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我国法学界对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研究颇丰,但由于原告资格的界定及其构成要件的标准不一,加之现有法律规定的模糊性,造成人们认识上和司法操作上的混乱.根据诉之利益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逻辑契合情况,有必要引进诉之利益的模式来判定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从而使我国行政诉讼中对原告资格的认定能达到宽窄适当的境界.  相似文献   

2.
针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存在的不足,应从理念上弱化原告资格防止滥诉的价值,明确其兼具程序性和实体性;以法律利益为基础构建行政私益诉讼原告资格标准,同时设立公益诉讼,赋予公众和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原告资格;充分发挥法院在司法实践中的能动性,灵活把握原告资格的立法标准.  相似文献   

3.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尺度和证明标准,决定了可以接近和利用国家提供的诉讼制度者的多寡.原告资格可细分为以下4项要件:①存在合法权益;②合法权益属于原告;③侵害已发生或必然发生;④侵害与被诉行政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合法权益"而言,我国实定法和实务见解都把保护范围从法律上利益扩张到重大事实利益.通过规范分析可以看出,起诉人在受理阶段和实体审理阶段都应当证明原告适格,但在受理阶段只需要达到"可能性"标准,在实体审理阶段,则应达到优势证明标准.而行政行为的违法性则不需要证明.  相似文献   

4.
行政公诉的理论基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公诉属于行政公益诉讼范畴,与传统"诉的利益"理论方枘圆番,也与我国现行行政诉讼法原告资格标准相去甚远.但这并不能成为建立行政公诉制度不可逾越的障碍.行政诉讼"诉的利益"的公益性及检察官公共利益代理人的身份,是构建行政公诉制度的两大天然理论基石.前者解决了与本案无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的原告资格问题,后者给出了由检察机关提起行政诉讼的充分理由.  相似文献   

5.
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影响甚至决定着行政诉讼中司法管辖权的领域以及公民获得司法救济的范围。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统一并放宽的,而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范围狭窄、认定标准模糊,不利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目的的实现。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应当适时放宽取得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条件。  相似文献   

6.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确认影响甚至决定着行政诉讼中司法管辖权的领域以及公民获得司法救济的范围.当今世界发达国家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发展趋势是逐步统一并放宽的,而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范围狭窄、认定标准模糊,不利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目的的实现.为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应当适时放宽取得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各国对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限制越来越宽松.涉及债权关系的当事人是否具备行政诉讼的原告资格,在实践中有不同的看法.作为一种财产权,债权客观上具有不可侵犯性,属于一种应受到"法律上保护"的权利,即便按照各国最狭义的解释,它也理应受到行政诉讼的保护.在不动产和大型动产的行政登记中,债权人作为行政诉讼原告的资格不应被完全否定.其启动行政诉讼的标准应该根据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中的利害关系对事实进行实际考量.  相似文献   

8.
军事行政诉讼原告资格不仅是军事行政诉讼的重要内容,而且是理论与实践上需要重点把握的问题,对其予以确立和完善不仅对于军事行政诉讼的建立和发展,而且对于推进依法治军伟大方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借鉴国外军事行政的有益做法,我国军事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确立应体现维护国家军事利益原则、维护军事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和战时从严原则,分为平时原告资格与战时原告资格,并且在普通行政诉讼的基础上有所缩小,以适应军事社会关系的统一高效。  相似文献   

9.
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之原告资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理论奉行的是“直接利害关系”原则 ,随着环境问题的恶化 ,这种理论在当今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之需要。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则是适应环境保护之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的行政诉讼 ,原告资格问题是该制度最重要的理论问题。通过考查日、美等国在该问题上的立法和判例 ,结合我国的环境保护现状 ,我国应采用“与自己无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原告资格标准。在此标准之下 ,我国环境行政公益诉讼的原告有公民个人、环保团体、检察机关三种具体类型。  相似文献   

10.
陈俊洁  陈学志 《工会论坛》2006,12(5):148-148
行政诉讼不仅仅是调整行政权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公共利益、国家利益亦是行政诉讼所应予保护的。从国家行政权的存在和目的看,我国国家行政权的存在和运作是为了维护和保障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原告资格的设立是决定行政诉讼程序启动的关键。为实现保护公民个人利益和促进公共利益的双重目的,一方面要拓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范围,另一方面则应兼顾行政效率原则,对原告资格予以适当限制,以防止滥诉,妨碍行政管理的运行。  相似文献   

11.
原告资格的理论基础问题是当前行政公益诉讼理论研究的核心。传统原告资格的管理权理论已经不适应诉讼实践的发展和行政公益诉讼的客观需要,以诉的利益理论作为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理论基础已经成为世界法治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共同选择。我国应当积极借鉴其经验,加快建立适应我国现实需要的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公益诉讼的制度性障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经济法纠纷大量存在,而现有的行政解决机制对此又无能为力,为此,有必要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制度。但在我国目前的法律框架下,文章认为,建立经济公益诉讼必须解决原告起诉资格于法无据、法制责任制度不完备、法院裁决权限受限制三大制度性障碍。  相似文献   

13.
行政不作为在现实中普遍存在,给行政相对人权利和公共利益造成的危害不亚于违法的行政作为.由于受案范围和原告资格等方面的限制,我国的行政不作为司法救济制度在督促政府积极行政、维护相对人权利和公共利益方面,没有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应从扩大受案范围和调整原告资格两方面入手对行政不作为的司法救济制度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4.
诉之利益理论是诉讼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在行政法学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诉之利益是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生纠纷时,需要运用诉讼予以救济的必要性。对诉之利益的把握,关键是对利益的界定。不同的行政诉讼种类,诉的利益的认定不同。诉之利益是一个与诉、诉权、原告资格和受案范围密切相关的概念。在行政诉讼中,它发挥着判决形成权利的机能。  相似文献   

15.
环境公共利益主体和内容的不明确,加剧了实践中对环境公共利益受损不能实施有效救济的困境,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对环境公共利益受损实施救济的必要条件。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最核心问题是明确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主体范围。应确立限定性二元原告主体资格机制。环保NGO是环境公益诉讼的最适格原告。应从法律制度设置和运作模式上保障环保NGO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最优资格。  相似文献   

16.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理论变迁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得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是申请人提起行政诉讼的必要条件之一 ,根据传统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理论 ,其范围比较狭窄。但近一两百年间 ,其范围已大大扩张。本文在比较该理论在美、英、法、日及我国变迁的基础上 ,总结其中规律 ,并认为在此变迁方向下 ,行政公益诉讼制度也必将在我国确立。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案件的发生,公益诉讼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我国现行法律还没有对公益诉讼做出明确规定。就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范围的初步研究来看,公益诉讼主体应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18.
全国首例为流浪汉维权的案件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在我们争执是否应当为流浪汉维权、如何来维权的同时,也对民政部门的原告资格提出了质疑。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诉讼的原告应当是和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否则就不具备当事人的资格。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类似于为流浪汉维权的案件越来越多,这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这种维护他人利益案件的思考,就民政部门的原告资格问题进行探讨,对我国的公益诉讼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保障权是社会成员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物质条件或相关服务、保障其基本生活水准和维护人之尊严的权利。社会保障权以社会本位为价值目标,社会保障权具有公益属性。传统三大诉讼救济社会保障权存在障碍,公益诉讼作为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之诉,在诉讼目标、功能、原告资格与民主法治精神方面与社会保障权救济具有契合性。社会保障权公益诉讼需扩大原告资格与受案范围,赋予当事人诉权,合理分担举证责任与诉讼费用,构建激约机制,运用多元化的法律责任,充分发挥法官的司法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提起消费公益诉讼原告范围的规定过窄,阻碍了消费公益诉讼发挥应有价值。基于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扩张的理论,消费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呈现广泛性的特点。公民提起消费公益诉讼可以弥补“官方组织”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不足,充分发挥律师在消费公益诉讼中的作用。应在借鉴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的基础上,确认公民具有提起消费公益诉讼的资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