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智能革命的兴起最先推动算法政治在西方国家成型。政治选举的算法操纵、社会民意的算法操控、公众舆论的算法干预、意识形态的算法传播、政党形态的算法形塑是西方算法政治兴起的五大现实表征。西方算法政治的兴起是多种社会原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兴起既根源于西方国家的技治主义传统和政党政治竞争,也根源于西方社会治理的智能转型和西方数字资本主义的崛起。算法的深度介入极大影响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与发展形态,既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形成西方权力黑箱,制造西方民主幻象,加剧西方政治极化,加固西方“监控社会”,终结西方“人的政治”,给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制造了巨大伦理危机。  相似文献   

2.
吴彬 《世纪桥》2009,(23):56-58
提到西方社会与我们的不同,人们做出的第一反应大概都是他们重视个性,凡事以个人为中心,注重自己的自由选择,个人主义化倾向较强等等。这和西方由来已久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在西方社会的文明进程中,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意义,它构成了西方人赖以把握人和世界关系的基本方式和存在状态。具体而言,弄清楚什么是西方的个人主义,恐怕还要到古希腊寻根问底;要弄清楚西方的个人主义传统发展与变化,还要到历史之流中去查找和辨析。  相似文献   

3.
吴彬 《世纪桥》2009,(21):56-58
提到西方社会与我们的不同,人们做出的第一反应大概都是他们重视个性,凡事以个人为中心,注重自己的自由选择,个人主义化倾向较强等等。这和西方由来已久的文化积淀是分不开的,在西方社会的文明进程中,个人主义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世界观,具有整体性和普遍性意义,它构成了西方人赖以把握人和世界关系的基本方式和存在状态。具体而言,弄清楚什么是西方的个人主义,恐怕还要到古希腊寻根问底;要弄清楚西方的个人主义传统发展与变化,还要到历史之流中去查找和辨析。  相似文献   

4.
《党课》2012,(15):21-22
西方的主流社会正日益担忧,中国道路或者说中国模式,是对西方模式的挑战,甚至是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西方曾有两大冲突理论,一是“社会制度冲突论”,二是“文明冲突论”。值得警惕的是,西方正在形成第三种冲突理论——“发展模式冲突论”。改革开放初期,西方社会曾对中国击掌欢迎,认为中国很快会演变为一个西方式的国家,加入他们的阵营。但是,当他们的期待“受挫”后,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这些西方国家便掀起一轮接一轮的“中国威胁论”,并进行了以“围堵”和“接触”为代表的两手策略。  相似文献   

5.
李岩峰 《世纪桥》2011,(3):152-153
众所周知,世界上每个国家请客人吃饭都有自己的传统和习俗。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国家,宴客现在都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方式,同时也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缺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中国和西方国家在自然环境,历史渊源和哲学理念等方面有所不同,所以他们之间的的文化差异也很大。透过中西方不同的宴会礼仪和习俗,可以清楚的看出中西方不同的文化理念。本文旨在通过对比不同场合下中国和西方国家不同的宴客习俗和礼仪,以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不同以及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理论来剖析其背后的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探讨中西方文化理念差异。通过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宴客习俗和礼仪,人们可以更好的理解不同的中西方文化,并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更好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现代西方哲学家在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进行深刻地批判与反思中提出了新的理论和见解,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应运而生。它提倡非理性主义,反对思辨形而上学对人的消解,关注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强调人的主体性等等。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在发展过程中同时孕育着对自身的变革,在对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超越中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失业问题是目前世界各国广为关注的问题,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的失业问题入手,分析其特征,探索其成因,认为是经济的全球化和知识化,以及西方国家原有就业政策的弊端导致西方国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失业问题,但通过对政策进行的一系列调整,西方国家当前的失业问题有所缓解。由此,我国应该立足于本国国情,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采取有效措施对我国日益严重的失业问题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2,(1):34-34
第一,伴随着全球化趋势的迅猛发展,西方的文化霸权问题在国际社会中也愈发凸显出来,西方国家把这种文化霸权作为处理国家关系中的一种重要资源。所谓西方文化霸权,就是西方国家把其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普世的行为准则加以推行,赋予自己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互联网在中国的迅猛发展,引起了西方学者的强烈关注。西方学者的观点与中国有很大不同,中国的观点集中于互联网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工具,西方的注意力在于政治变化和民主化。在西方学者看来,由于互联网的革命性特质,它为民主化和政治转型提供了真正的机会,尤其是在那些言论和表达自由受到政府限制的国家里。自由化的互联网能否改变中国的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10.
冯燕芳 《唯实》2011,(1):53-55
西方马克思学是一个意义与局限的集合体。西方马克思学在中国的升温与中国的历史语境密切相关,正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让它获得生命力。在学术研究上,西方马克思学也对中国学者产生了巨大的思想冲击,在问题域和方法论上给予中国学者不少启示;但是西方马克思学对马克思的解读并非终极真理,其观点和结论是有待考察的,对此进行认真审视将促使我们重新阅读马克思。西方马克思学作为一种思想镜像与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以及推动无产阶级革命没有直接的关系。对待西方马克思学应当避免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两种极端。  相似文献   

11.
杨建民 《世纪桥》2012,(21):34-35
因文化渊源的不同,中西方传统道德观差异很大。神话故事作为人类文明的源头是研究中西方传统道德观差异的重要素材。以中西方神话故事为载体,从婚恋观、道德精神和死亡观三大主要方面入手探讨中西方传统道德观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王英津 《唯实》2009,(12):82-86
西方国家的自决观在历史演变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内容。在不同的时期,西方国家的政治家和学者对自决权的性质、适用范围和内容,有着不同的主张。他们的自决观始终以西方国家的利益为核心。对于当今西方学者所提出的关于自决权的新理论,我们应保持应有的警觉,防止陷入他们设计的“理论陷阱”。  相似文献   

13.
羊夏  建明 《党建文汇》2001,(4):41-41
1991年前南斯拉夫解体后,前南各共和国纷纷倒向西方,只有米洛舍维奇态度强硬,自行其是,因此,他被西方视为。眼中钉’。西方阵营为了攻破南联盟这个巴尔干地区最后一个。共产主义堡垒”,在过去的二三年中,源源不断地向南联盟反对派提供经济和政治援助,援助金额高达数千万美元。  相似文献   

14.
西方政党的产生和成长都浸润在西方的民主运动和民主文化之中,并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成功探索。总结西方政党在党内民主机制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机制的建设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5.
高航 《世纪桥》2014,(1):72-73
严复是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上的第一人,也是中国近代逻辑史上译介西方逻辑学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引进和普及西方逻辑学做出大量具体而微的工作。本文试图从文化交融的角度出发,以严译著作典籍为依据,探讨严复是如何跨越中西方的文化障碍,实现中国传统思维方法与西方逻辑方法的融合,并对后世逻辑思维产生深远影响的。  相似文献   

16.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就一直受至西方的封锁、遏制、攻击和漫骂。改革开放之后,西方也一直是“遏制加接触”、“两边下注”。他们用西方的标准来衡量中国,不知多少次宣扬中国“即将崩溃”。可是中国不仅没有崩溃,  相似文献   

17.
西方民主是历史的范畴,绝不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西方民主本身有着内在的矛盾和悖论,这些矛盾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经过长期发展而恶化,正走向没落,这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王颖超 《唯实》2010,(11):29-33
西方先进的管理理论不能仅仅从单个管理方法去学习和理解,而应该放入整个的西方管理史中加以透析。通过对人性和管理理论的具体剖析,可以发现,西方管理制度高效的原因在于准确剖析了多元化的人性,采用多元化、权变的管理理念进行管理。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应该意识到真正的问题不在于寻找到一种普遍有效的管理模式,而是应从中国面对的具体问题和实际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创造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邵士庆 《前线》2023,(2):52-5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这和西方民主有着根本区别。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变迁的产物,西方民主有其历史进步意义,“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然而,纵观资本主义发展史,西方民主往往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殖民剥削、武力侵略等霸道行为紧密联系在一起。如今,世界各国人民不是苦于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不发展,而是苦于其过度发展,西方民主日益显露出局限性和自私性,乃至反民主性。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规模与民主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作为西方古典直接民主的始作俑者,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最早探讨了规模与民主的关系问题,他的小国民主理论在西方政治思想史中占据了长达两千多年的主导地位。直到18世纪末,潘恩、密尔等代议制理论的出现和在现实中的践行,近代大国民主理论才逐渐占据了西方民主主流思想。20世纪,西方民主理论发生了重大演变,多元民主主义最重要代表者罗伯特·达尔更是以一种全新的角度阐述和总结了规模与民主的逻辑关系,他的研究成果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超大规模国家的民主化进程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