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进论坛》2013,(9):26-28
我的中国梦1985年,我跟随导师受邀去美国参加一个"土壤钾素"的讨论会时,所见所闻,让我震惊。内心深处涌现出一种强烈的愿望;要到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具有和国外同样的科研条件?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跟上国际同行的科研水平?这种愿望成为我最初的梦想,也成为发奋工作的动力。1987年,我赴加拿大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求学和工作之路。1995年5月,学成之后,我踏上归国的旅途。  相似文献   

2.
正"五一"到底意味着什么?如今已很少有人再去认真地寻究回味了。在人们的记忆中,"当一个普通劳动者并不丢人"的观念的确深入人心,而且左右着许多年轻人的职业选择。那个时候,每年的"五一"带给普通劳动者的感觉确实是比较  相似文献   

3.
欲望高跟鞋     
麦当娜说:给我一双高跟鞋,我就能征服全世界……超人什么时候最性感?披上超人斗篷的时候。蝙蝠侠什么时候最诱人?穿上蝙蝠装的时候。女人什么时候最魅惑?穿上高跟鞋的时候。爱鞋如命的经典女人以《欲望城市》里的凯瑞为代表,当男友提醒她,她的鞋子值2000块时,她一脸无辜和放纵:"可是我需要它们,你知道的!"连被抢时,凯瑞苦苦哀求的也是"你什么都可以拿走,但请不要拿走我刚买的那双Manolo Blahnik"。  相似文献   

4.
<正>接下来我又要班门弄斧了,我一直在想,什么叫做国家治理?刚才燕继荣教授讲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我很赞同。什么叫现代化的国家治理?就是摆正官民之间的关系。请问在座的当官的人有没有被称作父母官的时候?请问我们作为一个公民有没有被称作升斗小民的时候?这些词在我们的历史上、生活中大量存在,请问这个关系对吗?我们用钱"养"了官员,他们怎么成了我们的父母?所以我们觉得国家治理的现代  相似文献   

5.
《小康》2017,(25)
<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对于国家治理的现代化转型而言是条必经之路。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我们才能跳出"历史周期率",实现长期执政,才能够领导亿万人民奔赴全面小康的未来。"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历史是最好的老师。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党深刻认识到,法治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法律是什么?最形象的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5,(23)
<正>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治理与大数据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两者的结合能否发挥"1+12"的重要作用?2013年以来,深圳市坪山新区始终在探索家住六联社区的91岁老人李连娣平时一个人在家,往年过冬的时候,政府会给她这样的老人送米面油等过冬慰问品,虽然她很开心,但心中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去年深秋的一天,李连娣像往常一样在家休息,突然听到一声呼喊:"李连娣在吗?有快递!"她起身去开门,门开了,她又听到一声:"您是李连娣老人  相似文献   

7.
攸笛 《长白学刊》2014,(6):64-65
正第一,要处理好审批项目多和少的关系。现在一讲到审批制度改革的时候,都是讲审批项目减掉了多少,当然"少"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向,但这不是最关键的东西。关键的是什么呢?现在要解决的,实际是什么该管,什么不该管的问题。上午最后刘希林会长讲的很关键,就是说我们要减少的是什么?减少的是你不应该管的,是应该交给市场,交给社会去管的东西,而政府该管的东西,是不应该减少的。比如,对于食品药品的  相似文献   

8.
把脉血荒     
最近,全国各地不少媒体纷纷关注本地血库库存,"血荒"问题由此浮出水面。虽然经过各方努力,不少地方的"血荒"得到了缓解,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明年这个时候,还会有"血荒"吗?为避免"血荒",我们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9.
1992年春,邓小平为什么要去南方发表谈话?为什么在南方谈话之后不久又到首钢发表重提南方谈话的谈话?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关键词是什么?过去有人讲关键词有三个:市场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主要防"左"。这无疑  相似文献   

10.
曹伟 《小康》2012,(11)
正这十年以怪力乱神开始,赶上春天浪潮的人们成为市场时代的弄潮儿。在世纪末"入世"的时候,国人开始以新的心态来面对财富"姓资还是姓社?""中国向哪里去?"在1990年代的最初三年中,充斥着这样的争论。中国将被建设成为什么样子?保守派和改革派都忧心忡忡。从小爱搭积木的王旭,这一年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毕业(现已经并入哈  相似文献   

11.
<正>一切已死先辈们的传统,会像梦魔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卡尔.马克思刚刚学会与各国平等交往的"天朝国民",却在屈辱中开始了"中国梦"。有个问题想先问一下:世界上,真有"中国梦"吗?如果有,什么时候开  相似文献   

12.
在审讯过程中,年纪仅19岁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说:"你们什么时候放我出去啊?不就是抢了辆摩托车嘛!"  相似文献   

13.
正林口社区柯大爷家:"柯大爷,你换洗的衣服在哪?我帮你去洗一下。""不用了,昨天你们小柯已经帮我洗了。""那我和小陈帮你煮下饭吧。""好好好!自从政府派你们过来,我过得比以前好了。"……灵水社区流动义剪现场:"哎哟,小洪啊,我都坐在这里等了老半天了,什么时候轮到我剪啊,能不能先帮我安排下?""是吴大妈啊,前面还有6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们国家的一些地方政府、金融机构、行政性垄断行业突然间“爱”上了一个新名词——“国际惯例”,并纷纷用“国际惯例”改进自己的工作,形成了一股采用“国际惯例”提价、涨价的热潮。与此同时,在涉及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工资水平、医疗保障、电信收费、房价等种种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情况时,相关部门给民众的解释却是“要照顾中国国情”……对此,大家就不明白了:到底什么时候该讲“国际惯例”,什么时候又该讲“中国国情”?这到底该由谁说了算?什么时候“国际惯例”与“中国国情”才不再成为某些利益集团牟利的借口?  相似文献   

15.
在国学刚刚热了几年时间,人们还没有完全弄清国学是什么的时候,一股"戏说国学"的暗风悄然吹起。近日我从报刊上读到这样的文章:说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不是他公而忘私,而是他被"第三者"插足,在外面包了"二奶";说孔子算不了什么圣人,他是"野合"而生,是个"私生子";说李白更算不了什么诗仙,就是个纨绔酒鬼,整天烂醉如泥,不知怎么被唐明皇看上了;如此等等。历史是我们祖先留下的足迹。对我们自己的祖先怎么可以"戏说"呢?你的父母可以"戏说"吗?你  相似文献   

16.
<正>什么是为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为什么为民?——"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怎么样为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  相似文献   

17.
宗承灏 《人民论坛》2012,(10):78-80
·奏折·湘军·私天下晚清湘军是如何崛起的?曾国藩起了什么作用?为何他在写奏折的时候,都要再抄写一份寄给湖南的故交旧友?本期读史,通过破译曾国藩的权力密码,为您解读晚清官场的"政缘效应"与"地缘效应"  相似文献   

18.
<正>观察记者:什么叫粮食安全?王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在1974年的世界粮食大会上将粮食安全定义为"保证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要的足够食品"。几十年来,粮食安全的概念随着世界粮食供求状况的变化而不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7,(25)
<正>第一个基因是怎么出现的?多细胞生物是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产生的?直立人是如何进化成智人的?这些进化论没有解决的"谜团"真的堪称是生命的难题。最近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谈一点由自然选择引发的几个感想。过去,我也会对进化论抱一点儿怀疑态度,比如,眼睛这样复杂的器官,构造完美精致,怎么会通过变异突然出现?这个疑问,也是许多其他怀疑论者经常提出的。其实,达尔文本人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眼睛并不是一下子就出  相似文献   

20.
生命畅想曲     
生命是什么? 有人说,生命是一棵高大的树,当太阳照射我们的时候,无论在哪里,它都跟随着我们,为我们遮太阳;当风刮向我们这里太阳;当风刮向我们这里的时候,它为我们遮风;当雨来临的时候,它帮我们避雨。有人说,生命是一栋房子,如果你不好好地珍惜它,而去糟蹋它,就算这栋房子再绚丽多彩,到时候也会变成一片废墟,成为人的脚下石。还有人说,生命是一面旗帜,无时无刻不飘荡在蔚蓝的天空。 生命是什么? 生命应该像浪花,有涨潮时的绚丽与精彩,退潮时留下的痕迹与杂乱;生命应该像号角,有吹起时的嘹亮与不吹时的落寞;生命有时还像钢琴,有弹奏时的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