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4年1月,南越的阮文绍政权,趁中国"文化大革命"混乱之机,袭扰我国在西沙海域作业的渔轮,进行入侵活动。1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严厉谴责南越当局肆意侵犯我国领土。而南越当局不顾中国警告,加派军舰,强占中国珊瑚、甘泉、金银三岛,公然取下中国国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陆军、空军和民兵被迫奋起自卫反击,打了一场漂亮的西沙海战,一举收回  相似文献   

2.
1974年的西沙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人民海军对外反侵略作战的第一次海战。我作为当时南海舰队司令部情报处的一名译电员,直接参与和亲身经历了西沙海战的全过程。紧急战备1974年元旦过后,我们情报部门连连获悉:南越西贡  相似文献   

3.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十分重视南海权益,并竭力维护之。在不同时期,中国针对南海地缘形势并结合自身实力,通过不同方式维护南海权益。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军事实力较弱,且处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封锁、包围之中,维护南海权益的手段十分有限,主要以外交方式维护主权。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在南海权益遭到有关国家的侵犯之后,中国一方面与美国、菲律宾等国进行交涉,与之达成谅解;另一方面,在与南越政权、越南交涉无果且对方继续侵犯南海权益的情况下,中国又不得不在南海进行自卫反击,收复了西沙群岛、维护了南沙权益。1990年代以来,在中国综合国力迅速提升、美国及其支持的有关声索方不断在南海向中国发起挑战的情况下,中国通过综合运用外交、法律、加强治理等多种手段,有力地维护了中国合法权益和南海和平稳定。  相似文献   

4.
有舆论认为,美国近来在东亚和南海的一系列举动,是尽力联手他国来达到遏制中国的目的。重要原因之一,倒是可以参考印度防务专家拉吉夫·夏尔马的观点。他近日撰文称,中国军力尤其是海战能力已迅速增强,美国已经不能单独遏制和对抗中国在亚洲的"海上霸权"。  相似文献   

5.
正南海仲裁案正在将这片历史上几乎从未发生过重大海战的平静海域,变成国际舆论中的"火药桶"。然而,人们对南海与中国的关系,并没有因为南海的国际聚焦而变得更清晰;相反,还有至少十大误解。7月5日,笔者参加了中美两国之间高规格的南海问题智库对话会,与两国30多位前政要、著名学者谈论这个问题,更感觉到澄清这十个错误认识的重要性。1.中国不接受、不参与南海仲裁案,不承认、不执行仲裁结果是违反国际法?  相似文献   

6.
苏坦  龙夏 《理论导报》2012,(8):60-61
他们擅长海战的信息化指挥,也有统帅舰队的丰富经验。近一段时间,南海局势不断升温,维护祖国海疆主权的任务变得越来越繁重和迫切。作为中国国家军事实力在南海的承载者和执行者——"南海舰队"备受各方关注。南海舰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三大舰队之一,成立于1949年,负责台湾海峡南端(广东南澳岛至台湾猫鼻头连线)的西南方向海域,包括西沙群岛、南沙群岛的防务,维护中国在南中国海的海洋权益和岛屿的防卫。  相似文献   

7.
赵巍巍  乔瑞 《世纪桥》2009,(21):33-34
中法马尾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两起重要的海战,很多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献身。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我国早期由清政府派遣留学美国、欧洲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是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而产生的新式知识分子,代表着当时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他们的参战大大地增加了当时中国海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在海战中,留学生们英勇战斗,不畏牺牲,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作为近代中国新型的知识分子,在海战中表现出的战斗风貌、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后世炎黄子孙永远学习和怀念。  相似文献   

8.
赵巍巍  乔瑞 《世纪桥》2009,(23):33-34
中法马尾海战和中日甲午海战是中国近代史上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两起重要的海战,很多中华儿女为保卫祖国而英勇献身。这其中就有一部分是我国早期由清政府派遣留学美国、欧洲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是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而产生的新式知识分子,代表着当时中国先进的科学技术水平。他们的参战大大地增加了当时中国海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在海战中,留学生们英勇战斗,不畏牺牲,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作为近代中国新型的知识分子,在海战中表现出的战斗风貌、爱国精神,值得我们后世炎黄子孙永远学习和怀念。  相似文献   

9.
一 1974年1月17日,人民解放军对入侵西沙永乐群岛的南越军队进行自卫反击,到1月20日下午,人民解放军海军配合陆军登岛分队先后收复甘泉、珊瑚、金银三岛,英勇保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场海战,规模虽然不大,但这是我人民海军第一次与外国海军作战,加上持续时间较长,战斗形式复杂多样,是一场以海战为主的陆、海、空军和渔民、民兵共同参加的协同作战。情况突然,变化很大。战斗打响后,参战部队英勇顽强,参战指挥员机动灵活,以己之长击敌之短,很快压住了敌人,控制了战场的主动权,赢得了战斗的胜利,成为以劣胜优的海战范例,1月23日,中央军委、国务院颁发嘉奖令,表彰参加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的全体军民。此次战斗的经验总结由中央军委批准转发全军,成为指导我军建设和作战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胡志明一张纸条调动中国8万大军 1954年法国退出越南,美国开始介入越南战争。1955年1月以后,美国向南越派遣大量军事人员,逐步取代了法国在南越的地位,并竭力扶植西贡傀儡政权。  相似文献   

11.
最近,由于南越人民反美爱国斗争取得越来越大的胜利,美国侵略南越的战争遭到严重的挫败,美国统治集团内部为此争吵得不可开交。为了寻找挽救失败的方法,美国政府派遣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第四次到南越去进行实地的阴谋策划。但是,麦克纳马拉从南越回到华盛顿时不得不心情沉重地说,他确信“没有赢得一场反游击战争的妙方”,美国在南越的“道路可能是艰苦的”。美帝国主义在它的侵略南越的政策的死胡同时,已经陷于进退维谷的窘境。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和叶剑英,在中国现代史上都是举足轻重,有重大影响的一代伟人。他们一起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建立了亲密的深厚的革命情谊。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叶剑英坚定支持邓小平的第二、三次复出并成为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他们光明磊落,肝胆相照。1977年5月,当邓小平参加庆祝叶剑英80寿辰聚会,亲切地称叶是"老帅"时,叶对邓说:"你也是老帅嘛,你是我们老帅中领班的。"1974年,当祖国的南海边疆面临南越的侵略时,他们并肩战斗在一起,令人难忘。  相似文献   

13.
最近一个时期,美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南越的干涉和侵略。美吴集团加紧对南越人民进行血腥镇压,激起南越人民的坚决反抗。南越人民的反美爱国斗争日益高涨,美帝国主义在南越的殖民统治和吴庭艳的傀儡朝庭,正处在风雨飘摇中。自从今年五月美国副总统约翰逊访问南越,和吴庭艳集团共同商定了“八项措施”之后,美  相似文献   

14.
南越人民反抗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斗爭正在激烈地进行着。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中央委员会三月二十二日发表了一篇气壮山河的声明,表明了伟大的南越人民战斗到最后胜利的决心。这是南越形势的一个重要发展。全世界人民都在注视着南越的局势。下面我们来作些分析。  相似文献   

15.
陆康 《前线》1962,(16)
半年来美国侵略南越的失败美帝国主义对南越人民进行的“不宣而战”的殖民战争,半年来遭到了可耻的失败。从今年二月初美国在南越成立侵略南越的“军事司令部”、公开武装干涉南越以来,美国  相似文献   

16.
施综 《前线》1965,(24)
美帝国主义在南越的侵略战争,已经遭到惨重的失败。但是,美帝国主义是不会甘心失败的,它仍然要继续挣扎,继续冒险,企图从战争讹诈中寻找出路。美国正加紧准备在南越以外进行侵略活动目前,美国的一系列侵略活动的新动向,都说明美国要把侵略战争进一步扩大到整个印度支那和中国:第一、美帝国主义加紧对南越的侵略,继续增派兵力(已从年初的三万人增加到十八万人),修筑大的军港、机场和后勤基地,加强海上武装力量。它对越南北方的轰炸,从十七度线一直炸  相似文献   

17.
在日不东京的外交史料馆查阅日本政府第十四回公开的战后外交文件时,看到了一份题为《国府游击部队的南越派遣问题》的文件。这份文件是外务省亚洲局中国课1964年7月1日的报告,卷头标有“极秘、10—部内—2号”的字样,内容是关于1964年中期南越政府与台湾军事交流密切,双方订立秘密军事协议,将由台湾派出游击部队,以南越为基地,协助南越军队进行特种军事行动,并伺机进窜骚扰中国大陆的云南、广西等地。现将有关内容编译如下(文件中称台湾为“中华民国”、“国府”等处,均未改动,以保留文件原貌):1文件的第一部分列举了1964年台…  相似文献   

18.
在贵州开发史上,西汉唐蒙堪称先驱者。在二千多年前,他从(棘人)道(今四川宜宾)开辟南夷道抵达(?)柯江(今北盘江),打开了中央王朝从巴蜀经夜郎到岭南地区南越的一条西南通道,其战略眼光和顽强精神,令人景仰。 唐蒙萌发开拓夜郎道的念头,很带戏剧性。汉武帝建元六年(前135),鄱阳令唐蒙奉命出使南越。汉武帝派使者去南越,目的在于寻找解决南越割据问题的办法。唐蒙身为县令,胸怀天下。他来到南越政治中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国政府向南海派遣了农业部所属的中国渔政311船。外界普遍认为,中国此次派遣渔政船前往南海执行巡航任务,主要目的是为了宣示中国对南海所拥有的主权,与最近一段时间美军战船在南海进行的挑衅活动不无关系。从美国近日一系列行动来看,显然意在  相似文献   

20.
可以说,南海仲裁案的发起者是美国,失败者也是美国。其失败之处在于:第一,由于截至目前美国并未下定决心因南海问题与中国开战,因此显得似乎不敢与中国开战。由此其实力会受到国际特别是东南亚国家的质疑,其强国形象大打折扣,东南亚国家普遍会重新考虑如何确定本国与中国、美国的关系。第二,美国采取的挑唆某些小国借南海问题向中国发难、自己在二线见机行事的办法最终未能形成国际社会同声批判中国的局面,美国也并未动用武力为某些小国撑腰,因此有关小国会反思被美国利用是否值得。第三,事实证明美国围绕南海的行动并未改变中国在南海的存在。美国之所以在南海碰壁,既是因为在奥巴马执政时期形成了抓住一切机会遏制中国的习惯,但在与中国是战是和的问题上并未下定决心,也是因为美国政体的设计存在缺陷。美国选择在南海问题上挑衅中国,结局对其来说注定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