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何思明 《中国公证》2011,(10):12-15
一、加快现代公证服务业建设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的内在联系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根结底是为了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民生状况是否得到持续改善。也是衡量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成效大小的根本标准。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七大报告从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出发,把改善民生问题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系统地阐述了改善民生的意义、目标和要求,从六个方面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充分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无微不至的关怀。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权力来自于人民,又服务于人民。无论是检察机关的宪法地位还是检察工作主题,都决定了各项检察工作均与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人大及其常委会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的机关,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其职责所在。邯郸市复兴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为本,把推动民生工作落实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彰显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为民情怀。  相似文献   

4.
让经济得到迅猛发展的同时,也让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得到最大化保留,这才是最有意义的发展,为民生改善和幸福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未来10年,我们党将如何为人民谋幸福,如何更好地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十八大报告中对此有多处阐述,"努力建设一个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了行动纲领和生态指南,更要让"美丽中国"得到扎实推进。  相似文献   

5.
磁县人大常委会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选择。自去年10月份以来,县人大常委会把改善西部山区百姓饮用水现状作为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切入点,经过半年多的考察、视察和跟踪督办.使西部山区2万多名百姓喝上了放心水、优质水。  相似文献   

6.
世间百态新奇多,是非曲直来评说。我是曲直,今天说说关爱民生的问题。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北京开幕式上,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平讲,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已提到重要地位。这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时代迫切需要.今后将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内在统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有机结合,使各个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7.
“人大人大,人民的事最大”,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是新时期人大工作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河北省文安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人大监督工作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8.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社会管理的主体是人民,社会管理的权力属于人民,社会管理的目的在于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中国家政局动荡的经验教训值得汲取,有效的社会管理只能在民主中得以实现,公权力与私权利协调合作是人类文明的大势。民主制度建设是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础,民生的改善不能也不可能替代民主制度建设,用改善民生替代民主制度建设是可怕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以来,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全社会范围内,对民生的高度关注,逐渐凝聚成为一种社会共识。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两会”明确提出了在当前金融危机下,“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重要举措,更向世人展示着我国政府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强大决心和行动。关注和重视民生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享建设成果,已经成为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我国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民生时代”。  相似文献   

10.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公平正义的应有之意。民生问题成为我国改革与发展的核心问题,民生离不开人民,民生离不开人民的基本生活,从法律理论层面探索适合民生改善的机制,从而实现在公共服务框架内有效改善民生状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翔宇 《中国监察》2008,(5):60-61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和谐社会建设。”这是符合民心、改善民生的庄严承诺,令人欢欣鼓舞。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2011,(6):23-25
精髓:扎根基层,贴近百姓,做人民群众贴心人。核心:将"服务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司法行政工作职责落实到具体工作实践中。主线:始终将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贯穿于司法行政工作的全过程,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帮人民群众之所需,用真心、真情架起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评判司法所工作好坏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13.
玉田县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民为本、民生为重,全力推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确保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一)推动公共服务不断优化。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湖北省枣阳市人大常委会以监督民生为己任,充分发挥监督职能,主动出击,多措并举,督促市政府及其部门大力建设民生工程,解决了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一系列困难和问题,促进了和谐社会建设,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  相似文献   

15.
王庆  张超 《中国审判》2014,(5):40-41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利益无小事。落实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题,是各级人民法院一以贯之的实践追求。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依法保障和改善民生,妥善审理涉民生案件,已经成为全国各级人民法院的共同司法实践。本刊本期特别推出涉民生司法工作专题,通过不同地区不同审级法院的先进经验展示人民法院在这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16.
民生关系人民切身利益,关系国家社会稳定,民生领域职务犯罪危害人民安居乐业,危及国家长治久安。分析民生领域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原因,探讨预防民生领域职务犯罪的途径和方法,有助于预防民生领域职务犯罪,促进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7.
《刑警与科技》2007,(4):8-13
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把公安工作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保障民生上,维护和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把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与做好当前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狠抓各项公安工作措施的落实,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治安秩序平稳。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证》2008,(4):1-1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强社会建设,要以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使经济发展成果更多体现到改善民生上。”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历程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党和政府将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随后,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始终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检察机关作为党领导的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如何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为切入点,把服务民生作为第一检察要务是检察工作现阶段的重要课题。笔者就检察权在和谐社会语境下保障民生新途径上进行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