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9年开始的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为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为中国农业带来了举世瞩目的“超常规增长”,1984年的粮食总产量成为迄今为止的历史最高水平。然而,1985年开始的农村第二步改革延续至今,却没有使人们期待的农业生产的再次跃升成为现实。对于这一结果,许多人感到迷惑不解。为此,笔者想就有关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超常规增长”不仅必要而且可能农村第一步改革之前,农业激励机制不完备,资源的配量效率极低,导致农业的实际产出远远低于农业的可能产出。1979年开始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突发性地改革了原有的激励机制,获得了农业在1980年至1984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90%的“超常规增  相似文献   

2.
十一亿人口八亿多农民。农民的问题解决得如何,农业形势的好坏,直接关系着中国改革的成功与失败。而农村党员老龄化,文化偏低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农村第二步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寻求问题的根源,找出解决的办法,是目前农村党组织面临的课题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改革最早从农村开始,而农业生产责任制则是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福建和全国一样,在农村实行了以生产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逐步突破了长期以来受“左”倾严重束缚的生产关系,使农村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然,福建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推行也走过了曲折的道路。本文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三个阶段作个简要论述。 第一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到1979年9月。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同时作出了《关于加强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试行草案)》两个决  相似文献   

4.
梳理四十年来的安徽农村改革,安徽农村改革遵循以下逻辑的和历史的演进路径:一是"大包干"创建了我国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二是农村税费改革巩固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三是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深化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四是农村"三变"改革完善了农业基本经营制度。最后,依据安徽农村改革逻辑的和历史的演进路径,提出下一步安徽农村改革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5.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从1979年到1984年,花了五年时间进行了农村经济体制的第一步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不仅振兴了农村经济,而且也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并把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村经济体制展现在世界面前;它破除了“大锅饭”,“大呼隆”的弊端,实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改革,从而实现了“改革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目的,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繁荣。仅以安徽省为例,就足以说明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五年中,安徽农业彻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全党工作重点转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并集中主要精力首先把农业搞上去的战略方针。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农村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初步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在农村经济改革中,安徽最早创造了大包干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决了农民在生产领域中的自主权问题,因而走在了第一步改革的前面。农村经济改革的第二步是调整产业结构,改革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使整个农村改革深入到流通领域。安徽农村在第二步改革中也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工作正面临着一个共同课题:在改革农村经济管理体制后,如何搞好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以推动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这是继全面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经济的第二步重大改革。这一步抓得如何,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对于加快农民致富步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本文就宜春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作一个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贵在落实     
如何加快今年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为实施“九五”计划和建设农业强省开好头、起好步,这导全省干部群众十分关心的大事。年初召开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进行了全面部署,明确了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各项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动员全省广大干部群众,围绕农树两个根本性转变,从四个方面狠抓落实。必须在统一思想方面狠抓落实。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深化农何改革,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转变农业增长方式,走高产、优质、低耗、高效的发展路子,亦即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两个根本性转变,这是…  相似文献   

9.
正平坝区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立政策体系推进农业制度化发展、建立产业体系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建立生产体系推进农业标准化发展、建立经营体系推进农业市场化发展,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基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长期任务。平坝区扎实用好"五步工作法",紧紧围绕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基础,成功创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村改革理论的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家宝总理2006年9月1日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农村综合改革丁作会议上指出,我国近30年的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农村改革的第一步,以家庭承包经营为核心,建立农村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机制,保障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第二步,以农村税费改革为核心,统筹城乡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第三步,以促进农村上层建筑变革为核心,实行农村综合改革,解决农村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一些深层次问题。这几步改革贯穿一条红线,就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维护农民的民主权利,  相似文献   

11.
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世纪之交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目标。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其市场化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又有着相当的难度。当前,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整个新旧体制转换正处在关键时期。研究农业走向市场以及如何走向市场,推动市场农业的发展,对于顺利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正确处理好改革、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农业市场化是农村改革发展的新目标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第一步改革,一方面解决了生产关系不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农业产业化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改革的第二个飞跃,它使传统农业向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迈进了一大步。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伴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村商品经济沛场经济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加快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门)农业产业化是解决农村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与发展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仍有一些深层次的矛盾有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要求的矛盾;二是生产经营多样化与社会化服务滞后的矛…  相似文献   

13.
正36年前,四川人"敢为天下先",在全国率先发起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开启了我省发展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当前,我省农业农村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制约发展的各种深层次矛盾突出,不深化改革就不能持续发展的共识已经形成。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尽快找出我省新一轮农村改革的突破口,再创农业农村发展新的辉煌。"市场取向":农村改革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农民职业化教育大有可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邬志辉 《新长征》2009,(1):23-23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七届三中全会的30年,是我国各项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30年,农村改革与发展尤为显著。从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取消农业税,从农村综合改革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无不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使农民、农业和农村工作出现了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喜人局面。中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下一步应该怎么走,推进农民职业化是一个关键点,农村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应该发挥战略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第一步改革,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如何突破分户经营、小农经济的樊篱,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市场化?闽北“公司加农户”的实践,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市场经济探出了一条新路。“公司加农户”是以经济实体(公司或企业)为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伟大实践,充分证明了邓小平同志关于农业和农村改革"两个飞跃"科学论断的英明和正确。在稳定、完善第一次飞跃成果的基础上,如何实现第二次飞跃,即在当前和今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如何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如何提高农业效益?如何适应生产社会化的  相似文献   

17.
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新飞跃改革开放十几年来,特别是"八五"期间我国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农业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大的飞跃。在我们实施"九五"计划的开始,很有必要对"八五"期间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作出深入研究。事实上,近些年同改革初期相比,...  相似文献   

18.
政经视点     
一号文件回归农业:随着胡锦涛2003年12月30日签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2004年1月1日文件在党内下发,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从1982年至1986年,中共中央连续5年下发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成功地指导了划时代的中国农村改革,成为我国农村改革迅速推进的强大动力。时隔18年之后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锁定农村工作,表明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  相似文献   

19.
中国改革从农村开始,农村改革从安徽开始。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从安徽迈出的,时任中共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对此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从1977年6月到1980年春,万里在安徽工作了两年多,《万里文选》收入了这期间他的14篇文章和讲话。这些文章和讲话几乎全部是讲农村问题的,从一个重要的方面展示了农村改革是如何在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迈出这第一步的。它为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研究中国改革尤其是农村改革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笔者当时曾在安徽省委机关工作,多年后重读这些文章,往事历历,倍觉亲切,感受弥深。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三十多年来的农业改革与农村经济社会变迁,可以看作是政府和民众两个制度变迁主体博弈的结果,核心是经济产权和政治权力在国家、集体、农民间的再分配。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多来的农业改革与农村经济社会变迁过程始终贯穿着发展的新政治经济学逻辑框架:改革开放早期农村制度变迁的一致性,改革中期农村制度变迁的多样化,以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后农村改革陷入停顿期。对这一制度变迁的分析可以发现,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建设农村社区的政治决策框架,其本质是壮大农民权力的过程。推进下一步的农村经济和社会制度变革任重道远,需要重新界定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农村社区、农民之间的权力分配,调整和优化农村社区内部自主发展的政治经济架构,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