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北平和平解放时,解放军答应傅作义留下他的警卫团归他使用,继续全副武装。不料,警卫团3个营中有2个营哗变,向香山方向流窜……周恩来的紧急指示彼时的香山,是党中央的秘密驻地,毛泽东就住在香山双清别墅。那天下午,中央警卫团三连指导员史宏斌正吃饭,忽然接到汪东兴的电话,说有傅作义警卫团的哗变士  相似文献   

2.
《学习导报》2011,(12):57-58
凡到过云南昆明大观楼的人,或许都会对清朝康熙年间孙髯所作的一副长联留有深刻印象。联云: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  相似文献   

3.
据1997年10月珠海出版社出版、何艾珍、吴湘清、李全安所著的<趣联·谐诗·诗故事--开心一读>一书载:"毛泽东挽妹长联.毛泽建为革命捐躯墓葬衡山凤凰山,时在1929年8月."这副楹联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4.
蒋杰撰写的《张子清传》,在《中共党史人物传》(第一卷)发表以来,反映很好,影响也大。但是,对张子清在武汉警卫团供职,我认为尚有失实之处。特提出和蒋杰同志商权。  相似文献   

5.
余玮 《党史纵览》2009,(12):41-46
陈长江,1931年9月出生于江苏海安,1946年8月参军,历任海安县独立团特务连侦察员,海安县独立团直属情报站情报员,泰州军分区司令部特务连警卫员,中央警卫师三团十二连战士,中央警卫一团一连一中队警卫队员、分队长、区队长、副中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兼一中队队长,中央警卫局办公室副师职参谋,毛泽东故居开放办副主任等职。1987年12月离休。  相似文献   

6.
正曾任毛泽东警卫队长的陈长江由于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在特别年代接触到一些特别的人与事,也目睹或参与一些特殊事件。其中,对有关毛泽东逝世后的细节他特别记忆犹新……1976年9月9日零时10分,一代伟人毛泽东"停止思想了"!生前,他没有留下任何遗书,也没有向任何  相似文献   

7.
开国领袖毛泽东,一生坐飞机约60次,尽管经历过险情,但都化险为夷。而为毛泽东开飞机时间最长、次数最多、信任度最高的专机长,就是如今还健在的新四军老战士、88岁高龄的泰国华侨蔡演威。  相似文献   

8.
胡启亚  张吉全 《湘潮》2012,(4):40-41
何国诚是早期井冈山根据地的重要人物,在《黄埔军校同学录》以及一系列记载井冈山斗争的史料中,都清清楚楚地记载着这个响当当而后销声匿迹的人物。他的一生是不同凡响的一生:曾就读于黄埔军校第四期,林彪是他的同窗;北伐战争中,  相似文献   

9.
1951年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取得第三次战役的胜利,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被赶回“三八线”以南,朝鲜战局大体上稳定下来,毛泽东松了一口气,想离开北京,找一个僻静的地方,集中一段时间来编辑《毛泽东选集》。于是,这年2月底3月初,他以休息的名义向党中央请了假。  相似文献   

10.
《军队党的生活》2014,(3):82-82
历史荣誉 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团三连常年担负警卫执勤任务,连续16年被卫戍区评为“标兵连队”.先后2次被军区评为“全面建设基层先进单位”,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连队党支部先后4次被军区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12年被评为“全军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  相似文献   

11.
冯锡刚 《党史文汇》2006,(12):10-13
毛泽东对杜诗不甚喜爱,但对老一代革命家中诗格近于杜甫的董必武的作品却颇为关注,于是就有了"董老善五律"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丁毅 《党的文献》2006,(6):32-36
长征前后的诗词创作,是毛泽东精神在艺术上的集中表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长征诗词中体现的毛泽东的精神,具有极大的艺术独创性,集中体现为毛泽东的艺术精神。  相似文献   

13.
程星龄曾供职国民党政府,常常出入国民党军政要员之家,也曾得到过蒋介石的青睐。但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十分向往共产党,景仰毛泽东,最终从国民党营垒中走出来,并且为新中国的建立与建设立下功勋。是对真理的追求?亦或是毛泽东人格的力量?从他与毛泽东的交往中,会使人悟出一些道道来。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与辛亥革命王劲,任灵兰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强烈的一次社会震荡。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共产党的老一代革命家们,几乎没有例外地参加过辛亥革命或受到这场革命的深刻影响。"这些老一代共产党人和许多后来同共产党合作的民主人士是从辛亥革命出...  相似文献   

15.
1912年春天,19岁的毛泽东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但是,求知若渴的毛泽东很快就发现,学校开设的课程有限,远不能满足他的求知欲望。因此,毛泽东从国文教员那里借阅了许多书籍,并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于是,他觉得在这个学校上课,还不如自学更好,这年暑假中,毛泽东就从第一中学退学,住到湘乡会馆。他订了一个自修计划,每天到几里外的定王台湖南省立图书馆去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贺果,是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同班好友。从那时起,他们之间的珍贵友谊,一直延续了50余年。贺果,号培真,湖南邵东县槎江乡马王塘人,生于1896年,现任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副主席。1913年春,贺果考入湖南公立第四师范学校,恰与毛泽东一起同在新生第一班,两人意气相投,一见倾心。第四师范学校是春季始业的,后来合并到秋季始业的湖南第一师范学校,两人恰好又一同被编入第八班,同窗共读,朝夕相处,长达五年半之久。  相似文献   

17.
陈军莲 《湘潮》2004,(2):4-8
无论是在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还是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以及日理万机的建设时期,毛泽东总是如饥似渴地寻求新知,孜孜不倦地发奋读书。书,陪伴他走完了光辉灿烂的一生。他的一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爱吃辣椒,广为人知,其实,这位伟人不仅在生活中与辣椒有不解之缘,而且他还是一位善用辣子作比喻的幽默大师,工作上的高深道理,通过他形象妙喻,往往变得通俗易懂。现笔录几则轶闻,以飨读者。 1930年5月间,毛泽东来到寻邬县,请来一些群众和基层干部开调查座谈会。会后,毛泽东和大家一同进餐。饭菜十分简单,饭是糙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与图书馆蒋俊玲毛泽东酷爱读书。无论是在戎马倥偬的军旅生涯中,还是在和平建设的岁月里,他总是手不释卷,不停地读书学习,在知识的海洋里搏浪前进。他的一生,也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东山高等小学堂藏书楼——毛泽东一生中“迷恋”的第一个图书馆1910年...  相似文献   

20.
1936年6月,在宋庆龄和中共地下党组织的精心安排下,两个美国青年——在上海的医生乔治·海德姆和在北平的记者埃德加·斯诺,在郑州火车站会合,一起踏上了西去的神密旅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