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希特勒满意地微笑着。纳粹党卫军正按照元首“指令”端着冲锋枪追杀犹太人“黑鬼”和反战斗士,并沿着红色箭头指示的方向将侥幸躲过子弹的人赶进毒气室。这是名符其实的杀人竞赛,谁杀人最多、“得分”最高,谁就是胜者。读者能想象出这种二战时的大屠杀场面竟然会出现在国际互联网上吗?上述名为“沃尔方斯泰因”的电子游戏,散居全球各地的“网民”不仅能  相似文献   

2.
考察以色列     
裴毅然 《检察风云》2011,(20):34-36
重视记忆的犹太人 耶路撒冷的赫茨尔山上,矗立着亚德韦希姆大屠杀纪念馆,“亚德韦希姆”一词出自犹太圣经,意谓:“我必使他们在我殿中、在我墙内,有纪念、有名号。”纪念馆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每年各国参观者门百万,纪念馆配备了11种语言的讲解员。纳粹对600万犹太人的杀戮(其中150万儿童),使所有参观者脚步沉重,不停擦泪。  相似文献   

3.
声音     
“拉了有什么用?”——听到南京大屠杀纪念警报后,南京某会计事务所培训中心的课堂上,一名来自大学的女教师叹息,称警报声影响了她上课。这让人想起了几个月一场热烈争论。面对“假如发生在现在,喜儿是逃亡还是嫁给黄世仁”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喜儿”会做后一种选择。“我拿什么教育你——我的孩子?”有人慨叹。“对中国田协在诉讼期间的一些活动感到愤怒,田协几乎干涉到了正常的新闻报道工作。”——《精品》报社副社长徐方表达被告方观点。2005年12月15日,法院作出终审判决,认定《精品购物指南》侵犯刘翔肖像权的侵权行为成立。“我不跳就…  相似文献   

4.
第一部   唐 李林说:“你总不会疑心我在这茶里给你投毒了吧?唉,有时候这人呀,认识了还不如不认识呢!唐,你说,如果我们从不认识,你会把那案子跟我联系起来吗?”李林的话让我的脊梁骨感到阵阵发冷。李林这是要先发制人吗? 我沉住气,装作翻书的样子问李林:“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唐,你看这四根茶叶,就好比四个人……” “哪四个?” “你、刘柳、我。我们是浮在上面的这三根。” “还有一个人呢?” “那个人我也不认识,可能就是沉在杯底的那一根吧?” “哦,这比喻实在是新鲜!我想听你给我解释。” “你看吧,这四根茶,…  相似文献   

5.
“你有权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一切都将成为呈堂证供.你有权请律师,如果你付不起律师费,我们可以为你免费提供一位.你了解刚才宣读给你的这些权利了吗?了解了这些权利后,你是否愿意回答我的问话?”这段话就是几乎所有跟警察有关的美国影视作品中一定会出现的“米兰达警告”(Miranda Warning).“米兰达规则”自1966年诞生以来,它对美国乃至世界的司法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埃内斯托·米兰达在1963年犯下强奸案时,肯定不会想到自己会因此“名扬四海”,以至于现在人们对源于此案的“米兰达规则”仍津津乐道、争议纷纷.  相似文献   

6.
看到一家饭店挂出“湘西土匪鸡”的招牌,你会想到什么?在酒吧遭遇穿性感护士服、手拿针管招揽顾客的吧妹,你会有怎样的感觉?  相似文献   

7.
赵国君 《中国律师》2005,(11):81-83
“如果正义遭诽谤,我就不能袖手旁观”,柏拉图的这句话再好不过地反映了人类维护正义的冲动与决心。人类?所有的人都这样吗?正义与非正义岂不是没有了分别?只有正义遭诽谤、遭冒犯、最终沦陷的时候,维护才是必需的啊,问题是:谁会宣布自己是非正义的?恰恰相反,历史上假正义之名的事件不知凡几:纳粹消灭犹太人的理由是弘扬纯种亚利安人的优越文化,斯大林的大清洗是为了在一国之内率先实现社会主义,波尔布特血腥杀戮的目的是要建立“人类社会的天堂”,“文化大革命”的口号不也有为了解放世界上三分之二还在受苦受难的阶级弟兄吗?它们正气凛然…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中国,随便问一位企业的当家人:“你认为企业经营中最棘手的问题是什么?”“讨债”。厂长、经理会马上不假思索地回答你。债务拖欠如同侵蚀着企业肌体  相似文献   

9.
在临沂兰山区南坊镇,一提起南坊法庭,不管是乡镇企业的“老板”、个体经营户,还是那些耕种耪耙的老农,都会告诉你,南坊法庭对群众服务热情,断案公正,执法文明,作风廉洁,并会象拉家常一样给你讲述他  相似文献   

10.
在开始本期的话题前,我们先做一个自我测试,看看你对孩子的溺爱指数有多高?请你根据实际情况回答下面的题目,每道题目都是单选. 1.您同意这样的态度吗:“给孩子足够好的生活环境、学习环境,是家长应该做的”? A.是 B.基本是 C.否 2.孩子提出要养一条蛇做宠物,坚持了好几个月,用各种方式哀求您,您会同意吗? A.会B.有条件的同意 C.不会 3.有人认为“不能强迫孩子,要跟孩子商量,征求孩子的意见”,您的态度是: A.同意B.基本同意C.不同意 4.您是否喜欢把好吃的菜、孩子爱吃的菜都放在孩子面前? A.是 B.基本是 C.否 5.您对孩子非常严肃地下命令,您需要反复重复多次,孩子才会执行吗? A.需要B.不确定 C.不需要 评分标准:每题10分为满分.  相似文献   

11.
陈光岳 《检察风云》2005,(12):76-77
“你会去街头算命吗?”如果你这么问北京的中学生,很多人也许会这么答:“这么老土我才不信呢!我们现在玩的都是电脑网络算命。”一份以北京初高中生为对象的调查报告显示:认为烧香拜神有效的,一百个中学生里仅有一个;但相信“星座决定命运”的,一百个中学生中就有四十个。同样是迷信思想,为什么经过诸如星座、占卜等形式的“革新”,就能摇身一变成为高科技,并且通过电脑在互联网上大肆泛滥?  相似文献   

12.
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对他(她)又爱又恨”.也就是说,你分明觉得这个人可恨,但是你还是情不自禁地爱上他了.你以为这就是爱情了吗? 人们常说:“恨有多深,爱就有多深.”就是这样似是而非的道理,在扰乱我们正常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于是,痛苦就成了爱情的标配,让我们都不知道是在寻找爱情还是在寻找痛苦.它妨碍了我们寻找到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知否     
《方圆》2020,(3):8-8
哪些病是被气出来的?A生气对健康有很大危害,老话说“气大伤身”,很多疾病都与生气有关。为什么人动不动会生气或愤怒?“生气、愤怒”是比较通俗的说法,而医学上更多用“情绪波动”来形容。生气在日常生活中是非常普遍的,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就能开始感受到愤怒了,比如,在他们无法得到想要的东西时,就会抗议哭泣。人为什么会有生气这种情绪呢?愤怒作为一种情绪存在,其实是大有用处的,因为它为我们的祖先提供了一个进化优势。就像“害怕”这种情绪会让你对危险保持警惕一样,愤怒让你对不公正的情况保持警惕,它能够激发你去对抗这种不公正。为了应对残酷的环境,人体进化出了一种逃跑或战斗反应系统——交感神经系统。  相似文献   

14.
本期,我们说一说有趣的法律文化史. 关于离婚的方式,你知道多少?协议离婚,法院判决离婚,然后呢?你可知道,在人类历史上,还有一种离婚,为整个政治史都创造了一个历史性的词汇——会议离婚. 在我们文明而古老的中国,离婚形式各种各样,基本上都是男人主导的.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不叫离婚,而叫作休妻制度.这就是所谓的“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妒、有恶疾、多言、窃盗.女子犯了其中任何一个,你找妇联都没有用,直接被休掉.女子没有任何话语权.想离婚?门都没有!如果遭遇不幸的婚姻,除了哭泣、独守空房,女人就只有关了灯扔铜钱、捡铜板玩了.  相似文献   

15.
相关连接文档: 2006年7月1日晚,日本“维护南京大屠杀史实会”的朋友在东京举行了“南京大屠杀不容否定”的群众集会,王竟成、谈臻、朱成山在集会上分别作了发言。各位日本朋友:夏淑琴作为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和我们一行是被东中野修道请到日本东京地方裁判所的。作为被告,我们必须向法庭表明:出庭作证的,包括坐在席上的夏淑琴就是当年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夏淑琴,东中野修道把自己制造的谎言强加在夏淑琴身上,把事实当成谎言是不能允许的。  相似文献   

16.
“你如果进入我们单位,打算什么时候结婚要孩子?”“你还准备生二胎吗?”“怀孕之后产假休息时间太长,会影响工作效率和进度,所以我们觉得你可能不适合在我们单位”……很多女性从踏入职场第一步之便觉步履维艰。因性别影响因素导致诸多单位在招聘、工作安排等各个阶段,设置种种“关卡”让女性就业从业难度层层升级。  相似文献   

17.
脸庞·背影     
女人之死渐暗的黄昏,空旷的荒漠,30岁的出租司机.不经意地一回头,是靠着后座安睡的女人.呵!皎洁的脸庞恬静、美丽!“到了吗?”女人惊醒,却不料衣服被撕扯.“怎么回事?”女人惊异,继而挣扎,“我都50了,都能当你的妈妈了啊!”但司机已经失控.“你知道我是谁,我是省电视台主持人,你这样,是绝对逃不掉的!”女人急中生智.  相似文献   

18.
汪远  朱虹 《方圆》2020,(2):44-47
“目前,你们公司的负面新闻在本地自媒体中持续发酵,已经引起了网络舆情,数以千计的网民在争相转发,如再不进行相关处置,恐怕会影响到贵公司的形象和业绩……”当生活中我们遇到这样棘手的问题时,是否会犹豫不决,不知该如何处理?如果这时有人告诉你,他会出面帮你协调,并妥善处理好此次负面信息,你是否会觉得这是“一根救命稻草”,并愿意为此支付一定的“合作”费用……  相似文献   

19.
幽默大王     
C君德才兼备,未被伯乐所重。有挚友嘲笑其太老实,并指点道:“现在时兴跑官,你不出击,难道天上会掉馅饼吗?”C顿悟,立马行动,几乎跑穿鞋底,仍未如愿。挚友问:“你是如何跑的?”C莫名其妙,道:“用足跑呗!”友笑道:“掂包了吗?”C摇头。友叹道:“你难道不会写‘跑’字吗?跑者,足与包结合也,君只用足而忘其包,如何能成?”  相似文献   

20.
金蝉脱壳     
汪太太下班回来,推开虚掩着的门,却从卧室蹦出个浓妆艳抹、打扮时髦的女郎来。汪太太被吓了一跳。汪太太很快便镇静下来,堵住女郎呵斥道:“你是谁,来干什么?”没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女郎趾高气扬、傲气十足地答道:“我还会是谁,你老公的情妇呗!你问我来干什么?那好,看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