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抗战时期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和抗日根据地私营工商业生存和发展进程进行考察,认为党关于私营工商业的一整套正确政策是从抗日战争时期开始逐步形成的,而根据这一整套政策展开的实践也是基本稳健和妥当的。可以说,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私营工商业的发展道路是一条成功的道路。这条道路给后人以深刻启示。  相似文献   

2.
在十年土地革命战争中,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连续发生三次“左”倾错误,致使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及革命根据地的私营工商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没能稳定下来。直到遵义会议,特别是瓦窑堡会议,党明确提出允许和鼓励私营工商业,特别是民族资产阶级工商业的存在和发展的政策,才为日后制定和形成一整套正确的私营工商业政策打下稳固基础,革命根据地私营工商业的生存和发展也才有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粉碎敌顽的经济封镇,发展边区经济,对私营工商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挟持政策,促进了边区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了边区经济实力.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为粉碎敌顽的经济封锁,发展边区经济,对私营工商业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扶持政策,促进了边区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了边区经济实力,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上海私营工商业的“四反”运动是在“三反”运动中酝酿和引发的,其性质是私营工商界在政府号召下自发地反对内部不法行为的自我改造、自我教育运动,是工商界爱国的表现,也是他们积极融入新社会的具体行动。上海私营工商业的“四反”运动揭发出一些工商业者的不法行为,整肃了工商界队伍,配合了“三反”运动的进行,也为“五反”运动的展开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实施了差异化的税收制度,拉开了工商业个体经营和合作经营之间的税负距离。这种制度安排对工商业改造产生了杠杆作用。税收征管过程中国家与工商业之间一系列博弈行为加快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相似文献   

7.
建国初期南昌私营工商业的恢复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国初期,南昌市政府在开展金融、商业领域限制与反限制的斗争,打击投机、稳定物价后,私营工商业发生了停工、歇业和工人失业现象,大批经营户歇业倒闭。对此,南昌市政府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全面调整,如缩减国营公司经营范围,降低工商业税收,加大对私商的贷款,适当放宽市场管理尺度,协调劳资关系等。这些调整措施最终使南昌市私营工商业走出困境,重新获得了发展。  相似文献   

8.
杨青 《党的文献》2005,(1):45-52
中国共产党将城市私营工商业工作提上日程,是从解放战争时期开始的;党通过制定政策,认真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保护和发展城市私营工商业的路子;党的城市私营工商业政策及其在实施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效和经验,是对中共中央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国家经济的理论和构想的初步实践,是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探索前进的方向和道路,对促进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党的文献》2015,(2):3
<正>编者按:本期刊发的是1956年陈云就经济建设和对外贸易问题的两次涉外谈话。在4月初陈云访问越南期间,越方就如何做好经济工作提出九个问题请他解答,陈云介绍了中国方面的经验,并主要谈了三个问题:关于工业化道路,陈云建议走一条"从实际出发"的路子,"先轻后重";关于农业增产主要措施和合作化问题,陈云认为要在摸索中"找到一条走得通的路","合作化是中国在短时期内国家花钱最少而又可能实现最大增产计划的一条路";  相似文献   

10.
林木 《党史博览》2011,(12):2+57-F0002
①在上海私营工商业申请合营的高潮期间,中共上海市委第二书记陈丕显(中)与工商业者代表座谈。②武汉市商业局把直接吸收为国营的批准书发给土丝业代表。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东城区所属城区,解放时为北京第一区、第三区的全部和第五区的一部分(1952年9月1日第一区改为东单区,第三区改为东四区;1958年5月东单、东四区合并为东城区),为论述方便文中统称为东城区。东城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扶持、  相似文献   

12.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黑龙江地区坚持实行对民族工商业的保护政策,这对支援战争、发展生产、改善群众生活起了很大的作用,并为全国解放后制定新民主主义经济建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思想的历史嬗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文华 《探索》2002,(1):13-16
私人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有多种称谓如民族资奉主义、资本主义工商业、私营工商业、私营经济、私人经济,等等。但从40年代始,毛泽东更多地使用“私人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的概念。中国的经济是在与私人资本主义的复杂关联中曲折发展的,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得失存亡与毛泽东对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判断和中国国情的分析认识密不可分。本文分析和总结了毛泽东在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嬗变在苏区和革命根据地要保护和发展私营工商业;新民主主义社会需要资本主义经济有一个广大的发展;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要对资本主义经济由充分利用转向要逐步限制和改造;社会主义要使“资本主义绝种,小生产也绝种”和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4.
<正>在我离开北京之前,中共中央还来不及研究越南劳动党提出的三年经济计划草案,但根据方毅[2]同志的电报,我同王稼祥[3]同志等几个人商量过,可提些意见,以供参考。一、关于越南的工业化道路我来后,到河内百货公司干部服务部参观越南商品时,得到很深的印象,就是越南劳动党接收了一个殖民地性质的经济遗产。中国曾经是半殖民地,原没有重工业,但还有些轻工业。越南曾经是殖民地,既没有重工业,也没有轻工业。因为那时法国人宁可输入法国货来榨取高额的利润,也  相似文献   

15.
1949年至1952年,是新中国初始经历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新民主主义建设方针,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实施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党和政府在恢复经济过程中对私营工商业进行扶植,并对违法经营的私营工商户加以打击,同时在私营工商业经营发生困难时前后两次进行政策调整,保证私营工商户的合法经营和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首部反映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彩色故事片,也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以民族资本家作主人公的影片,《不夜城》于1957年基本拍摄完成,还没来得及后期制作。即被打入“冷宫”,束之高阁.直至1965年才因批判的需要而公开放映。那么,电影《不夜碱》究竟是怎样创作出来的,其前后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相似文献   

17.
赵晋 《中共党史研究》2013,(11):100-110
时至今日,民营经济已成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发展、吸纳就业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伴随着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改造,民营业主逐渐丧失产权,企业从私营转为公私合营。自此,民营经济的发展进程被迫中断,直至改革开放后才重获生机。  相似文献   

18.
<正>三年来,各出版社推出了一批有分量的国史专著、教材、辞书和通俗读物。其中,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经过6年精心研究和写作,由人民出版社和高教出版社出版发行了。当代中国研究所编写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稿》五卷本记载了新中国成立后35年的伟大历程。当代中国研究所编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1956~1959年卷),记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从1956~1959年历史的全过程。齐鹏飞编著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教  相似文献   

19.
1952年上半年通过"五反"运动,在北京、上海、天津、汉口、广州、沈阳等九大城市审查了45万户私营工商业者,发现其中程度不同地犯有行贿、偷税漏税、盗窃国家资财、偷工减料、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等"五毒"违法行为者达34万多户,即占到总数的76%.  相似文献   

20.
在私营企业主中发展党员是一项政治性和政策性都很强的工作:既要加强组织领导,扩大私营企业主入党工作的覆盖面,又要注重宣传引导,提高私营企业主入党的积极性;既要加强教育培养,改进私营企业主入党工作培养方式,又要严把入党关口,规范私营企业主入党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