威性的专门机构;c建立国家权力机关与司法机关并行的保障机制;d支持非政府组织发展,推进妇女人权立法走向完善等。  相似文献   

11.
家庭暴力作为一个舶来的法律词汇,在其被引入我国后,针对家庭暴力的相关立法体系已经发展了近20年。随着规制家庭暴力的相关立法建立,反家庭暴力法已被纳入立法议程,并且提出了草案。现针对相关立法以及已经被纳入立法议程的《反家庭暴力法》草案进行思考,从概念界定、规制范围、责任承担和规制主体等争议问题入手讨论,并分析尽快颁布《反家庭暴力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孙慧芳 《检察风云》2023,(11):54-55
<正>家庭暴力不仅破坏家庭和谐,更是社会不稳定因素。针对我国目前受家暴妇女法治保障存在的不足,须从执法司法层面寻求完善路径。公安机关根据我国《反家庭暴力法》的规定,公安机关在处理家庭暴力案件过程中承担着预防、出警、调查、取证、协助、处罚等多重职责,须提高执法主动性和应对水平,增强规范收集证据的能力,优化执法方式,努力发挥人身安全保护令及家庭暴力告诫等制度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黎鹏 《法制与社会》2012,(13):25+29
“李阳家暴”事件再次让家庭暴力成为大众讨论的热点,从法律的角度如何更好地解决家庭暴力问题,学术界已经有多年的研究探索.我国的《反家庭暴力法》立法已处于研究论证阶段,本文将从现行法律难以解决家庭暴力的原因分析入手,探讨家庭暴力的救济措施,提出关于家庭暴力立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罗茜 《政府法制》2011,(31):46-46
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反家庭暴力法》是十分必要的。家庭暴力作为一个社会问题,越来越需要通过立法的方式来进行规范和约束。  相似文献   

15.
刘瑜  王德宏 《法制与社会》2013,(31):261-262
我国家庭暴力现象呈上升趋势.“2002年,全国妇联接到关于家庭暴力的信访量就到3.66万件,有关夫妻间的暴力信件达3万件,同时40万个家庭解体,25%的起因是家庭暴力,33.9%的家庭存在家庭暴力,31.7%的人承认配偶对自己有暴力行为.”家庭暴力并不止打骂一种方式,往往还伴随着非法拘禁、强奸等行为,这时,是以虐待罪一罪处断,还是以虐待罪、非法拘禁罪、强奸罪从一重罪处断,又或进行数罪并罚,司法实践中,各地判例各不一样.本文拟结合刑法罪数理论,对虐待罪中发生非法拘禁和强奸行为的法律适用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家庭暴力及其法律规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庭暴力已经成为一个值得认真关注的问题。我国现行法律中虽然有关于制止家庭暴力的规定,但还存有一些漏洞与缺失。为了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应尽快制订《预防与制止家庭暴力法》,明确界定家庭暴力的涵义与范围,确立离婚损害赔偿、民事保护令无拘票逮捕等制度。  相似文献   

17.
近年我国家庭暴力受害妇女“以暴制暴”案件频发,但我国司法实践以传统正当防卫理论为基础,直接将受害妇女以故意伤害罪或故意杀人罪论处。笔者以家庭暴力区别于一般侵害行为的特殊性为切入点,对比分析故意犯罪说以及受害妇女综合征理论,对家庭暴力语境下的正当防卫行为作出新的解释:基于受害妇女因长期遭受家庭暴力的特殊性,在防卫起因上,应将施暴者所实施的持续、多次、长期的家庭暴力行为看成一个整体;在防卫时间上,应将施暴者的家庭暴力行为,认定为处于持续不间断的状态;在防卫限度上,应从男女性别差异、家庭暴力行为严重程度、手段的残忍程度、受害妇女所处的环境、既往家庭暴力的严重程度等因素,弹性考量受害妇女所实施防卫行为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8.
刘云凤 《法制与社会》2012,(14):245-246
不管在法学理论研究方面还是司法实践方面,家庭暴力都日趋成为热点.家庭暴力已作为一个明确的法律概念,进入法律的调整范围.各级地方人大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进行立法,但受各种因素影响和地方立法的局限性、地方性法规已不能适应现今社会发展,不能有效解决家庭暴力问题.为了更好的保护妇女的人身健康和合法权益,有效地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我国现在必须着手制定统一的反家庭暴力法.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家庭暴力在我国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根据分别针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的专门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绝大多数人知道家庭暴力,并对此持明确否定立场,但大多数有所认识的家庭暴力是身体暴力;逾六成的成年人有被动经历家庭暴力的经验;近四成夫妻有婚姻暴力经历,夫妻冲突行为的频率受城乡、教育程度和婚史的影响,五成半的夫妻通过自身和解化解冲突。三成至六成的成年人有遭受过父母一方或双方暴力的经历。家庭暴力的后果从身体伤害到精神障碍、绝望等,相当严重;但是,绝大多数受害者顾及孩子等因素不选择离开施暴者,而寄希望于对方改正错误。诱使家庭暴力产生的原因,既有社会因素,也有个人原因。父母间频繁的婚姻暴力对未成年人的自我认同有一定影响。制定家庭暴力防治法、采取具体措施救助受害人等才能减少家庭暴力,有效地保护受害人,减轻家庭暴力的社会代价。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长足进步和妇女权利意识的初步觉醒,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的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以下简称《妇女法》)增设了有关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的规定。这一规定的贯彻执行,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