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今后,长沙市各商家及服务场所与消费者签订的合同样本将由工商部门提供,商家不能再向消费者提供由自己制定的格式务款。新款合同中,“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等霸王条款被取消。近年来,在百货、餐饮、娱乐、服务和房地产等行业,“最终解释权”的商家告示随处可见。前不久,长沙一市民在某大商场买了套西服,商场赠送10张兑奖券,他用这些奖券摸了个二等奖,奖票上注明“可抵500元现金”。  相似文献   

2.
法律不仅仅赋予了消费者很多的权利,同时也给商家留下了很大一片空间,那就是经营自主权。而作为商家,或是为商家服务的“保安”,在这个空间里怎样使用好这份权利,既能使经营活动顺利进行,又能同时搞好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就值得商家好好考虑一下了。尤其是为商家服务的“保安”,更要处理好这个关系  相似文献   

3.
“限塑令”实施已有2个月的时间,据相关统计,目前垃圾中塑料袋已减少了20%左右。但是,新的问题随之而来,一些商家借新规变相收费,将“限塑令”变为赢利的一条途径,让消费者为“限塑令”买单。  相似文献   

4.
“举办企业而不做广告,如同在黑暗中向女人做媚眼”,而当今中国企业家和商家们抛向消费者的“媚眼”却是如此无所顾忌和放荡不羁。《广告法》的诞生,向人们宣告:广告,你不能再无法无天。  相似文献   

5.
《上海人大月刊》2006,(6):41-41
江苏省已着手进行消费维权的专项调研,为修改“消法”实施办法做前期准备,新版“消法”实施办法最快明年出台。消费者购买汽车、住房和医疗服务的合法权益将在新版的实施办法中得到明确,商家再不能借口汽车、住房是特殊商品不受消法管辖而侵害消费者的权益了。  相似文献   

6.
徐菁 《人民论坛》2021,(4):36-38
“炒概念”本质上是商家与消费者建立品牌联系的营销策略,但却逐渐演变为商家利用“信息不对称”夸大产品功能、欺瞒消费者的手段,扰乱了市场秩序并侵犯了消费者权益。为避免因错信“炒概念”而产生经济和精神损失,消费者要进行理性判断,不要盲目跟风,相关部门也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相似文献   

7.
今年6月,北京的张小姐在某商店参加了某品牌为促销而举行的比赛,宣传海报上写得很清楚:奖金1000元及奖品MP3(每人一部)。然而,等到7月份去领奖时,商家却拿出“最终解释权”,将全部奖励换成某牌子商品的现金券500元。当时很多得奖者都与商家发生争执,但最后也只能自认倒霉。张小姐说,“最终解释权”不就等于让商家说了算吗?案例:由于促销活动是由商家规定,商家对活动内容有解释权,但不一定有“最终解释权”。商家很容易用“最终解释权”作挡箭牌,所以如果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终解释权”应由司法机关依法实施。“最终解释权”其实是…  相似文献   

8.
前几天,笔者到某商场购物,刚进店门便看到公告牌上写着“偷一罚十”的醒目字样。时下,“偷一罚十”已成为众多商家对付盗窃行为的有效手段。商家此举的目的,无非是杜绝偷窃行为的发生,维护良好的经营秩序。但如果上升到法律层面,“偷一罚十”的店堂告示却明显与法律规定相悖。首先,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以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或者减轻、免除其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应当承担的民事责任。格式合同、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因此,商家制定的“偷一罚十”店规根本不具有法律效力。其次,“偷一罚十”的“罚”是行政处罚。  相似文献   

9.
《观察与思考》2009,(15):12-13
商家的水虽贵,消费者却别无选择。水在“鸟巢”实际上被垄断经营,商家坐享价格暴利。 ——前不久在国家体育馆“鸟巢”看了场演唱会。名角大腕,引来6万观众济济一堂;精彩演出,堪称国内文化界盛事一桩。然而,发生了一件不愉快的小事:按规定,进“鸟巢”须安检,观众们随身携带的瓶装矿泉水皆被没收。时值盛夏,演出3个多小时,人们口渴难耐,却只能去“鸟巢”内的商店买水喝。但10元钱一纸杯的矿泉水,让舞台上的美,刹那间变得模糊。  相似文献   

10.
“最终解释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店对该卡拥有最终解释权”,这些条款是否合法?日前,福建省十届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的《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修订)》,对此作出明确规定,禁止商家的这种“霸王条款”。福建新修订的《实施办法》共8章62条,除终止商家的格式合同条款“最终解释权”外,还对时下消费者反映最为强烈和关注度最高的“医患关系是否属于消费关系”、“具有过错的商家要不要给予消费者精神赔偿”以及“听证会上消费者代表该由谁选定”等问题,作  相似文献   

11.
谈乐炎 《小康》2013,(2):47
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医疗药品、服装美容和金融保险类商品中夹杂的"李鬼"最多,一旦遭遇消费"陷阱",七成人都会"忍气吞声"或者"并不深究",维权成本高、商家及质检部门态度消极等因素让他们感到"有心而无力"  相似文献   

12.
个别商家损害消费者利益以谋自身暴利,这种做法无异于饮鸩止渴,到头来只能是“聪明反被聪明误”。  相似文献   

13.
在商品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商家和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消费关系也相应复杂起来。近年来“打假英雄”、“砸奔驰事件”等现象的出现,是消费者与商家关系极端恶化的标志,也反映出普通消费者的维权之难。迫干生活、工作日益繁忙,在维权成本日益加重的背景下,  相似文献   

14.
要问新的一年我有什么期待,那就是希望政府伸出有形之手,整顿市场,平抑物价,为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多一点操心。特别是元旦、春节期间,总有一些商家利用节期消费者的购物心态,或哄抬物价,或变相涨价,以坑害和欺窄消费者的手段未扩大自己的利润空间。  相似文献   

15.
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进入二月以来,众多商家、媒体关于消费与服务方面的宣传内容越来越多了,一些商家妥善解决消费纷争的报道不时见诸媒体与网络,让人在欢欣鼓舞的同时不免生出些许疑虑:如果不是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到来,更多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的矛盾会不会如此顺利地消弥呢?1962年3月15日,这一天,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美国国会发表的《关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总统特别咨文》中首次提出了著名的消费者的“四项权利”,即:获得消费安全的权利;取得消费资讯的权利;自由选择商品的权利;合法申诉的权利。应该说,这四项权利…  相似文献   

16.
朱馨 《今日浙江》2011,(23):26-27
在金华江北环人民广场、江南环市民广场两大商圈和一些特色商业街,汇聚着沃尔玛、银泰百货、世纪联华等大型商家。在金华的高新园区、甚至大街小巷,分布着5173网、中国五金网、中国饰品网等200多家行业网站的总部,散落数万家淘宝网店。漫步金华,现代服务业的热浪扑面而来。  相似文献   

17.
新年伊始的消费市场丰富多彩,消费方式日益多样。一度兴盛的高档、豪华奢侈开始受到冷落,商家纷纷把目光投向普通消费者。下面这些“镜头”试图反映当今都市消费的新特点、新趋势。众口可调经济的迅速发展正逐步改善着中国人的饮食习惯,他们餐桌上的“内容”,已由原来的饱餐型向营养型、新鲜型、简便型转变。高粱、玉米等杂粮的再度“走红”,反映了老百姓对杂粮中微量元素的重视;食不厌“鲜”是近来中国人餐桌上的另一个特色。过去,由于受季节的影响,中国北方居民往往是“守着土豆、萝卜、白菜过一冬”。1987年以来,由于“菜篮子工…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市场疲软,商品积压,无论是大型百货商场,还是街边地摊小店,门庭冷落、销售不畅已司空见惯。商家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举步维艰。在扩大内需启动市场的呼唤中,“假日经济”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红红火火的假日里,集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消费者,如涌动的春潮,为长期不景气的市场带来一股生机。“假日经济”是也?非也?它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它能给商家带来什么?如何能够趋利避害,利用“假日经济”带动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值得我们思考。 一、“假日经济”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1.“假日经济”的兴起源于消…  相似文献   

19.
大几到上海旅游观光的人,免不了都要去南京路步行街上逛逛,可我们外地人逛步行街有时并不觉得轻松自在,因为步行街上一些酒吧、美容院和销售假冒国际名牌的商家不时会窜出一些男男女女的“拉客”者,他们凭着三寸不烂之舌,以花言巧语将你骗进酒吧、美容院等。于是,进了酒吧的,客人几杯酒下肚竞要让你掏上几千元!进入美容院的,他们会想方设法让消费者购买他们的会员卡,  相似文献   

20.
商家赞助学生活动现象透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曾几何时,在滚滚“经商热” 中,大学校园被誉为一片“净土”。而时下,“净土” 已不再。以赞助学生活动为主要招牌,各式各样的商家大举“登陆”校园,并已演化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形成气候的商家赞助 学生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多是由共青团、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组织的。由于活动形式、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这就给不同类型的商家提供了相应的商业机会。商家介入学生活动,其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提供奖品;有的是提供活动用品;有的是提供资金;有的是由商家和学生活动组织者协商,选择共同感兴趣的内容策划相关的活动,一起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