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1月和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云南,都对云南努力建成“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提出了要求。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我们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新时代十年,云南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绿美云南建设全面开启,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持续夯实。新时代新征程上,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仍面临突出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奋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论坛》2016,(6):41-42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中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这一定位,深刻揭示出生态环境对云南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为云南进一步找准目标定位、突出优势特色、推动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作出的重要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多年来一直心系云岭大地,情牵云南各族人民,两次考察云南并作出重要指示,三次给云南各族儿女回信,鼓励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群众“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嘱托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强调,要树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驰而不息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守护好云南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双柏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双柏县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生态立县、绿色崛起"战略,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作为加快生态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着力打造"养生福地、生态双柏"品牌,走岀了一条生态环境“高颜值”、经济发展“高质量”、脱贫攻坚“高水平”合融共生、协同并进的绿色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5.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要求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并作了顶层设计。对云南而言,最重要的是立足省情,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的蓝图具体落实到工作中去。云南建设最美丽省份取得阶段性成效众所周知,良好的生态始终是云南的一张靓丽名片,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生物多样性王国"的美誉。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大局和云南省突出特点作出的重要部署,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殷殷嘱托。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给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老支书们的回信里作出了“维护好民族团结”的重要指示。云南省临沧市是边疆民族地区,  相似文献   

7.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为云南提出了“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的战略定位,为云南的发展路径指明了方向。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绿色发展释放生态红利,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打造绿色能源、绿色食品和健康生活目的地“三张牌”的产业发展新方略。  相似文献   

8.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时隔5年再次考察云南,对云南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要求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对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提出了新的期待和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共云南省澄江县委、县政府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高位推动“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战略。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依法治湖,铁腕治污,拓宽投融资渠道,为抚仙湖保护治理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中共云南省委十一届一次全会明确:"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在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的要求,认为"云南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云南最鲜明的主题、最...  相似文献   

11.
良好的生态环境始终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云南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誉,多样性的气候与地貌特征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嘱咐:"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的宝贵财富,一定要世世代代保护好"。这个要求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对于云南发展的极端重要性,为云南省进一步找准目标定位、突出优势特色、推动跨越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对新时代云南民族工作的创新发展寄予厚望,希望云南努力在建设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上不断取得新进展。习近平总书记对事关新时代云南发展的方向性、根本性、原则性问题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既高屋建瓴、谋划全局,又落实落细、画龙点睛。在推进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正>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要求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2020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时指出:“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国际大通道建设步伐。要加强同周边国家文化交流工作,促进民心相通。”中国、缅甸沿边地区是讲好中国故事、建构多元文化交流格局、促进民心相通、彰显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窗口。  相似文献   

14.
2018年7月23日,中共云南省委、省政府在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确提出,把云南建设成为中国最美丽省份。这是云南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讲话精神,立足云南省情实际和未来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希望云南"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这份沉甸甸的嘱托,也正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三个共同体"的要求和体现。这"三个共同体"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心系云南各族人民。2015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时隔5年,2020年1月19日至21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是全省干部群众当前和今后工作的重大政治任务。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具有重要的国际国内背景。他围绕人与自然关系及中国发展道路的选择两大问题,阐述了自然对人的重要性、厘清了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之间的关系、部署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和举措。习近平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植根于中华传统的生态文化,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秉持了建国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生态环保实践。其思想与内容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提供了理论框架,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迪庆藏族自治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走出了一条生态优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生态强州建设之路。迪庆生态环境保护取得的新成效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州成绩喜人。全州有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乡镇、县市、州四级逐级创建,累计创建州级生态文明村164个;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云南民族工作,在2015年1月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这是新时代云南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根本遵循。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嘱托,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坚持建设小康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民族团结同心、社会和谐同创,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心向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越来越坚定。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明建设关系民生福祉、民族生存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从国家、全球生态发展两个全局角度深刻地回答了“何以必然的历史演变逻辑”“何以科学的生态文明理论基础”“何以践行生态文明实践创新”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一系列关于生态的重要理论与实践的阐述构成了完整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将党和国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