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志良  何勤 《新东方》2008,(1):44-48
职业倦怠对教师的身心健康以及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具有重要影响。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速,职业倦怠有向高等学校蔓延的趋势,对地方高等学校影响尤为明显。了解职业倦怠的基本理论,研究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和表现,采取有针对性的释缓策略,对新形势下地方高校教师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职业倦怠相关理论,从河南省6所民办高校抽取有效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民办高校教师处于轻度职业倦怠水平,主要问题出现在成就感降低维度上;其中,不同年龄和职称的教师职业倦怠差异显著,不同性别、学历的教师职业倦怠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当前公安院校教师 (尤其是公安业务课教师 )职业倦怠严重 ,主要表现为教师长期情绪上的倦怠感、较低的成就感以及厌教感。其根源为∶社会期望太高 ,工作压力太大 ;工作内容繁杂 ,劳动强度太大 ;工资收入太低 ,福利诗遇太差 ;教师地位不高 ,尊师重教风气尚未形成。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为∶不断提高教师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 ;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建立良性支援机制 ;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对教师职业持合理期望 ;引导教师正确认识职业倦怠 ,并给予适当支援与协助。  相似文献   

4.
近几天,本地电视台教育时空栏目连续采访多位大学教授,讨论教师职业倦怠问题,虽然说法不一,但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也是教师,已经从教三十年,对教师职业的酸甜苦辣有些痛痒,就此话题想说上几句。职业倦怠,应该说是任何职业群体都有的,因为人类有喜新  相似文献   

5.
闽川两地警察职业倦怠的比较与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与座谈会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福建省和四川省两地警察的研究,结果显示:两省公安民警的职业倦怠水平总体较高,其中警察的情绪耗竭现象最为突出,其次是人格解体,而在缺乏成就感上的倦怠水平相对较低;四川省警察无论是在总倦怠水平上还是在情绪耗竭、人格解体、缺乏成就感三维度上,均显著高于福建省警察;派出所的民警以及乡镇基层民警的职业倦怠水平最高;民警职场晋升通道的顺畅有利于降低其职业倦怠水平。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组织、个人人格特质以及情绪调节是影响警察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宜从这三个层面应用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构建公安民警的职业倦怠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6.
国外警察职业倦怠研究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职业倦怠是人们对工作中的慢性情感压力和人际压力延迟反应的一种现象。国外警察在倦怠三个纬度上的得分相差不是很大,多为情感耗竭和个人成就感低落方面得分较高,而人格解体方面得分相对较低。职业倦怠带给人们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正面影响,所以警察职业倦怠预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韩艳萍  张媛 《前沿》2011,(23):205-208
我国公务员面临着较为严重的职业倦怠状况。倦怠具有消极性,对于公务员的身心健康、政府行政效能的提高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都有不良影响。公务员职业倦怠的产生主要是社会环境、政府组织和公务员自身三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公务员自身不断努力、组织不断优化管理、社会环境给予有力支持,才能有效预防公务员职业倦怠,提升公务员工作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成功构建。  相似文献   

8.
专业发展的原动力源于职业的自尊。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职业自尊的基石,教师的学识魅力是教师职业自尊之源泉,教师的人格魅力与学识魅力是师德的最高境界。教师的职业自尊,关系到教师的生存状态,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优质教育能否实现,关系到教育的今天和未来。  相似文献   

9.
劳教人民警察因长期担负对特殊群体(劳教人员)的管理和教育工作,来自社会、家庭和个人等各方面的压力容易产生职业心理倦怠,诱发各种消极情绪,给教育矫治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并反过来进一步加大其心理倦怠程度,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为此,劳教场所应通过矫正认知,改善工作环境等多种手段消除劳教人民警察职业倦怠心理.  相似文献   

10.
基于内容分析法对国内警察职业倦怠领域的研究文献进行综合分析,并根据研究主题、研究结论和研究方法的分类设计了文献内容分析的三级类目框架。通过文献检索、内容评判和归类编码、信度检验以及文献内容特征的综合分析,反映出国内警察倦怠领域研究主题、结论和方法的总体分布情况及发展趋势,对确定未来警察职业倦怠领域的研究方向及其内容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