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国审判》2010,(5):74-75
就本案有关问题,笔者采访了我国著名知识产权法专家,亚洲经济联合会知识产权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政法大学无形资产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冯晓青教授。  相似文献   

2.
曹波 《知识产权》2004,14(2):41-43
本案足一起典型的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案件,近几年,关于商标权与商号权冲突的案例层出不穷,其类型大多足在后的商号权侵犯了在先的商标权,本案所涉及的案例则不同.通过判决,法官清楚地表明了对在先权保护的基本原则,划分了合理使用在先商号权与非合理使用的界限.这个案件涉及的许多问题值得大家思考,比如在先权的保护范围,处理知识产权权利冲突的原则等.  相似文献   

3.
从郑成思案看数字图书馆的著作权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4年1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郑成思等七位知识产权法学专家诉北京书生数字技术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权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书生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在《法制日报》上公开致歉,并赔偿7位专家经济损失及其他费用共21万余元。至此,一度沸沸扬扬的权威专家对垒数字产业领袖的著作权之诉暂时告一段落。本案的原告郑成思等7人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的专家,书生公司是国内最早掌握数字纸张产业核心技术的IT企业,其“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初具规模。近年来,数字图书馆侵犯他人著作权案时有发生,结合本案反映的问题,以及我国司法实践动态和相关法律法规,笔者谈谈我国与数字图书馆有关的著作权问题。  相似文献   

4.
2006年蒙牛乳业公司与河南安阳白公主乳业公司(以下简称"白乳业")的商标纠纷是中国知识产权界关注的一个焦点案件.随着内蒙古高级法院维持一审判决的判决公布,在中国诞生了首例法院认定的未注册驰名商标.这一判决虽然在相关产业界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但在中国知识产权界却赢得一片叫好之声1.笔者从事商标代理多年,对本案的两审法院在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中有一些思考,愿与大家分享.  相似文献   

5.
技术中立与非中立性技术应用——评中国P2P第一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12月19日,北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就原告上海步升音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步升公司)诉被告北京飞行网音乐软件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飞行网公司)、北京舶盛舫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舶盛舫安公司)利用Kuro(酷乐)软件向公众提供上述歌曲的分享、搜索和下载服务,侵犯原告录音制作者权纠纷一案(以下简称"Kuro案")作出了一审判决1.Kuro(酷乐)软件是一种P2P(Peerto Peer)"点对点"传输软件,P2P类知识产权案件自2001年以来已在国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而本案堪称中国P2P第一案.  相似文献   

6.
"阿瑞雅德诉礼来案"(Ariad v.Lilly)被称为"2010年美国值得关注的五大知识产权案"之一.1 2010年3月22日,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CAFC)发布了此案"全席审理"(en banc)判决书.2 本案原告阿瑞雅德(Ariad)制药公司(以下简称阿瑞雅德公司)是一家设于波士顿的生物科技公司,主要从事信号传递型新药的研发.  相似文献   

7.
王晓韧 《科技与法律》2007,(2):I0013-I0016
西安市重型机械研究所商业秘密一案,是陕西省第一例经侦察机关立案并已经移送西安市人民检察院的涉嫌侵害商业秘密罪刑事案件,此前陕西省也发生过多起类似的技术秘密侵权并足以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但由于各种原因未能立案,致使侵权人逍遥法外,或仅进行少量的民事赔偿,而权利人损失惨重,一些厂家甚至一蹶不振,技术秘密的法律保护受到严重损害,这对于本来经济、技术就较为落后的陕西省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阻碍.所以本案的进行对于陕西省包括技术秘密在内的知识产权保护,乃至陕西省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试图从西安交通大学知识产权司法鉴定中心对本案所涉技术的秘密性的鉴定过程,分析技术秘密的秘密性的含义和证明方式,总结技术秘密的保护方法.  相似文献   

8.
企业海外并购中,知识产权尽职调查至关重要.海外并购中知识产权尽职调查之重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并购领域技术发展状况、竞争对手知识产权状况;并购方的目标及目标公司业务模式;目标公司的知识产权资产状况;目标公司所签署的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协议;目标公司在近5年所参与的所有诉讼;当地国家关于技术出口管制的规定.  相似文献   

9.
2004年12月20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对本案作出一审判决,判令书生公司立即停止侵权,在《法制日报》上公开致歉,赔偿7位知识产权法研究人员经济损失及其他费用共计21万余元。笔者作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一名研究人员,也是本案当事人之一和诉讼代理人之一,在一审判决之后,曾接到许多媒体采访请求,许多读者朋友也来电询问情况。现在,特向关心本案的媒体和读者谈谈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0.
强力 《河北法学》2007,25(5):119-125
关联公司间诉讼的异化在本质上属于公司间的关联交易,或者说是关联交易行为的诉讼表现.1996年的"碧纯"水侵权案就是典型的关联公司之间的诉讼.以本案为切人点,分析关联公司间诉讼异化的本质及其成因,寻求其回归本源的对策,对我国现行制度应对异化诉讼的措施及其完善提供一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知识产权行为保全的申请人包括普通许可合同的被许可人,其条件是获得知识产权人的明确授权,而且该授权宜仅限于实体授权,不包括程序授权.作为救济,对行为保全裁定的复议只能向作出裁定的法院提出,出于程序保障的考虑,宜更换合议庭审理.行为保全措施被解除的,可以认定为申请错误,但申请人证明该措施的解除并非因其申请错误所致的除外.在知识产权本案诉讼中,被申请人在一审辩论终结前以对方申请行为保全有错误为由提出赔偿请求,本案法院可以合并审理的,应合并审理并裁判.  相似文献   

12.
对海口市海南军区顾问处周祖文同志提出的本案诉讼管辖问题。我认为,本案应由海口中院管辖。其理由是:一、本案是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从案情可知,本案原告是海南C公司,被告是海口B公司。案由:合同履行引起的纠纷。诉讼的原因是C公司“认为海口B公司收取手续费太高,间显失公平,要求其退还或变更手续费。”显然,本案不是直接因不动产C土地转让引起的纠纷。二、本案应由海口中院管辖1.本案应由海口法院管辖。根据(民事诉讼法》第24条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本案的被告住所地、…  相似文献   

13.
《电子知识产权》1996年第9—10期刊登了一篇题为《计算机软件转让合同不备案则不能对抗第三人》(下称《第三人》)的文章,笔者觉得本案虽不复杂,但本案的审理及本文作者提出的一些观点反映了有关著作权纠纷审判中的几个基本理论和观点问题,故提出来求教于同仁。一、关于软件转让合同不备案不能对抗第三人的问题在《第三人》一文的案例中,海天公司在将其多通道调制解调器 MP1000A 软件向国家软件中心进行登记后,与方达公司签订转让合同,将该软件的使用和许可使用权转让给了方达公司。但方达公司未在合同正式签订三个月后向软件登记管理机构备案。因此,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第27条"凡已办理登记的软件,在软件权利发生转让活动  相似文献   

14.
倪靖 《人民检察》2005,(16):35-36
案情简介被告人赵某,原上海某音响公司信息技术中心技术开发部部长。被告人谯某,原北京某科技公司上海办事处员工。赵某与谯某事先预谋,于2001年1月至6月间,谯某通过北京某科技公司上海办事处李某等人,私自复制了由科技公司代理销售的某公司的H软件,以被告人赵某实际控制的上海益龙网络公司的名义销售给其所在的音响公司,非法所得共计人民币63.6万元。被告人赵某、谯某各分得人民币31.8万元,谯某将其中4.25万元分给李某。分歧意见本案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涉及多个法律问题,争议的焦点在于被告人的行为是否系共同犯罪,是构成职务侵占罪…  相似文献   

15.
寿步 《知识产权》1995,5(3):18-20
作为我国首例软件版权侵权案的“微宏”诉“中科远望”案已于1993年2月由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审结。对该案所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对计算机软件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工作,促进我国软件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侵权主体问题 认定侵权主体是确定本案被告的前提,也是最终确定侵权责任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从本案有关的事实和证据来看,侵权行为的实施均系“黑马”所为。那么,侵权主体即本案被告是否应为“黑马”?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北京三面向版权代理有限公司诉重庆市涪陵区图书馆侵犯网络版权纠纷案”缘由、原被告的诉求、一审二审判决的回眸,对本案审理过程与法律适用的介绍,分析本案法律适用的问题及其近年相关法律的针对性修订情况.  相似文献   

17.
设立公司时以知识产权出资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设立时公司发起人除了以货币、土地使用权形式出资外,还往往用知识产权进行出资,尤其是以生产高科技产品为目的而设立的公司更是如此.由于知识产权相对于货币及土地使用权来说,是一种无形的、有期限性的资产,在实践中的出资情况就显得更为复杂,对公司发起各方来说,如何对待知识产权的出资,既能使技术出资方实现自己的投资目的,又能平衡其他出资方的利益,是出资中必须解决的一对矛盾.要处理好这对矛盾,则不仅需要了解公司法、外商投资企业法等法律有关知识产权出资的相关规定,还需要了解知识产权出资所产生的法律后果.以便在实践中设计、运用一些法律方案.  相似文献   

18.
第一部分本案例评析要揭示的问题。本案为中外合资合同纠纷案,申请人为中国某对外经济发展公司,被申请人为香港某有限公司。本案评析要解决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19.
李立娟 《法人》2015,(3):80-81
对制假售假者处以严苛的财产刑,使企业在权衡成本与收益时,不仅不敢制假售假,而且不愿制假售假,宗连贵案的判决预示了低违法成本时代的结束宗连贵、黄立安等人假冒注册商标案入选2014民企企业家犯罪十大案例,本案所涉犯罪数额之高、危害之深、影响之广、判处的罚金之高,在全国知识产权审判领域实属罕见。同时,这也是一起利用刑事手段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维护市场秩序和保护食品安全的典型案例。本案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市场环境的净化,均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主体问题 本案原协议涉及到三家,其中,甲方为两家,除“联合远洋公司”外,另有某海外有限公司(简称“海外公司”)。在本案诉讼中,未对“海外公司”有说明。(据说该公司已关闭,但在法律手续上须有明确的定论。因为该公司如关闭,须有查实的证据证明,以终止其在本案中的诉讼关系)。如果“海外公司”尚存在,必须通知参加诉讼,因其是必要的共同诉讼当事人,不因其不主张权利而不列为当事人,从程序法上讲、一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