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人口问题远不止人数问题,人的全面发展应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准点;坚持计划生育大的方向不能动摇国家人口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作为中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中重要一环的人口问题,早已不仅仅限于人数问题,人的全面发展应是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基准点。从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应当遵循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再生产的客观规律,针对实际问题,在继续控制人口总量的同时,更加重视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转变工作方式;由单纯控制人口数量向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相似文献   

2.
戴廉 《瞭望》2004,(18)
中国20世纪的人口问题是数量问题,而21世纪更为严重的将是人口结构问题。在即将到来的老龄化社会中,中国的人口问题将不光是目前单一的“人多”,而是“多”、“少”、“老”并重,即人口总量多、工作年龄人口少、人口老龄化三个特点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半人口城市化"现象从人口城市化的定义看,是指居住在乡村地区的农业人口转变为居住在城镇地区的非农业人口的过程,人口城市化水平则是城市人口占总  相似文献   

4.
前所未有的世界性人口老龄化现象现已成为重大社会问题,中国是世界人口大国,也是世界老龄人口的大国,至本世纪末,我国老龄人口将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10,进入老年型社会。为给老人营造一个“共享尧天娱晚晴”的金色环境,老年学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延长"人口红利",必须适当地进行政策调整,针对我国人口的现状,我们应抓住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大、人口抚养比相对较低的"人口红利"时机,通过人口、投资、收入分配、消费、金融、公共管理等多政策的协调有效调整,为投资增长和资本形成创造充分条件,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弥补因未来人口抚养比升高所带来的"人口负债"。  相似文献   

6.
正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是中国经济转型使然。中国正处于从高消耗、高成本发展模式向低消耗、低成本、高附加值的产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对人力资源的要求必然更高。过去中国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得益于"人口红利",下一步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更得依靠"人才红利"。由人口数量所带来的人口红利是暂时的,且主要被资本所有者获取;而由人口素质所带来的人才红利,是一种人力资本红利,可为经济增长提供持久的动力。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必然要求我国加快实施创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人口由农村流向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普遍现象。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人口流动的数量逐年增加,流动人口的规模持续扩大。在此过程中,人口流动的形态在发生深刻改变,对国家战略规划、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提出了严峻挑战。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服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的有效引导和社会各界的普遍参与。为此,需要改革不合时宜的城市流动人口管理体制,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基本公共服务的覆盖范围,逐步实现对城市流动人口的规范化的管理和均等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瞭望》2010,(36)
<正>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农业大省,人口状况复杂,人口普查任务十分繁重作为我国唯一人口过亿、流出人口最多的省份,河南在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中面临着空前的难度。河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办公室副主任张曼平对本刊记者说,此次人口普查的难  相似文献   

9.
中国应对“白发浪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到 1.3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0%;到21世纪中叶,我国老龄人口的数量将增加到4亿左右,由此带来的老年社会保障、老年健康等一系列问题,给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压力。我们必须重视人口老龄化趋势.努力解决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和精神文化生活问题;制定保障老龄人口生活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建立和发展相关的服务产业和保障体系,并多渠道发展老龄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技能和能力。中国人口老龄化有两大特点:一是基数大、速度快;二是国内经济底子薄、负担重。 人口老龄化正在成为…  相似文献   

10.
正人口增长空间还有多大据中国新闻网6月2日报道,目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已公布本地的"十三五"规划纲要,均明确了到2020年的人口控制目标,北京提出常住人口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上海提出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广州提出控制在1550万人以内,深圳提出人口发展预期目标为1480万人。  相似文献   

11.
在30年少生4亿多人的同时,我国正面临着人口素质并没有随着人口总量增长而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加速、人口红利期结束两大挑战。如何实现由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本强国的转变,是国家计生委新时期需要着手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短短几个月内,从广东“小珠三角”扩大到粤港澳“大珠三角”,再扩展到“泛珠三角”。珠三角何以频频变脸? 小珠三角:即通常所说的珠三角,由广东省的广州、深圳、佛山、珠海、东莞、江门、中山、惠州8个市组成,面积4.5万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660.5万,2003  相似文献   

13.
正人口流动新版图在人口变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政策变革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未来人口流动的新版图将呈现以下三大特征:一是特大城市主动扩散,对周边城市形成流动人口分流和辐射态势。特大城市是社会财富和经济能量高度集聚的场所,其所汇集和辐射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达到极大的规模,并由此产生相应的集聚效应或规模  相似文献   

14.
人口金字塔显示“底部萎缩” 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所绘制的我国人口的金字塔明显呈现“底部萎缩”.即20岁以下的人群大幅减少。与此同时,60岁及以上人口达1.8亿,  相似文献   

15.
《求知》2015,(10)
<正>"互联网+"带来了传统产业的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兴起,在产业结构变迁的过程中,我国劳动力结构也会发生深刻的变化。从长远来看,"互联网+"将会从拓宽就业领域、提升劳动力职业技能、改变人口空间流向等方面给我国产业和人口就业结构带来双重变化,而这样的变化也会助推当前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进程。一、何谓"互联网+"与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相似文献   

16.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着巨大的成本障碍,尤其是农业转移人口私人分担转移成本能力较弱,构成了成本分担的"短板"。土地资产,具体而言就是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是农民最重要的财富。应该依靠将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转化,变"权"为"利",让农民带"资"入城、带"股"入城,从而突破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私人成本障碍。  相似文献   

17.
地球人口不断膨胀难以遏止,与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并列为当今世界的三大问题,引起人们深深的忧虑。然而,与世界人口总发展趋势相反,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联邦德国的人口却在不断减少,预计这种减少还会持续甚至还会加速。这种现象被称为是一种“发达症”。 联邦德国人口减少是在70年代中期开始的。1973年11月人口总数(包括外籍居民)达6212.6万,是这  相似文献   

18.
<正>农业人口市民化有序推进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出台,让"人的城镇化"含义被多次强调——打破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身份的差异,加快从农民到市民的群体角色的转变。以此为核心,在几年时间里,我国城镇化的主要任务被放在解决已经转移到城镇就业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的素质和能力上。政策的护航使得我国城镇化不仅有了量的扩大,也实现了质的提升。截至2015年3月,28  相似文献   

19.
人口红利是"对经济影响和人口变化的新视角",是从事经济活动的人口不断增加所带来的高生产率与高储蓄率导致的较高的资本积累,也是一个国家完成了人口转变都会出现的普遍现象。但人口转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在人口的增长速度和人口总量,而取决于人口的结构,并且"人口红利"现象就像一个机会,只有抓住并加以很好地利用,才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有力助推剂,转变为真正的现实"红利",它本身并不必然导致经济增长。但"红利"往往与"债务"相对应,与"人口红利"相对应的"人口负债"就是不断加速的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因此应科学推动收获"人口红利",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瞭望新闻周刊》在北京、上海、武汉等地调研发现,城中村环境“脏、乱、差”、人口高密度、公用设施缺损、公共安全隐患严重,与繁华的城市景观形成极大反差。城乡二元管理体制使城中村成为都市里“被遗忘的角落”,大市政几十年进不了村,公共管理薄弱,甚至是空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