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投资型保险乃特殊保险产品,极具专业性与复杂性,对其说明义务应有更加妥善之规范。针对投资型保险契约之说明义务,《保险法》第17条存在适用难题,保监会之专门规范存在对投保人利益保护不足之问题,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适用亦存在困境。我国投资型保险契约保险人之说明义务需加以完善:须对现行法之缺憾进行补足,同时应参酌世界发展之趋势,引入适合性原则。  相似文献   

2.
正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保险业早已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保险纠纷大量增加对保险法适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均是签订保险合同的法定义务,更是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体现。保险行业是一种风险行业,而保险合同的法律属性本质为射幸合同。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与否、发生的时间及损失的大小事实上都不能预定,因此保险合同理论上为射幸合同。保险风险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保险人是否愿意承  相似文献   

3.
在现代金融体系中,保险业早已成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和保险纠纷大量增加对保险法适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均是签订保险合同的法定义务,更是诚实信用原则在保险法中的体现.保险行业是一种风险行业,而保险合同的法律属性本质为射幸合同.由于保险事故的发生与否、发生的时间及损失的大小事实上都不能预定,因此保险合同理论上为射幸合同.保险风险的大小直接决定着保险人是否愿意承保,并关联着保险费率的高低和保险合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4.
金融机构适当性义务在我国裁判中的运用自2016年以来显著增加。我国法院在金融机构与投资者法律关系的界定、适当性义务的私法属性论证、适当性义务与说明义务(风险揭示义务)关系的认定、违反适当性义务的审查、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举证责任分配等方面都存在不一致的情况。适当性义务的司法适用应该有合理的边界,要平衡法律父爱保护主义与私法自治的关系,并对投资者提供差异化保护。适当性义务司法适用的具体路径可包括:以金融服务法律关系重新界定金融机构与投资者的法律关系;以诚信原则论证适当性义务的私法属性;以程序义务与实质结果相结合的标准来审查适当性义务的履行;适当性义务与说明义务(风险揭示义务)是法律上独立但功能上互补的关系;以投资者交易能力的区分为前提适用过失相抵规则;由金融机构对适当性义务的履行承担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保险证券化产品在国际保险市场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保险证券化在中国也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这既有开展的现实必要,也有来自保险业的内在动力。但由于我国法律环境、保险证券化产品自身的潜在风险、定价的困难、投资者约束、债券市场环境等因素,现阶段在我国全面开展保险证券化的时机还不成熟。  相似文献   

6.
陈文俊  ;曹时军 《求索》2008,(6):16-18
随着我国保险业的不断发展,以及我国资本市场的日趋成熟,保险资产证券化日益成为保险市场和证券市场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保险资产证券化的投资环境,探讨保险资产证券化的运行风险,提出了建立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防范机制、完善信用评级制度以及创新金融产品等措施,以期达到降低保险资产证券化风险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对祖国大陆金融保险业的影响,从近期看负面大于正面,从长远看则是利大于弊。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向缔约国开放金融、保险市场,推行金融、保险服务自由化是缔约国应尽的义务。因此,入关就意味着大陆金融保险业要全面与国际金  相似文献   

8.
保险投资证券化是国际保险业发展的新潮流,它对各国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代表着保险业与证券业混业经营的发展新方向.保险投资证券化是我国金融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选择,有利于形成银行、保险、证券业三足鼎立的金融市场格局,因此我国应该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保险投资证券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保险监管是现代行政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对保险业市场准入、经营范围、保险产品和经营者等诸多因素的监督,影响保险业的市场结构、经营管理、偿付能力和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方式,进而影响保险市场的运行模式和效率。保险监管必须依法进行,保险人的行为也应受法律规范的约束和指引,这样保险市场才能得到良好调控。近年来,我国的保险监管法制体系建设取得很大成就。  相似文献   

10.
谭勇 《传承》2006,(11):43-45
随着金融全球化和一体化的发展,金融领域的交叉融合和混业经营,银行和保险的合作产生了新的领域——银行保险。本文介绍银行保险及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借鉴发达国家银行保险成功经验;简述提出我国银行保险业建立银保合作模式、销售模式、产品型态、销售管理、金融监管五位一体的对策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