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作动态     
《中国民政》2013,(1):59-61
合肥市四项措施关爱流浪乞讨人员为防止寒冬季节流浪乞讨人员冻伤、冻死,安徽省合肥市民政局积极开展"寒冬送暖"救助行动,四项措施救助流浪乞讨人员。一是加强宣传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政策。指导全市救助保护部门,公布求助方式,开通全天救助热线,方便流浪乞讨人员寻求救助。对特殊气候条件下出现临时  相似文献   

2.
钱进 《中国民政》2008,(9):39-39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彻底改变了政府强制收容遣送流浪乞讨人员,实现人性化的自愿求助、无偿救助管理模式。但也派生“专业乞讨队伍”、“不法分子避难所”等问题,严重干扰社会正常秩序,影响城市发展。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探索救助方法、创新管理模式、破解工作难点、规范流浪乞讨人员管理,有利于提升城市品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王子福 《中国民政》2012,(6):35+37-35,37
自从《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办法实施细则》颁布后..救助管理工作实现制度性变革,收容遣送从强制性变为群众自愿性求助、政府无偿救助。但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对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成为各级政府部门棘手的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多年的救助实践和探索,对妥善解决流浪精神病人的救助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淮北市政府通过了《淮北市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各司其职,密切协作,齐抓共管。财政部门负责将救助管理工作经费列八同级政府财政预算,并确保及时。足额拨付到位;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进行抢救、治疗。公安、城管及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发现或遇到需要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有责任告知其到救助站求助。对危重病人、精神病人和传染病人及时通知“120“或者直接护送到定点医院治疗。对未成年人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残疾人主动求助且符合救助范围的。引导、护送到救助管理站:交通(运输)部门负责为流浪乞讨人员返回住所地或者所在单位提供交通便利。细则进一步强化了责任追究.规定,对在救助工作中互相推诿或失职,渎职的,要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政纪责任。对因工作不负责任延误救助.送治时间或拒绝收治耽误治疗造成死亡的.要依法追究医院和有关部门人员责任等。  相似文献   

5.
进入7月以来,广州市多次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流浪乞讨人员的生活牵动着人心。民政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及时为街头流浪乞讨等生活无着人员提供救助服务,保证其生命安全。广州市各救助站根据天气情况,多次及时启动特殊天气应急救助预案。据统计,仅7月的高温期间,共有3000多人次流浪乞讨人员走进各救助管理站纳凉避暑。市救助站负责人表示,“不能让一个流浪者倒在广州街头!”  相似文献   

6.
佛山在落实救助管理法规和政策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这包括对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也包括对流浪乞讨人员中的精神病人、危重病人、残疾人的救助和救治在省民政厅相关处室的指导下,在佛山市委、市政府的重视支持下都是比较落实的。就以2007年为例,佛山市救助管理站共接待求助人员2526人,经甄别符合救助条件给予救助的2178人,  相似文献   

7.
《中国民政》2003,(8):36
第一条 根据《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的规定,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救助管理办法》规定的“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是指因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又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的人员。 虽有流浪乞讨行为,但不具备前款规定情形的,不属于救助对象。 第三条 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站求助时,应当如实提供本人的下列情况 (一)姓名、年龄、性别、居民身份证或者能够证明身份的其他证件,本人户口所在地、住所地;  相似文献   

8.
作为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流浪乞讨人员的医疗状况堪忧。目前,我国针对流浪乞讨人员的医疗救助理念滞后、制度缺失,造成了流浪乞讨人员有病不能治的状况,严重危害了他们的健康权和生存权。基于此,本文从社会服务的视角出发,初步界定了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助的涵义,分析了实施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助的必要性,简单介绍了其内容,指出了对流浪乞讨人员进行医疗救助的路径选择,旨在为逐步建立健全我国流浪乞讨人员医疗救助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的流浪乞讨人员数量之多、规模之大、影响之广、情况之复杂,已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尤其是流浪乞讨儿童的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注意。因此,我们需要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社会救助,让他们告别流浪乞讨生活,回归主流社会。本文介绍了福利院的发展现状及在流浪乞讨儿童社会救助中发挥的重要功能,并结合我国流浪乞讨儿童的特征,详细论述了如何充分发挥福利院在流浪乞讨儿童救助中作用。  相似文献   

10.
《时事资料手册》2009,(5):118-119
新华社8月初报道,民政部、公安部等5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街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和流浪未成年人解救保护工作的通知》。与以往的流浪乞讨管理政策相比,通知首次提出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区别对待”的管理手段:对正常的流浪乞讨人员,要积极引导他们进入救助管理站接受救助;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政》2010,(9):59-61
庆阳市安排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 甘肃省庆阳市民政局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市、县区各救助管理机构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落实《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和《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着眼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深入扎实做好省运会期间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不断增强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民政》2020,(4):42-43
北京市东城区救助管理咨询站加大疫情防控期间在外巡视救助力度,成立在外巡视专班,时刻保持全时在岗在位,确保在外求助人员在疫情防控时期保障身体健康,并及时得到有效救助。一是一线指挥、现场处置。北京市民政局和东城区民政局有关负责人深入一线了解流浪乞讨人员在疫情防控期内的生活保障与身体健康问题,提供基础防护物资,采取跟随救助一线现场发现问题、现场处置问题的方式,指导和帮助疫情防控时期安全、科学、高效地开展救助工作,有效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身体健康,提高了对长期在外的流浪乞讨人员开展救助服务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3.
《天津政报》2014,(22):22-2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支持市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和区县做好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根据国务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国务院令第64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1]39号)和财政部《中央财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社[2014]71号)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实施以来,惠州市救助管理站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为流浪乞讨人员提供食宿、医疗、通讯、返家及接送等方面的救助服务。近年来,面对时有发生的恶意窜站、持利器进站、团伙进站打架斗殴骗取补偿等现象及救助工作中出现的新情况,全站积极采取措施应对。2008年共救助求助人员2208人,没有出现一起不良事件,充分发挥了救助管理的社会功能,树立了民政部门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5.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以下简称《救助管理办法》)和民政部《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细则》(民政部令第24号,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已于2003年8月1日正式施行。为了切实做好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管理工作,现结合我市实际,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依法认真界定救助对象民政部《实施细则》规定,救助管理站实施救助的对象为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受助对象必须同时具备4个条件,即:自身无力解决食宿,无亲友投靠,不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正在城市流浪乞讨度日。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工作人员很难快速鉴别求助人员是否符合《实施细则》规定的条件,各区县(自治县、市)可结合救助工作实际,依据《救助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的精神灵活掌握,但  相似文献   

16.
正2020年1月24日,大年三十晚上,一名湖北人到上海市救助管理站求助,体温37.8℃,咳嗽咳痰,而且无法提供清晰的旅居轨迹。现场气氛一下紧张起来。工作人员在做好自身防护措施的同时,第一时间通过120送医院排查,经医生初步排除新冠病毒感染可能后,已经是深夜。流浪乞讨人员流动性大、自身防范疾病意识薄弱、体质状况普遍较差,属于易感病毒群体。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疫情防控工作,是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关于加强和改进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更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必守阵地。疫情期间,上海市救助管理站外防输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荆州市严格按照“自愿受助、无偿救助”的原则,坚持“五个结合”,使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稳步开展。2006年,全市共接待救助对象3260人次,已救助2918人次,其中救助流浪儿童230人次。一是坚持救助管理站与街道、社区相结合。凡是其他城市和本  相似文献   

18.
为加强对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河南省新乡市建立以市政府、市民政局、市委宣传部、市编办、综治委、发改委、教育局、公安局、司法局、财政局、人社局、城管局等22局委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新乡市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了解、掌握全市范围内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情况和动态,  相似文献   

19.
数字     
《台声》2008,(4):5-5,7,9
9项: 5年来,我国已建立9项社会求助制度:城乡低保制度、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灾害应急救济制度、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临时救济制度、住房救助制度、教育救助制度、司法援助制度。  相似文献   

20.
地方政讯     
上海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本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沪府[2003]67号)。《通知》明确了有关部门和各级救助管理站的职能:市区县民政局负责对本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工作.并加强对所属救助管理站的领导和管理.监督救助管理站落实救助措施和规章制度,对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帮助救济解决困难.改善工作条件:市公安局、市建委(城管、市容监察部门)会同市民政局研究制定有关流浪乞讨人员向救助管理部门求助的告知引导护送的办法.并指导实施。公安机关负责对有违法行为或有犯罪嫌疑的人员进行处理。市卫生局负责制定救助管理站对口的医疗点,指导对受助人员中患病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