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与我国加强反倾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木珠 《法学杂志》2003,24(1):14-17
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国内反倾销 ,虽有联系 ,但却是两个不同范围的工作目标、任务 ,受不同国家法律的制约。我国应对国外企业反倾销与我国内企业反倾销严格分开。目前 ,在我国 ,企业应诉的现状与应诉法规尚存在一些差距 ,应尽快完善。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成为全球反倾销第一目标。反倾销应诉要解决的是两个环节的问题,一是法律上的应诉,二是财务上的举证。反倾销应诉需要一批高级复合型人才,具备法律与财务融于一身的技能。司法会计人员是最可能在反倾销领域发挥作用的专业群体,应从提升从业人员能力、构建信息平台、协助企业做好应诉基础工作几个方面入手开展反倾销应诉的服务业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应对国外反倾销与加强反倾销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凛 《金陵法律评论》2004,(1):45-50,69
反倾销是世贸组织赋予进口国自我保护的一项合法权利,也是国际上通行的制止不正当竞争、规范国际贸易秩序的重要手段.多年来,中国经济深受外国反倾销指控之害.加入WTO 以后,中国的企业仍将面临反倾销与倾销的双重考验与挑战.中国应该在符合世贸组织反倾销法律框架内构筑反倾销机制.一方面,建立正确的价格战略和反倾销预警机制,制定完备的反倾销应诉法规,尽量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和控制,努力摆脱"非市场经济国家"的被动地位,充分利用WTO规则应对外国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反倾销,以促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另一方面,完善我国的反倾销法律体系,调整反倾销机构的职权,对外国产品在中国的倾销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我国的国内产业.  相似文献   

4.
欧盟反倾销制度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盟是最早对中国提起反倾销的地区,1979年欧盟就对中国的机械闹钟和糖精钠提出了反倾销指控。至2000年底,欧盟对华反倾销案共88起。近二十二年来,中国一直是欧盟反倾销的主要对象。它对华反倾销案件中,超过l亿美元的共9起,超过1000万美元的有32起,影响我国约10%的出口,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重大损失。因此,认真研究欧盟的反倾销法及其对中国的影响,对于我们加强我国的反倾销制度建设以及反倾销应诉工作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欧盟反倾销法律体系及特点(一)欧盟反倾销法律的形成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  相似文献   

5.
2003年4月3日,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举行的最终裁决听证会,以四对零的绝对票,认定中国球轴承应诉企业对美国轴承工业没有造成任何损害,判定中国输美球轴承倾销案不成立。随后,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与53家生产出口球轴承企业相继收到了来自美国方面的正式确认信息。至此,历时十四个月之久的人世后首起中美反倾销案以中国应诉企业全面获胜而结案。  相似文献   

6.
张勇 《研究生法学》2007,22(1):110-116
近年来,反倾销问题一直是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热门话题。西方国家利用其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条款对非市场经济国家或经济体制转型国家实施歧视性的不公平措施,在反倾销的调查中使用替代国制度,中国往往成为受害国之一。面对这种局面,通过研究欧美的反倾销制度,从欧美对华进行反倾销调查频频使用替代国制度概况及其原因,欧美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确定的标准,分析替代国制度的不合理性,提出中国对替代国问题的应对措施,这些对我国企业应对外国反倾销诉讼无疑具有现实意义。同时,我国政府和企业应加强协调配合,加强宏观调控,完善反倾销应诉机制,促进与国外的沟通与合作;企业应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出口结构,建立灵活的经营策略,积极应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企业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在反倾销案件中,反倾销调查机关为了做出倾销裁定和产业损害认定,通常需要依赖于从司法会计执业人所收集到的大量司法会计数据。在反倾销司法会计中,司法鉴定执业人依其法定身份的要求,运用专业知识进行判断。司法会计数据的可采性问题是决定应诉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我国反倾销应诉的实际情况,急需提高司法鉴定人执业水平,进而提高我国企业应诉过程中产生的会计数据的可采性。  相似文献   

8.
蔡奕 《律师世界》2000,(1):26-29
当前西方国家由于经济不景气,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针对中国的反倾销诉讼一浪高过一浪,已经构成了对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的严重掣肘。在国际间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下,代理中国企业应诉的律师除具备勇于应诉,据理力争的胆识之外,还应对反倾销法制有充分的了解,掌握应诉技巧,运用手中的法律武器维护企业和国家的权益。一、应诉之前,应对国际反倾销制度的最新发展进行深入地研究。倾销(dumping)通常是指同一产品在国外市场出售的价格,低于其在国内市场或第三国市场出售的价格。现代意义上的反倾销制度,肇源于1948年1月1日…  相似文献   

9.
90年代以来 ,我国屡遭反倾销调查 ,其原因主要在于我国出口产品中存在低价倾销行为 ,出口企业对反倾销案应诉不力 ,以及有关方面对反倾销性质的认识存在偏差。因此 ,现实条件下我国面对国际反倾销的对策 ,从宏观上讲必须以GATT和 WTO反倾销守则为指导 ,以规范我国出口企业的竞争行为为核心 ;从微观上看必须以实现出口企业的依法竞争和依法应诉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宋华安 《法人》2009,(5):58-58
2009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发展趋势依然不明朗,在跨境贸易中,反倾销交锋显得越来越烈,企业的出口风险或将增加。《法人》记者日前从接近商务部的人士获悉,今年1月至4月,国外企业已累计提起针对中国的反倾销案90多起,中国提起的对外国企业的反倾销案达48起,均比去年同期有所增长。相比而言,中国仍是遭受反倾销诉讼最多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在中国逐步成为出口大国的过程中,中国企业却频频遭受国外反倾销调查。这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已经构成威胁,并且业已造成重大的损失。如何切实有效地应对国际反倾销调查,也已成为经常探讨的一大课题。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从事反倾销应诉实务的经验,系统探讨了如何积极有效应诉反倾销,深入探讨了如何发挥国家和政府、商会组织、行业协会和企业等多层面的作用,并提出务实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出口的糖精发起首例反倾销调查起,到1994年7月美国对华甘氨酸提出指控,这15年间,国外对中国提起反倾销案共172起,涉及产品149种。 总的看来,我国应诉反倾销案的结果尚不尽如人意。据统计,以往除30起国外主动撤诉、撤销、否决的案子,大多数案件均以中方被裁决征收高额反倾销税,或中方承担提价,限制出口数量而告结束,其中相当一批案件中方没有企业应诉,难怪有人说,别人“反倾销”,我们静悄悄。而中国铅笔行业的据理力争,使我们认识到反倾销案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2004年的美国对华木制卧室家具反倾销案,涉案企业一百多家,涉案金额约十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国对中国的100多起反倾销案中涉案金额最大的一起。为在本案应诉中争取全局性的胜利,受中国家具协会和中国轻工工艺品进出口商会委托,正见永申律师事务所与美国律师联袂向美国商务部提起了市场导向行业(MOI)测试申请,要求美国商务部承认中国木制卧室家具行业的市场经济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应对反倾销的新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企业不同于大型企业,应对出口反倾销时存在不同于大型企业的问题。中小企业应对出口反倾销,除了运用传统的手段积极应诉外,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寻找新的方式以求企业长期稳步发展。这些新的路径包括寻求政策法律支持开拓国外新市场、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提升产品档次、充分利用行业协会的作用、完善企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和财务制度等。  相似文献   

15.
入世以来,我国已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潮中,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与此同时,在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中,国外的反倾销诉讼成为我国出口企业的一大障碍,我国是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而我国企业又大多消极应诉,因此,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对我国出口企业加强应诉工作,促进贸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企业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产品倾销调查,但由于主客观原因,绝大部分诉讼都以失败告终,使得我国在出口贸易中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本文分析了我国企业反倾销应诉瑕疵的原因,阐述了其对我国的影响,并提出了我国应对反倾销诉讼的对策,对我国企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扩大出口、促进公平贸易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法人》2004,(1):34-37
企业如何逃脱反倾销大棒的伤害,求生谋略必不可少。企业毫无例外的明白,一旦反倾销应诉失败,企业的抗风险劣势凸显无疑。贵州省企业遭遇到反倾销调查后,就遭遇到困境,遵义铁合金厂在1994年到2000年遭受了3个国家和1个地区的多次反倾销调查,使企业原本困难的生产经营雪上加霜,加速了企业的衰退。2002年,该厂因拖欠巨额电费停产,最终无缘分享美国对中国硅铁反倾销案复审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5,(8):69-69
也许大家对2004年长虹反倾销一案还记忆犹新,在这场国际官司中,尽管最后推翻了美方对中国彩电倾销“紧急状况”的认定、倾销幅度的裁定也大幅下降,并且免去了巨额回溯反倾销税,但最后仍以长虹失利而告终。据统计,2004年国外对我国企业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案有59起,其中浙江省就占了33起,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着国外反倾销调查。由于缺乏反倾销方面的法律知识和有关的专业人才,面对反倾销调查,不少企业怠于应诉,从而丧失了时机,丢失了市场,进而影响到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针对于此,浙江省人事厅、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浙江省司法厅联合出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在近几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仍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已成为世界上一些产品如日用电器、纺织品等的出口大国.中国产品的大量出口,促使了反倾销成为各国政府"合理合法"的贸易保护工具.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受到国外反倾销指控,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从1979年我国出口的糖精钠在欧盟被控反倾销起,截止到2002年4月,已有32个国家和地区对我国出口产品发起494起反倾销和保障措施调查,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我国出口贸易额达150多亿美元.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出口贸易的大幅度增长,国外对华反倾销也越来越多。中国已经成为外国反倾销措施的重要攻击目标。过去对中国提出反倾销指控的国家仅限于美、欧等少数国家,现在日本、韩国这样的出口大国以及墨西哥、阿根廷、智利、巴西、尼日利亚等发展中国家也纷纷对我国出口产品开展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中国日益成为一些国家和地区反倾销的首要攻击目标。对华反倾销呈现出范围大、涉及面广的特征。截止2001年9月,我国已受到欧美等29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起反倾销调查,涉及金额超过500亿美元,产品从最初的3种扩大到4000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