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是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但几年来,在调动职工积极性的问题上,有一些现象在困扰着我们:有的企业并不重视做思想政治工作,但却用钱刺激起了职工一时的积极性;有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少做,但由于种种原因,职工的积极性却并不很高;三资企业和一些私营企业的职工都有一定的积极性,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结果……。这些现象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即怎样看待职工的积极性?我们需要调动什么样的积极性?职工积极性与职工的社会主义觉悟是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2.
承包中能"安插"人吗?答案本来非常明白,但在一些同志那里却搞得很模糊. 凭条子或凭"长官意志"插手承包,直接伤害了承包招标,伤害了承包中的竞争机制,这样对待承包,势必是承包名存实亡.我们讲过,竞争是承包的生命线,有竞争才可以优化企业的人才结构,才可以使最优秀的管理人才管理领导企业.现在,一些地区的领导同志反其道而行之,竟要把招标竞争中的"失败者"塞入获胜者的行列,这是对承包的一种"不识时务".他们究竟对承包是如何理解  相似文献   

3.
一是平均主义思想难以在短期清除。从理论上讲,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的特征,这个理似乎人人都懂,但从实际情况看,平均主义思想却人人都有,且根深蒂固。如:入了企业门便是国家人,吃皇粮理所当然;长工资国家普调,发奖金只看出勤;各种福利你有我有大家有,不分彼此……凡此种种,使一些人产生了社会主义优越性就是不管干的还是看的,不管干的多的还是干的少的,人人都有同样的饭吃的误解。二是旧的思维模式难突破。板  相似文献   

4.
公共部门中"X低效率"问题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低效率"是一种"来源不明的非配置低效率".这一理论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公共部门,由于委托一代理关系的复杂性、劳动力产权的残缺性和公共部门的特殊性,也出现了"X低效率"问题.在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通过保障劳动者的劳动力产权、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灵活地运用压力原理以及实施多元监督机制来解决公共部门的"X低效率"问题.提高行政效能.  相似文献   

5.
理想信念是我们党的"真正优势".要将理想信念这个"真正优势"充分发挥出来,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增强现实感、针对性和说服力.努力促使领导干部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这一手硬起来,一是要强化意识,二是要强化机构阵地队伍建设,三是领导干部既要抓工作也要抓思想.  相似文献   

6.
一、既要下乡村,又要跑农户.现在,一些干部下基层只跑大道,不走小路,有的到乡不到村,有的到村不到户.一些下基层干部住在乡机关,吃的招待餐,一般执行"走读",上午九点多钟到村,下午四、五点钟回家,很少和农民搞"三同".群众说是"不象毛主席时期的干部作风,"称"工作组"是"工作走".农民希望下基层干部不要只在"乡一村一乡"转,而要到农户家里看一看,住一住. 二、既要听干部讲,又要听群众说.有的干部下基层只找一、二把手谈情况,  相似文献   

7.
北京有一家200多人的电子企业,原来的日子过得也算不错,但近几年却陷入了严重困境。从1985年开始,职工没长过一分钱工资,也没拿过一分钱奖金,目前企业负债300多万元,每月工资需从另一空企业领取,职工们纷纷要求追究原来厂长、书记的责任,有的职工还提出要把厂里的牌子砸掉…… 究竟是哪里出了毛病?  相似文献   

8.
马鞍山市燃料公司党总支办公室刘敬斋:目前,一些企业内部分配中的“官本位”现象越来越严重,无论是调资晋级、奖金福利,还是医疗保健、住房分配,一律按职务定系数,认官阶编序号。在有的企业,专业技术大职称都硬不过小职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严格意义上说,以人为本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范畴,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以人为出发点和中心,立足本职、敬业爱岗,围绕着激发和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科技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要求我们一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把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有些党政机关干部到基层知实情难,究其原因,除了基层存在的一些问题外,从机关干部自身方面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心不诚",使基层有了真话不敢说.热衷于在上层领导中"摸情况"、不愿到基层群众中掌握"第一信号".有的常常是上面听汇报,招待所里定好调,捞到素材就溜掉.有的感到到下面接触基层群众无必要,下到底层了解情况失身份.虽然身子下到了厂矿,但却是身入心不入,只能是抓来抓去抓材料,搞来搞  相似文献   

11.
有人刚及"不惑",就自叹一事无成.对镜自怜,银丝滋生,事业未就,却感精力不济,友人相觑,都称"我们老了".有人才近"天命",但已硕果累累,在自己的工作实践领域中独树一帜,颇有一些"知名"度了,同仁亲朋都不会感到他已"半身入土"了,他本人也会时常沉浸在"成功"的慰籍之中. 其实,人是否"老化",除了自然尺度以外,心理因素是很重要的,其中,"事业成功"是帖十分灵验的抗衰剂.于是,有的人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实已未  相似文献   

12.
陈为清 《侨园》2004,(2):39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改变命运"的观念大行其道,很多人希望通过留学来重新设计自己的人生之路.但随着留学热的愈演愈烈,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炙手可热的"海龟"变成了嗷嗷待哺的"海带".如今,用人企业更关注的是留学生的学习专业.一个好的专业,可能带来锦绣前程,相反,却将导致巨额投资覆水难收.那么,2004年四大类热门专业的行情如何?  相似文献   

13.
模糊一词,何论曲直,但作为企业劳动工资制度改革的方向,却不能不说两句了. 君不见,某些企事单位,那些老板们(别人这样称呼,他们也欣然接受)就喜欢用模糊这一手.月头发工资,每个职工一人一个信封,是多是少只有你自己知道,不得与他人通气,否则下个月那个袋袋就会轻于"鸿毛",这就叫模糊工资.其后发奖金,每人一只小红包,是多是少只有天知道,这就叫模糊奖金.而且把你模糊了,不管服不服,只能装糊涂,谁要有闲言碎语,七嘴八舌,那就再给你模糊一下,管保模糊得你东西南北都分不清,最后哑巴吃黄莲,有口说不出.  相似文献   

14.
《瞭望》1990,(20)
近几年,许多单位奖金越发越多,有的甚至超过了工资,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然而,职工的积极性却依然不太高。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应当如何改进和完善现行奖励制度,使之更充分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最近劳动部劳动科学研究所信长星同志向记者发表了他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1987年6月17日的《经济参考》刊登读者来信提出:目前,在企业里经常可以听到某某职工由于没完成生产任务或玩忽职守造成重大人身设备事故被扣发当月或几个月奖金的事。这其巾的“扣发”真让人难以理解。奖金是对超额完成任务,做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或提前按质、按量完成任务的一种奖励。它的主要作用是奖勤罚懒、奖优罚劣,根本目的在于调动人的积极性。也就是说奖金只存在着给或不给,不足  相似文献   

16.
我是新海发电厂的厂长。几年来企业发生巨变的实践使我认识到,抓经济工作,必须敲响思想政治工作的“锣鼓”。 企业不抓思想政治工作是不行的,这是我们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办企业当然要讲效益,但还要培养“四有”职工队伍。我是社会主义企业的厂长,又是一名共产党员,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精神文明这一手。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现代企业管理讲究“以人为本”,人的工作做不好,企业不可能兴旺发达。金钱可以买来职工短暂的积极性,却买不来主人翁精神。  相似文献   

17.
“爱你的职工吧,他会百倍地爱你的企业”。这是欧美发达国家许多企业家提出的一项管理新原则,名曰:“爱抚管理学’。厂长管理企业不仅要抓物质生产,而且要抓思想工作,要理解人、关心人、尊重人,抓人的素质的提高,为此,提倡厂长、经理学一点“爱抚管理学”看来也是有必要的。企业的活力在于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开发又需要人们特别是领导的尊重、爱抚和奖赏。(企业法)赋予厂长行政、人事、奖惩的权利,有利于厂长统一指挥调度生产。但是,这丝毫不意味着在人格上厂长要高人一头。相反,厂长和工人都是企业…  相似文献   

18.
某单位曾连续几年被授予文明单位称号.去年,该单位主动挖出了一个隐藏很深的"蛀虫",但在评比中却因此"落了榜".对此,笔者很是感慨. 一个单位,由于预防措施得力,监督机制健全,没有发生违法违纪案件,这当然是成绩.而一个单位出现"蛀虫",干部群众大胆检举,单位领导不怕家丑外扬,坚决予以查处,亡羊补牢,这也应该算是成绩,而且是大成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单位却往往是因为查处了违法违纪案件而影响了评先创优.于是,为了保荣誉、争先进,有的明知本单位有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却不查处,不上报,或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的对上级执法执纪部门查案采取不配合、不支持的态度,想方设法  相似文献   

19.
杨浦区五角场镇闸殷村占地140亩,户籍人口约660人,本地实际常住居民约200户,而外来流动人员却达1623户3202人.这个自然村内从事废品收购、加工多;非法从事食品加工多;违章搭建多,脏乱差情况严重,是典型的"城中村".过去镇政府对闸殷村的治理没有中断过,可是往往"治理整顿才数月,卷土重来更厉害". 2012年,镇党委和镇政府花了三个月的时间,不留死角,综合治理了延续二十多年的闸殷村脏乱差问题.  相似文献   

20.
各级领导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栋梁,他们能否尽职尽责,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胜败.正是由于这种原因,各级领导干部应注意以下"十戒": 一戒"枕头风".家属参政是为政的一大戒律.但患"枕头风"症者却不乏其人.比如,有的对部属"横眉冷对",而对家属却百依百顺;有的在大会上慷慨陈词,但被"枕头风"一吹,就骨酥体软,慷慨劲没了,原则性也跑了;有的纪律观念淡薄,原则性差,随意把集体研究的问题泄露给家属,或者把家属的意见带进领导层的会议.应当指出,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任其发展下去,后患无穷.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要加强对领导干部家属的教育.启发她们正确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