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翻译应遵循何种标准才称之为佳译,各种论点可谓甚嚣尘上。而译者的文化身份无疑成为阻碍译作构建文本效果等值性的关键因素,其中文化偏见或隔阂更是为民族间的交流蒙上了阴影。本文从译者的民族文化身份着手分析文化差异与隔阂对诗歌构成因素的误读,进而阐述其国际化文化身份在诗歌译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2.
文中从译者主体性及其制约因素入手,探讨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面临的语言可译性限度和文化可译性限度.通过阐述语言可译性限度与文化可译性限度产生的原因和一系列的分析、比较,说明了语言的可译性限度比文化的可译性限度对译者有更大的制约作用,而文化的可译性限度更具操作性、更易于译者突破.  相似文献   

3.
藤井省三和吉田富夫为莫言作品的日本译介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二者的译本在翻译策略、语言风格、以及细节构成上存在着诸多差异。单就“注释”而论,藤井省三较多关注对中国历史文化现象的解释,吉田富夫则把重心放在了词汇本身,这种注释策略的差异也在日本读者中间产生了不同的反应,影响了各自译本的传播和接受。由此,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中国作品外译应该遵循“读者优先”原则,在挑选适当原本的基础上,平衡“异化”和“归化”的比例,加强中外译者的交流合作,采用贴近对象国读者的表述,以便更好地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  相似文献   

4.
2016年11月18日,由云南中华文化学院、台湾世新大学联合举办的"中华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研讨会"在昆明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30余名学者共聚一堂,就"中华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这一主题开展了深入研讨。会议研讨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和发展了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条件和要素""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面临的挑战""促进中华少数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路径"等论题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和理念。会议开启了云南中华文化学院与台湾教育界、文化界学术交流的先河,增进滇台两地学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新形势下的滇台合作增加了新的内涵,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化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勒弗菲尔将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引入翻译研究,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主流意识形态利诗学的操纵。本文结合《红楼梦》的译介情况,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阐述特定历史时期的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与文学作品译介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随着文化多元化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该尽量淡化意识形态和诗学对其翻译活动的制约。  相似文献   

6.
文章拟从历时角度,运用埃文一佐哈尔提出的多元系统理论研究泰戈尔英诗中译情况。多元系统论很好的解释了在不同时期中国对泰戈尔译介的热忱度是由泰戈尔诗歌翻译在整个中国新文学系统中的地位决定的。但决定这种地位的却是社会环境,意识形态和赞助人。同时中国译介泰戈尔热忱度的改变也暗示了中国对印度文化以及东方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7.
社科期刊目录页汉译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008及2009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联合国出版的几十种国际社科期刊的目录页进行分析,提出中文社科期刊目录页英译应遵循信息传递原则、要素规范原则和语言地道原则。在分析目前我国部分社科期刊英文目录页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问题症结所在的同时,呼吁译者应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提高翻译质量,使中国社科期刊英文目录页真正成为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之一。  相似文献   

8.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研究已成为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翻译中的文化误读是译者对原语文化的重写和操纵,集中体现了译者的文化身份和主体性。对翻译中的文化误读现象进行分析,可以考察译者主体性对翻译实践所产生的实质性影响,从而拓展翻译研究的层面。  相似文献   

9.
关联-顺应模式是一个跨文化的、以译者为中心的理论。在该理论框架中,翻译是译者在原文认知语境中寻找关联的明示推理、在译文认知语境中做出动态顺应的双向交际过程,这就决定了译者在此过程中必须承担读者与作者的双重使命,通过顺应不同的文化语境中读者的审美期待和接受水平来获得最大的关联。此模式为词语联想意义翻译提供了有效的理论指导,更加清晰地呈现出词语联想意义翻译过程中译者认知机制的运行过程,从而使作者能够最终提出有效的翻译策略来指导词语联想意义的翻译。  相似文献   

10.
2021年2月19日,习近平主席签署命令,发布《国际军事合作工作条例》,为进一步提升新时代国际军事合作综合效益,推动国际军事合作工作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中国对外军事合作的资源主要有海外军人团体、海外媒体、国际交往等,对传播军事文化、加强战略互信、建构国家形象等发挥独特的作用。无论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中国对外军事合作将继续忠实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努力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的美好世界作贡献。  相似文献   

11.
英译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标题及报文章标题及误较多等.提高社科期刊文章标题和摘要英译质量,需从规范英译编排、增设英文编辑岗位或聘请专任英文编辑、提升作者与编者及译者的综合素质等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2.
“忠实”问题是翻译界一直探讨的一个基本问题,但是过去的研究都是基于作者与译者是两个人。如果作者与译者是同一人,即作者翻译自己的作品,是否就是最忠实的翻译?本文以林语堂自译为例,从阐释学和接受美学视角,结合林语堂的翻译观,来探讨作者自译中的忠实问题。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文化部与云南省人民政府在北京签订《关于加快云南桥头堡文化建设合作协议》。其中包括共同推进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和“深化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的文化交流合作,为云南桥头堡建设提供文化支撑,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氛围,把云南建成中国面向西南开放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加快桥头堡建设使云南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更上一个台阶。在加快桥头堡建设中,云南要注重开创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新局面。  相似文献   

14.
辽宁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境内居住的主要少数民族有满族、蒙古族、锡伯族、朝鲜族和回族等。由于各少数民族人口数量以及历史上对中国影响等方面的不同,辽宁少数民族文化具有不同于其他地方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本文主要从辽宁独特的地理特点、辽宁少数民族文化独特内涵及其辽宁少数民族文化的包容性等方面,论述了辽宁主要少数民族文化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琼台文化经济交流与合作,今年8月,我省利用保亭县举办2011年中国(海南)七仙温泉嬉水节的机会,举行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仪式,同时举办一系列两岸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特邀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参访团来琼参加。台湾少数民族文化参访团分两批于8月3日和4日抵琼参加活动。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符桂花、符兴分别在  相似文献   

16.
任何一种语言都同时扮演着文化产物和载体的双重角色,译者在面对源语和目的语二大类文化时,由于其复杂性和特殊性,难免会造成意义的走失。通过对马爱农、马爱新合译的《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的分析,从文化的视角出发,可以得出造成其中超额翻译和欠额翻译现象的原因及规避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化自信实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接续传承性、改革创新性和开放共享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合作;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8.
文化自信实质上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的最新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接续传承性、改革创新性和开放共享性.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要积极推动中国文化对外交流合作;要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9.
全球化环境下的中国文化外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清敏 《外交评论》2006,78(1):36-43
适应后冷战结时期经济全球化在上层建筑层面的文化领域的影响和反映,中国提出和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内、对外政策的主张和行动,勾勒出后冷战时期中国文化外交的轮廓和内容。包括对内巩固传统文化,丰富中国文化;对外参与和利用国际多边机制,推动文化保护、交流与合作;并在国际上主张文化多样性,开展文化外交。文化外交正丰富和充实着中国的总体外交,赋予中国外交更多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传教士把传教的目光投向了中国。为了突破异质化之间的障碍,欲使"中华归主",他们意识到必须了解儒家经典、利用儒学思想。他们对《四书》等儒家典籍的译介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西传和西方汉学的发展。回顾和评价《四书》等儒家典籍的西传历程和影响,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对今后经典译介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具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