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五十年代南斯拉夫放弃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进行经济改革以来,东欧国家相继对原来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如允许个体农户的存在;在公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允许多种经济成份同时并存;在工商业中注意发展各种形式的小企业和私人企业。进入八十  相似文献   

2.
1.民营经济发展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形成提供了重要内容和形式。改革开放以来,按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在要求,不仅大胆吸收了外资经济成分,而且鼓励发展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形成了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此外,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在改革中还吸收了个体、私营经济的优点,实行了包括吸收私人投资在内的、多种产权主体的股份制经济。吸收外资经济和引人民营经济成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重大改革,并由此奠定了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模式。允许和发展私人投资和私人产权,不仅成为各类民营经济的基本内容和企业形式,而且成为公有制经济改革为股份制经济的重要内容和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3.
一、放宽对私人工商业的政策,扶持城乡私人工商业发展东欧各国长期以来,由于受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对城乡私营工商业一般都是采取了取缔或严加限制的政策。近些年来,随着各国对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在所有制问题上有了松动,先后承认和允许在公有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因此,在工商业中开始注意并鼓励发展各种形式的小企业和私营企业。如南斯拉夫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  相似文献   

4.
列宁关于执政党新经济政策的思想理论,是列宁在俄国从"战时共产主义"过渡到经济建设新时期的探索实践中,逐步提出来的。布尔什维克党是根据这一思想理论,才制定了一系列"新经济政策",包括:在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强调经营管理,照顾职工物质利益,允许私人开办小工业,以迅速恢复工业生产。在商业中,由国家调节市场,允许自由贸易和商品存在。在农业中,允许有限的租佃和雇工,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允许农民自由出售超过税额的剩余粮食,换取所需工业品,以激发广大农民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人,近几年个体经济迅速发展,一些个体工商业户的生产经营规模不断扩大,许多地方出现了私人兴办企业,并出现了年收入达几万、甚至几十万的经营大户,雇工现象越来越多,引起了社  相似文献   

6.
一、宁波市私营经济发展状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宁波市多种经济成份的共同发展已形成格局。其中私营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不断发展,现已初具规模。至1994年底,全市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共9135户,从业人员124304人。 宁波市私营经济的发展,随着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经历了恢复发展——较快发展——徘徊发展——快速发展四个阶段。 ——恢复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个体经济的发展,部分个体工商户资金逐步积累,雇请人员增加,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个体大户。个体经济孕育了私营经济。1988年6月李鹏总理签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允许企业资产属于私人所有,雇工8人以上的营利性的经济组织,登记注册为私营企业。至1988年底统计,全市登记注  相似文献   

7.
十六届三中全会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和突破 ,在更深的制度层次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现代产权制度的建立确立了私人产权的法律保护 ;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为私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确定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的行业和领域 ,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市场准入提供了制度保证 ;确定非公有制企业在投融资、税收等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 ,从根本上解除了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雇工概念一种意见认为,雇工实质上是一种雇佣关系,体现为劳动力和资本的对立。所谓雇工就意味着剥削。没有剥削的雇工是不存在的。雇工经营是以谋取占有他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为目的的,在生产资料的支配权和产品的分配上也是不平等的。另一种意见认为,雇工是一种以工资形式支付劳动报酬的经济关系。雇工和剥削是两个不同概念,雇工只是为剥削创造条件,有的雇工并不存在剥削。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雇工产生剥削的可能性更是大大地缩小了。  相似文献   

9.
辜胜阻 《奋斗》2008,(7):56-56
一是渐进性改革与激进性改革相结合.以渐进式改革为主.学术界普遍认为.前苏联东欧国家的改革是激进式改革.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则是渐进式改革。事实上.中国的改革同样存在非渐进性的一面。如果说对中国国有企业的改革是渐进性的.那么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则是“快步走”的形式。中国的改革设计者在很短时间内完成了以家庭生产组织为特征的农村生产责任制代替人民公社。  相似文献   

10.
古巴政府自5月9日起出版《经济社会政策方针》(以下简称《方针》)小册子,让民众了解涉及经济改革的313条方针政策。改革方针包括允许古巴公民出国旅游,私人买卖房屋、车辆合法化等多项内容。小册子一出,立刻引发古巴民众排队购买。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多伦县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服务农村改革发展,激活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改革与前苏联东欧国家不同,前苏联东欧国家实行的是激进式改革方式,它试图通过政治上的剧变,经济上全面推进私有化,在短期内实现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改革产生了许多严重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中国是一种渐进式改革,即在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按渐进的方式推进改革,实施结果成效很大.本文力求依据政治学、经济学和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来探讨中国为什么选择渐进式改革的方式,以及渐进式改革的经验和成效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努力探索多样化的公有制实现形式于国龙邓小平同志在一九八五年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讲话时指出:“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4.
厉以宁对所有制改革的理解改革国家所有制问题的不同意见对所有制模式问题的几种思路关于生产资料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问题简介苏联和东欧国家对所有制理论的研究厉以宁对所有制改革的理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要使企业真正具有活力,必须解决利益、责任、刺激、动力问题。如果不进行所有制改革,上述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因此,所有制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所有制改革是指突破传统的全民所有制形式,把传统的公有制改为新型的公有制。  相似文献   

15.
改革,已成为当代社会主义发展的潮流。社会主义各国在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也程度不同地进行着政治体制的改革。从50年代开始,苏联东欧国家有的就开始着手改革自己的政治体制,进入80年代,改革的势头更是汹涌澎湃,势不可挡。虽然各国的改革尚处于摸索  相似文献   

16.
大多数人把中国的经济奇迹归功于邓小平实施的广泛改革。不可否认.各种经济和体制改革.促成了中国经济勃发。但中国不是唯一从计划经济转向事实上的市场经济的国家。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苏联和东欧国家也纷纷推行过改革.但这些国家没有一个像中国那样经历巨变。中国在其转型过程中做了哪些正确的事?中国所做的与苏联、东欧国家有何不同?我们不妨来看看几大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一、基本情况我市农村的雇工经营是从一九八一年开始出现的。到一九八二年底,全市农村雇工的人数为一千一百人,今年以来,无论从雇工单位,雇工人数上,还是从经营的规模、行业上都有了很大的发展。据截止一九八三年七月底南郊、清徐、古交、阳曲四个县区统计,雇工单位已有五百五十四个,雇工人数已达五千零六十六人,在雇用人员中,技工四百九十一人,劳力工四千五百七十五人。据南郊区委农工部对全区七十个雇工单位,二千五百二十二个雇工的情况分析,在七十个雇工单位中,属于承包集体项目后雇工经营的十一个,占百分之十五点七一;个  相似文献   

18.
关于非公有制企业主入党问题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公有制企业主在我国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社会群体。由于这一社会群体具有私人拥有生产资料和雇工实现资本增殖和企业发展的特点,因此,随着这一群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在党建工作日益突出的今天,他们的政治参与尤其是非公有制企业主人党问题便日渐成为人们一大关注。二○○○年七月,笔者随浙大学生邓研会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温州对非公有制企业的党建工作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9.
进入新的世纪,民营经济发展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外部环境。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这是对人民群众改革探索的充分肯定,表明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决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报告还明确提出,要“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中共经济决策层十分重视东欧国家的改革理论与实践。东欧改革经验在中国改革的动议、设计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从最初大量引介东欧改革资料、形成赴东欧考察和邀请东欧经济学家访华热潮,到计划经济理论回潮背景下质疑东欧改革经验的适用性,再到因实现对商品经济的理论突破而超越东欧改革经验,中国对东欧改革经验的态度转变既体现了自身改革思路的不断深化,又是一个双方在认识上互相塑造的过程,并为二者改革截然不同的历史结局埋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