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最高法院日前出台《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金额,原则上不超过人身自由赔偿金、生命健康赔偿金总额的35%,最低不少于1000元.按照最高法院的这一《意见》,以后类似张氏叔侄获得高额精神赔偿的情况将成为历史.(《成都商报》10月9日)  相似文献   

2.
一名18岁花季少女,在一次农家乐郊游活动中,因与同行人员擅自乘坐店家的木筏,加之因超载导致木筏沉没丧命.2015年10月10日,浙江省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终审判决,农家乐店主夫妇分担赵小月的死亡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等12万余元.  相似文献   

3.
刘妍 《法庭内外》2008,(12):25-26
64岁老太同家人出境游时在酒店旅游池溺水死亡。老太的子女将北京凯撒国际旅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凯撒国旅”)告上法院要求赔偿损失49万余元。案件受理后,凯撒国旅提起反诉,要求反环其垫付的费用总计5万余元。2008年9月27日上午,北京市朝阳区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宣判,判决凯撒国旅支付侯老太家属:死亡赔偿金95894元、丧葬费7611元、精神损害抚慰金5万元;同时,侯老太家属支付凯撒国旅丧事期间支出费用36075.2元;驳回双方其他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4.
备受关注的北京南二环奥拓撞人案,2005年12月5日终审宣判。北京市第一中级法院判决奥拓车司机刘寰一次性赔偿死者家属吴军发等四人急救费、运尸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交通费、住宿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共计10万余元。刘寰反诉请求死者家属赔偿其修车费得到法院支持,刘寰终审获赔修车费664元。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学界关于死亡赔偿金定性存在着精神损害抚慰金、物质损失赔偿金之争论;司法界则倾向于将死亡赔偿金定性为精神损害抚慰金。在不悖于当前我国现行法律规范及立法精神情形下,为体现司法为民、诉讼效益,应从价值角度将死亡赔偿金定性为物质损失赔偿金。为破解由此所致执行困境,法院可通过引导当事人就赔偿问题自行协商并构建或完善委托律师执行财产调查机制。  相似文献   

6.
《法律与生活》2013,(16):26-26
7月15日,有“上访妈妈”之称的唐慧诉湖南省永州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行政赔偿案有了二审结果。唐慧胜诉,获得赔偿金和精神损害抚慰金共计2641.15元。但是,唐慧提出的让对方向自己进行书面赔礼道歉的请求并没有得到法院支持。  相似文献   

7.
高杰 《中国审判》2013,(12):19-19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定位决定了大幅度提高精神损害抚慰金不现实,亟待建立国家补偿制度,实践中也大量存在以司法救助、经济补偿等名义予以补偿现象。2010年12月1日修正实施的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了精神损害抚慰金。实践中民众对于精神赔偿期待较高,而法院积累的经验较少,法学界对支付国家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也缺乏操作层面上的研究。当前国家赔偿案件信访化处理现象比较严重,精神损害抚慰金对化解国家赔偿纠纷、引导涉诉信访案件规范有序解决、依法保障人权、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陈杨 《江淮法治》2022,(3):40-41
2022年1月10日,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人民法院对原告江歌的母亲江秋莲与被告刘暖曦生命权纠纷案作出一审判决:被告刘暖曦赔偿原告江秋莲各项经济损失49.6万元及精神损害抚慰金20万元,并承担全部案件受理费.  相似文献   

9.
沈岿 《中国审判》2015,(2):28-29
2013年和2014年,张辉、张高平、李怀亮、徐辉、呼格吉勒图等一批备受社会关注的冤案得以矫正,受害当事人或其亲属,得到了相应的国家赔偿。其中,呼格吉勒图父母获得205余万元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占100万元,据报道是国家赔偿法2010年修订确立精神损害赔偿之后迄今为止的最高纪录。在一片舆论声中,"受害人的损失为什么是国家赔偿,而不是办错案的公务人员个人赔  相似文献   

10.
海轩  梁文珠 《法庭内外》2007,(12):34-35
车辆在行进途中难免发生机械故障,因故障停滞于道路上时应如何防范风险,这可能是被许多人忽视的问题,如果因安全措施不到位而引发事故,将难免其责.2007年2月6日,随着南通市中级法院终审裁定书的送达,一起因故障拌和机占道导致他人右腿截肢引发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尘埃落定。法院判决被告某公路养护公司赔偿原告田某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器具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计人民币15.3万余元.  相似文献   

11.
许世雄 《政府法制》2011,(29):20-20
一农妇为替母亲出气,采用恶毒语言攻击对方,对方因恐惧在慌忙逃离现场时摔伤致残。8月9日,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经审理,依法判决该村妇赔偿对方医疗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共计7.2万元。  相似文献   

12.
肖卉 《法庭内外》2009,(9):58-58
法官:我表哥一个月前在一场车祸中丧生,表哥所在村的村委会主任代表我姑姑和我表嫂与肇事方达成赔偿协议,其中有精神损害赔偿金5万元。但我姑姑和我表嫂在分配这5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时发生分歧:我姑姑认为,我表嫂和表哥结婚才半年并且也没有孩子,而自己从30岁表哥3岁时就一个人抚养表哥,今年已经56岁且身体不好,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丧子,其精神损害是巨大  相似文献   

13.
王畅 《特区法坛》2007,(6):44-45
审理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致死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应否判处死亡赔偿金(死亡补偿费)?审判实践中,作法各异。在1991年9月22日国务院发布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称《办法))确定人身损害赔偿的范围和计算标准之前基本上没有判处死亡赔偿金;1991年9月22日至2001年3月10日期间基本上参照《办法》)判处死亡赔偿金;200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称《精神损害解释》)施行后,一些法院将死亡补偿费理解为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似文献   

14.
损害赔偿案件中,如受害人在起诉要求损害赔偿前或在赔偿案件审理过程中,已因其他原因正常死亡,则受害人的残疾赔偿金、被扶养人生活费的赔偿年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死亡日止。同时,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请求权如不存在例外情形,也不应发生继承。  相似文献   

15.
2008年3月13日,随着江苏省南通市中级法院终审判决书的送达,一起因鉴定程序存在一定瑕疵或鉴定人员拒绝出庭接受质询,而导致两个鉴定机构分别作出的两份伤残鉴定结论均未能被法院采信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落下帷幕,法院判决被告赵某、曹某分别赔偿原告徐某(女)医疗费、交通费490.78元、210.33元,并相互承担连带责任,同时驳回原告徐某要求赔偿残疾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32168元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16.
郑斌 《中国审判》2013,(12):30-30
<正>新国家赔偿法承认了多元归责原则、平衡举证责任,增加了国家赔偿的范围。2013年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处理的"张氏叔侄国家赔偿案"是国家赔偿法修正施行后发生的一起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国家赔偿案件。在这起国家赔偿案件中,张氏叔侄二人因被错误关押近10年,每人分别获得人身自由权赔偿金65.57306万元和精神损害抚慰金45万元。与浙江张氏叔侄案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河南赵作海案件,赵作海国家赔  相似文献   

17.
修改后《国家赔偿法》在实施中仍存在部分规定较为原则,难以把握等问题,如赔偿金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免责条款适用等,本文结合办案实际,提出几点解决难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2月8日,年近八旬的张素芳和儿子殷建国、女儿殷建华接到了北京市丰台区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东方医院赔偿三名原告鉴定费1400元、广告费192元、丧葬费10083元、死亡赔偿金58146元、精神损害抚慰金3万元……"看到这里,白发苍苍的张素芳忍不住老泪纵横。她用颤抖的双手把判决书放到老伴的遗像前:"老伴啊,你终于可以安息了……"两年前,张素芳带着老伴殷保军去东方医院看病,拿药的工夫老伴就不见了。在近一年的时间里,全家都在寻找殷保军的焦急和失望中度过。直到2010年12月18日,医院的锅炉房职工在地下室三层发现了殷保军的尸体,由于此时距离其死亡时间已有11个月,当事人早已变成了一具干尸。这一切到底是如何发生的?这场离奇的官司又有怎样的内情呢?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抚慰金赔偿制度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日本民法理论上 ,一般将因侵权行为而产生的损害区别为财产损害与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被理解为 :正如因侵权行为而使主体感到痛苦、不安 ,它是指作为人的精神的安定状态遭到破坏。① 法学上 ,将对精神损害所进行的赔偿金 ,称为“慰谢料” ,即我国学者所译为的“抚慰金”。以下试从判例和学说的两方面 ,对日本民法中抚慰金的适用范围等问题进行综述介绍。一 日本抚慰金的对象范围在日本 ,抚慰金的范围极为广泛。日本民法规定 ,因侵害他人的身体、自由、名誉及他人财产权 ,依民法第 70 9条应承担赔偿责任的 ,除对于所产生的财产损害进行赔偿外…  相似文献   

20.
十五年前,正在上班的儿子被工友刺死,因凶手患有精神病,没有被追究刑事贵任,老夫妻俩只领取了1万5千多元工亡保险金.为了给死去的儿子讨说法,老夫妻俩数次上访,一直未果.十五年后,在律师的援助下,风烛残年的老夫妻俩将凶手及其父母、所在单位告上了法庭,讨要巨额丧葬费、死亡赔偿金以及精神损害抚慰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