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这后半句话的本意是要给后来者留下一个永志不忘的印象。不过,放眼天下,有不少官员却理解成“突击花钱留政绩”。比如说,就在前不久甘肃省玉门市中心广场建成不足一年就再次重换地砖,原因是有关官员认为“档次还不够高”;山西临汾近日也爆出新闻,市政当局花费巨资修建了一个小型的天安门广场,天安门城楼巍峨耸立,还配建了不伦不类的天坛祈年殿和比法国凯旋门还高的中华门,当地一位官员对此辩解说,修建天安门城楼是因为当地百姓能去北京参观的机会不多,当地民众无不咋舌。去年还有几档子事也搁在这儿说一说:重庆一个镇政府也将办公大楼修成了天安门城楼模样,镇政府官员还振振有词:“这不叫天安门,这叫仿古建筑”;山东有一个市修建了一条“光明大道”(当地百姓戏称为“上班大道”,因为政府各部门即将东迁),最宽处居然有一百多米,至今仍被新闻媒体和纪检、审计部门揪住不放(笔者走过一次,果然不同凡响);更可笑的是辽宁西部有一个贫困县,县城内居住人口仅有几万人,可他们居然也敢花巨资修建一公里长的“步行商业街”,还要跟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叫板……打住,此类背离民心的“政绩”说也说不完,只会“空前”,但肯定不会“绝后”。■  相似文献   

2.
手心里的爱     
娶了她没多久,他便在生活的琐事中感到了诸多的不便。他上班走得急,刚下楼就发现忘了带钥匙,反身回来敲门,任他把门敲得山响,她都没有反应。他在门外能清晰地听到她在屋里缓缓走动的脚步,她却听不到他把邻居都惊动出来的敲门声。她去买东西,听不清价格,就在一边等着,等商贩不忙了再小心翼翼地请他们给她写下来,或者打着手势告诉她价钱。她去买什么东西花的时间都比别人多。那时家里还  相似文献   

3.
时下越来越多的人养起了宠物,从幼稚顽童到耄耋老人,从电影明星到家庭主妇,徜徉街头的宠物和看着它们满眼柔情蜜意的主人随处可见,为爱情殚精竭虑的女孩也无奈地喊出“找个男朋友还不如养条狗!“宠物已变成了“他“或“她“,给现代社会成人的脆弱心灵以无限抚慰.就像电影<卡拉是条狗>中所描述的,工人老二在寻找卡拉的过程中,寻找着自己做人的尊严、乐趣和情感寄托.人与宠物,究竟谁在“宠“着谁?……  相似文献   

4.
谁的责任?     
做了班主任,每天早上总是先到教室看看。刚开学不久的一个周一,我去得有点早,教室只有十几个学生。突然发现教室干净的地面上多了一滩滩黑胶似的东西,煞是扎眼。问旁边的学生,才知道是某某把嚼后的口香糖吐到地上,踩后就变成这个样子。我便对他说:“请你清理一下。”谁知这位同  相似文献   

5.
有房的人,要为没房的人着想;有钱的人,要为没钱的人着想;有权的人,要为没权的人着想有一次吃饭,议论起住房问题,大家七嘴八舌,都说房价涨得太快。但有一个人,却与众不同。他讲:“说心里话,我现在就盼着房价上涨,而且涨得越快越多,我就越高兴。”这是为什么呢?他说,以前没房的时候,总担心房价涨得快,现在买了房,心情完全不一样啦。这下我明白了,企盼着房产涨价的,不仅有房产开发商,不仅有某些管理部门,而且还有相当一部分“房产拥有者”。好比在车站等车的时候,强烈期盼开来的车辆慢下来、停下来,而一旦自己上了车之后,便恨不得这辆车“永远…  相似文献   

6.
<正> 国人好时髦,借着最近舆论界的“红色旋风”,什么事情都挤着跟“红”搭边。有些事搭上去,虽然走了味道,但还不无根据,姑且默认罢了。还有些现象,搭得实在勉强,看着叫人颇费思量。旅游,本来在大众的认知结构中,含义明确而简单:自掏腰包的游山玩水。无非自己花钱买个怡情山水,开开眼界。然而,“红色旅游”一词的出现不能不让人大跌眼镜。  相似文献   

7.
《小康》2015,(4)
<正>"90后一路走好,95后来了。"在每五年就是一代的社会结构中,2015年是95后的登台元年。这个数量达到9989万的年轻一代,虽然他们还在花父母的钱,但已经开始深刻地影响到手机、游戏、电影等领域,未来也将影响到汽车与房产。那些最有前瞻性的机构与品牌早已开始在研究这一代人的特点,并进行商业布局。2014年12月29日下午,北京安定门花园胡同15号青公馆。8名生于1997年的年轻人组队来到这儿讲他们自  相似文献   

8.
黄福欢 《当代广西》2009,(12):54-54
2008年6月3日上午,杭州市某公司职员雷某一上班,就照例打开了QQ。不久QQ昵称为“泰盛”的好友头像就闪烁了,两人聊起天来。“泰盛”说他的一个朋友急需用钱,他抽不出时间去汇款,希望雷某帮汇2万元钱给他朋友。聊天过程中,“泰盛”还发来了视频,视频里的人确实是“泰盛”。雷某没起半点疑心,立即通过网上银行向“泰盛”提供的账号转入了2万元。  相似文献   

9.
家住田林县乐里镇田平村的赵才林,每天早上起得和他的鸡一样早。起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鸡棚,放出他饲养的鸡,看着几千只鸡争着飞奔到林子里去觅食,赵才林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每天的这一时刻是赵才林最开心的。紧接着他便开始清扫鸡粪,之后便到鸡舍旁配料间给鸡配料。鸡食配备好后,已经是上午10点了。赵才林扛着鸡食到指定的喂食点,几声口哨,林子里四处觅食的鸡便向他靠拢,享受主人"赐"给它们的"早餐"。看着鸡群吃饱  相似文献   

10.
李立 《两岸关系》2001,(3):51-52
早听人说东四南大街有一家台商开的餐馆——鼎泰珍美食世界很有特色,生意异常火爆,台商都喜欢来这里聚会、洽谈生意,尤其是来京台商首站就选在这里。记者突起念头,何不作一次专访,看是不是名副其实。 上午11点,我跟鼎泰珍美食世界总经理汪振凯先生约定在他的饭店见面。汪先生如约而至。年轻、英俊,与其说他是位老板,不如说更象是一位书生,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得多。作为餐饮业的老板,自然,我们的话题直  相似文献   

11.
胡昊 《人民公安》2011,(11):60-60
在城市户口还吃香的年代.我有一个顶替父职来城里上班的朋友.因自身的条件差.只能找了个郊区农村姑娘为妻,他将家安在乡下.并且院里养鸡屋后种菜。而我们这些在城里娶妻生子的人.其实当时地无一亩,房无一间,靠租赁他人的房屋度日,却私下里总感觉他是最不幸的人。我的这位朋友却不这样认为。他觉得过得蛮幸福的,因为他现在可以天天都能吃上六个鸡蛋了。  相似文献   

12.
谁来种地?     
正职业农民种田困惑:70后不愿,80后不会,90后不谈村里不见年轻人谁来接替种地"平时村里基本上看不到年轻人的身影。"江西省萍乡市职业种粮农民陈茂盛不无担忧地说,他已经55岁了,当前中老年人种田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现在的田好歹还有人种,再过十来年,等我们这些人老了、种不动了,谁来种田就真成为一个问题了。职业农民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领头羊,资金、技术等实力比较雄厚,经营能力和抗风  相似文献   

13.
《人民公安》2015,(6):40
马喜林,2006年11月转业到灵寿县公安局,成为一名刑警,参与破获多起大案要案。2013年12月任情报中心主任。近9年来,马喜林曾四次被评为先进个人,荣立三等功一次,2009年12月被授予"全市模范军队转业干部"称号。2015年3月8日,星期天。当天上午,河北省灵寿县公安局情报中心主任马喜林和平常一样到单位上班。望着还在上班的一名女同事,他笑着说:"今天女同志该休息,我来盯班吧。"  相似文献   

14.
随笔二则     
一茗 《前进》2014,(3):62-62
起得早不一定身体好 起得早不一定身体好,但一定有时空的便利。 清晨6时,骑公交自行车上班。于路寒风嗖嗖,夜幕尚浓,人车稀少,清净速爽,4公里15分钟已达单位,感觉真是好极了!  相似文献   

15.
我是一个山西女孩,今年二十岁。我在家乡做时装模特儿,做得很好,有一个和我同居三年的男友,他家在当地很有实力,所以我和他相处的几年里得到过他经济上很大地帮助。但是他后来又爱上了一个比我漂亮的女孩。这是促使我离开他到北京来发展的原因。 以前我以为凭着我的年轻美貌就能很快找到一份我所喜欢的职业,但我很快发现并不是这样的,我的条件在当地当模特还可以,但在北京我根本就找不到自己的位置,除非去当坐台小姐,可以不要工作能力,但我决不会那样去做。我租住在地下室开始找工作,我发现自己除了漂亮什么都不会,从前和男友在一起还养成了用钱  相似文献   

16.
古老的沈阳近几年来个体修车摊儿陡增。修车师傅大多是企业效益不好被放长假,或虽上班但工资低,工余时间挣点外快补贴家用的人。聋哑职工小刘属于前者。 小刘在市福利厂上班,是机修工。别看他又聋又哑,却心灵手巧,平时左邻右舍的灯不亮啦,自来水龙头坏啦,那些大娘大婶  相似文献   

17.
10月8日《北京晚报》登了一篇文章,叙说文章作者8月20日上午在北京北河沿大街遇到骗子的亲身经历。文章写得实在、生动,很好看。 先是遇到有人来问路。问路者鼻托高级金丝边眼镜,身穿高档T恤衫,足登锃亮的时兴皮鞋,手拿高级公文包。他问的是房地产开发公司。 然后有经理头衔的名片,有在广东做电器生产发财,打算到北京拓展业务,现住国际饭店806号房等等自我介绍,说有兴趣可以直接联系云云。 这些都是铺垫,先声夺人,又迂回作战,使人不防。  相似文献   

18.
《干部人事月报》2011,(2):15-15
多年前,我主管的部门缺少人手,当时,我聘用了一名实习生小A,因是同事推荐,所以未经面试直接上班。他是一位"三流大学"的大四学生,相貌也很普通。他住得很远,但每天到班上很早。我们当时手头的工作很忙,所以也没有人专门负责带他,他的上司就直接扔给他一堆活,大概解释一下,让他自行解决。他绝对谈不上聪明,学习东西也不快,但总是一个人闷头想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9.
《乡音》2007,(11)
今年7月4日上午我刚上班,就接到我们沙河市政协委员李裕民的一个电话,他高兴地说:我们几个委员在今年政协全会上联名提交的提案,现在已经落实了,这件提案办理得真  相似文献   

20.
每逢上班,总要走一座过街天桥。在桥上常常看到有外地老人行乞。他面前摆着一个搪瓷缸子,腰身弯得很低,不断向过往行人作揖,哀告。看上去他固然面目黧黑,但衣裤整洁,身体也还硬朗,似乎还没有沦落到走投无路的窘境。我偶尔见过好心的年轻人向他的搪瓷缸子里投进一点儿什么,但极为少见,绝大多数人都像我一样,目不斜视,置若罔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