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多党合作是统一战线的重要领域。当前这一领域的突出问题在于,多党合作制度自信有待进一步增强,多党合作制度效能有待进一步激发,而多党合作话语体系的构建是与此相关联的重大问题。"大统战"格局下,构建中国多党合作话语体系,应从多党合作理论体系、传播体系、保障体系几方面着手形成合力,从而增强全体社会成员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更多的人心,汇聚最大的力量。  相似文献   

2.
九三学社自建社75年来,始终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传承多党合作的优良传统,见证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显著效能,书写着新时代高素质参政党的崭新风范。只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了解多党合作的文化根基和优良传统,深入研究多党合作理论建设,才能在新时代多党合作中找准切入点、结合点、着力点,才能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才能建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素质参政党。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后,多党合作事业迎来又一个春天,多党合作有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多党合作制度栽入宪法,多党合作作用不可替代,多党合作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党外人士成为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4.
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对于新形势下加强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充分认识当前多党合作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创新政治文化的必要性,整合文化资源,促进多党合作理论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文化,增强马克思主义对多党合作制度的解释力。发展和完善多党合作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自觉。  相似文献   

5.
多党合作文化源于博大精深、绚丽璀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既具有中华文化的一般属性,又体现多党合作的特点和优势。本文搏以研究中华文化要素为重点,结合多党合作文化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相互关系,对多党合作文化的思想内涵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6.
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与"同心"思想是不同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开辟了马克思主义联合与团结思想的中国化道路,奠定了中国特色多党合作制度的文化基础;"同心"思想是对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理论延续,是马克思主义联合与团结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7.
任何政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都有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多党合作制度必然有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根基。马克思主义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为多党合作中的传统文化基因提供了理论支撑。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发展伴有传统文化机理,在中国特殊的国情和历史任务下产生文化交锋,在社会动力作用下作出历史选择。整体主义、价值取向、和谐思想和共同理想为多党合作制度提供了传统文化土壤。  相似文献   

8.
多党合作制度化是多党合作制度的规则不断完善、运行日趋规范的过程,也是多党合作制度的合法性不断得到强化的过程。多党合作制度化与多党合作制度化的合法性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但二者也存在很大不同。多党合作制度化要获得合法性,需要在价值反思、法律规范、制度绩效、认同机制等方面获得支持,也只有这样,多党合作制度的价值和功能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多党合作制度化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9.
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意蕴。其价值内涵主要体现为“同心、包容、协商、共赢”。“同心’:是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价值内涵的灵魂,是“和合文化”在政党政治上的反映;“包容”是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品质特征,是“厚德载物”、“和而不同”思想的体现;“协商”是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生命,是对中和、中庸思想的弘扬;“共赢”是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中华民族人本主义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0.
对高校党外代表人物培养选拔和任用工作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外代表人物是我们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基础,做好党外代表人物的培养选拔和任用工作,有利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长期存在和发展;有利于团结一切力量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最大的力量支持;有利于改善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和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列宁主义认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为了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必须团结广大劳动阶级和其他革命阶级,必须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政治力量和政党派别.这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战略和策略问题。同时。在建立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过程中。共产党必须保持独立性和领导权。这是通过联合战线整合社会力量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马列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多党合作的指导思想。革命时期的多党合作和统一战线实践是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形成的历史根据。因此,马列主义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党学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孕育而生的理论原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话语权是我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多党合作制度话语权是当前我国多党合作制度理论研究的重大课题。新形势下提升中国多党合作制度话语权,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强化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遵循话语权演化规律,注重问题导向,推进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理论创新,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西方政党文化结合起来,加快统一战线智库建设,建构中国特色的多党合作制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经历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多党合作也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跃。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多党合作社会基础、政治基础和文化基础变化的分析,说明了多党合作的必要性,明确了多党合作不断巩固发展的必然性;同时,也从多党合作的适应性、党际关系和制度化建设方面,对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多党合作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14.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抗日形势为多党合作创造了必要条件,中国国内主要矛盾的转化为多党合作提供了现实基础。国共在政治、军事方面进行了合作,共产党与中间党派的关系则经历了一个政治上争取、组织上帮助、活动上支持的过程。新时期的多党合作,要不断增强多党合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推动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不断推进多党合作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15.
政党是政治发展的主体力量。坚持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强化政党力量,坚持、完善和发展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任务的理性审视和建立统一战线的自觉意识,为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生成提供了思想前提和组织基础;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演进路径也是一个由中国共产党积极倡导,并获得各民主党派高度认同的实践过程;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的生成表达了各民主党派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力的认同和接受,其演进路径所蕴含的思想方法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动力来源和方法依据,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继往开来的"同心"熔铸使西柏坡多党合作文化具有了面向未来、永葆先进性的动力和活力。  相似文献   

17.
多党合作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文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中华民族全面复兴的历史时期,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其中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丰富我国多党合作文化的内涵,将之提升到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做出贡献。本文分别从政党文化、党派合作史文化以及中华传统文化三方面来论述我国多党合作文化的内涵及其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过程中,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愈显重要。但是目前在多党合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要解决这些问题,要求各级党组织具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自觉性,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支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9.
浦东新区在民主政治建设尤其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新区根据区属特点,注重思想引导,夯实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思想基础和社会基础;注重机制创新,推进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稳步有序发展;注重党派建设,帮助民主党派建立自身建设长效机制;注重作用发挥,支持民主党派为发展大局服务,着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实践的科学发展,树立科学的价值理念;着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实践中的新情况,搞好政治交接,提高参政党履行职能、发挥作用的能力;着眼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制度化水平,使新区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在制度的轨道上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20.
软实力对外是国际政治博弈的手段,对内是中国当代社会价值观念、人文精神建构的目标。多党合作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核心载体,是建设文化软实力的前提与保证。当代中国,多党合作发展的"黄金期"与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并存,软实力建设面临喜忧参半局面。提升多党合作的内涵与深度,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门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