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跨国有组织犯罪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威胁,需要国家间采取协调的行动予以应对,但"失败国家"成为国际合作的短板,并为有组织犯罪提供了主权下的庇护。军事强国倾向于采取军事行动打击外国领土上的犯罪组织,这种做法违反国际法。失败国家领土上的有组织犯罪问题可以在联合国集体安全框架下解决,在安理会授权下,由参与维和行动的联合国警察承担在战后国家里预防、阻止和消除有组织犯罪的职责。  相似文献   

2.
美国有组织犯罪经历了有组织犯罪民族论,到经济论,再到"犯罪"与"组织"结合论三大阶段。美国有组织犯罪类型的流变与概念的演化对我国有组织犯罪治理进入"后打黑时代"有着诸多借鉴和启示。其中最为迫切的是:对我国本土有组织犯罪的现状应坚持全景式认识,采取治安秩序与经济秩序并重的分类治理的执法策略,调整打击锋芒;在刑法学中引入有组织犯罪概念,建构刑法有组织犯罪二元结构模式,进一步完善立法、严密法网;与此同时,进一步缓减在我国威权体制下有组织犯罪治理有效性与法治原则的张力。  相似文献   

3.
赵赤 《人民论坛》2013,(14):254-256
21世纪以来英国的有组织犯罪立法成就斐然:一是制订了颇为周全的指导惩治有组织犯罪法治发展的国家战略;二是惩治有组织犯罪的刑事法律不断完善;三是查处有组织犯罪的执法资源趋于有力。借鉴英国经验,我国应当提升关于有组织犯罪的危害性认识,增加预防有组织犯罪的制度性规定,降低刑法中关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入罪门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意大利黑手党整体上得到遏制,德国有组织犯罪一直被控制在较低水平。意德两国打击有组织犯罪的经验主要在于将有组织犯罪区别于普通刑事犯罪,从国家层面统筹考虑,制定统一的、有针对性的打击防范战略。比如,在法律上,针对有组织犯罪作出特殊规定;在机构上,在中央和地方建立强大的专业队伍;在策略上,注重主动出击、长线经营。意德两国的经验对我国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等严重有组织犯罪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犯罪行为和犯罪结果或犯罪交易发生在两个以上地区或国家 ,即两个不同法域 ,并违反了它们的法律时 ,该犯罪就称谓跨境 (或国 )犯罪。其形式主要有 :发动侵略战争罪 ,有组织犯罪 ,洗钱犯罪 ,非法贩卖毒品罪 ,利用计算机犯罪和贪污贿赂犯罪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 :跨境 (国 )性 ,有组织性 ,犯罪手段现代化和犯罪目的在于攫取最多的财富。与跨境犯罪斗争的有效策略有 :发挥联合国及其安理会的作用 ;结成新的国际联盟 ,建立健全各地区和各国家间的司法协助 ;各地区和各国家自行打破自我保护主义 ,建立和健全刑事惩办与经济制裁相结合的刑罚体制。  相似文献   

6.
时代文摘     
《时代潮》2001,(17)
值得警惕的新"行业"现在,大陆雨后春笋般的中介公司中,居然出了一间"行贿公司",公司于1997年成立于福建的一个县城,名叫"大公家"。这是一个专门以行贿来为雇主寻求"保护伞"的犯罪组织,有挂牌  相似文献   

7.
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常见手段有利用非法QQ群、假借公司名义、利用职务便利非法窃取、收集和交易个人信息。其作案流程是"上家"非法获取被害人的个人信息,"中间人"联系"上家"和"下家",促成交易,"下家"收到公民个人信息后进行各类非法活动。其案件特点有作案团伙化趋势明显,作案手段逐步智能化;衍生犯罪多,社会危害性大;犯罪成本低,犯罪收益大。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侦查应致力于分析下游犯罪,寻找泄露源头;切断利益链条,断绝资金流动;加强打击力度,建立监控体系。  相似文献   

8.
"两岸四地"跨境有组织犯罪日趋活跃,为了有效打击、遏制和预防有组织犯罪,可针对犯罪组织进行威胁评估,以确定重点工作对象并制定打击有组织犯罪的警务战略。这种方法源自情报主导警务理论。跨境有组织犯罪威胁评估是对犯罪组织的贿赂能力、暴力程度、隐蔽能力、专业化程度、扩张能力、组织能力、逃避司法打击能力等15个指标展开评估,并加入有组织犯罪的社会危害、经济危害、政治危害、间接危害等危害分析要素进行评价,从而形成测量跨境有组织犯罪威胁的评估模型。该模型对厘清犯罪组织的结构、运作模式、行动方式、资金方式和脆弱点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无被害人犯罪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如建 《理论月刊》2007,(5):115-117
传统刑法理论认为存在无被害人犯罪,这是由于该类型犯罪隐蔽性和形态的特殊性而产生的误读。从犯罪本质看,任何犯罪都是危害社会的行为,从危害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角度看就应称为被害,无危害则无犯罪,同理,无被害则无犯罪;从犯罪客体看,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是犯罪客体的承受者,无国家、社会组织和个人的被害则无犯罪客体。该类型犯罪中的被害人具有被害性、实体性和直接性等特征,其主要类型是自然人,其次是社会组织(单位)和国家。  相似文献   

10.
有组织犯罪作为一种极其严重的犯罪现象,是犯罪发展的最高组织形式,也是最危险的、对社会各领域影响最大的犯罪形式。由于有组织犯罪对国家安全与社会稳定构成直接威胁。近年来,这一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组织犯罪的特征那么,什么是有组织犯罪呢?目前,国内外关于有组织犯罪的定义甚多,它们分别从各自的角度阐明了对有组织犯罪的不同看法。笔者认为,所谓有组织犯罪是指那些具有严密、稳定、系统化组织结构的犯罪团体,通过阴谋、暴力、恐怖等手段摆脱社会对其控制而实施的性质极为恶劣、蓄意性极强、破坏性极大的…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俄罗斯有组织犯罪受国家历史变革和转型影响,成为社会特有的政治经济现象。政权、社会政治经济改革对其特征形成产生重要作用,从而使俄罗斯有组织犯罪从过去暴力型为主转向带有浓重经济色彩的政权参与的犯罪类型,进而反映出国家变革与俄罗斯有组织犯罪发展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2.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根据我国犯罪的发展态势在1997年修订的刑法中确定的一个法律概念.但是,在刑法理论上和刑事司法实践中,如何理解"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一种不明显、不典型的黑社会组织犯罪"的含义;如何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范围是关系到能否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本文从黑社会的含义、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三个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有组织犯罪在发展历史、成员构成、组织形态、犯罪手段、政治渗透程度、犯罪暴露程度和国际化倾向等方面与西方有组织犯罪有很大不同 :西方有组织犯罪的发展历史几乎是直线式的 ,从来就没有受到过严厉的打击和有效的控制 ;我国政府则曾对其进行过毁灭性打击 ,但近年又死灰复燃。西方有组织犯罪的成员中既有恶棍盗贼 ,也有白领首脑 ,层次丰富 ;我国有组织犯罪成员主要是社会闲散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西方有组织犯罪已具有相当完备的组织形式 ;我国有组织犯罪目前处于雏形阶段 ,但有快速发展的趋势。与西方有组织犯罪的手段有所区别的是 ,我国有组织犯罪的手段更加凶残、野蛮 ,具有极浓厚的封建色彩。我国有组织犯罪的政治渗透能力及渗透程度尚不能与西方有组织犯罪相比较 ,但其危害已不容忽视。我国有组织犯罪的暴露程度比西方要高得多。西方有组织犯罪的国际化程度非常高 ;而我国的国际化程度相对较低 ,主要在本地本省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一.对跨国有组织犯罪的认识 12月9日,上课讲的是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及恐怖活动问题。 这类问题往往涉及到一个国家的主权。比如说非法移民,犯罪集团把大批的非法移民组织偷渡到某个国家,这个国家的有关部门有时也很难控制。从这个意义上讲。跨国有组织犯罪影响到一个国家的主权、安全和稳定,影响到社会治安和社区每一个人的生活,影响到国家的金融机构、国家的社会福利体系、国家的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15.
依法有效打击黑恶势力犯罪,既是公安机关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际行动.也是确保社会治安取得新的明显进步的重大措施."恶势力"不是法定罪名,而是一个犯罪学概念,必须按照现行刑法分解处理的原则,准确界定相关罪名,依法从严、从重予以打击;认定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必须结合我国现阶段有组织犯罪的现状,正确认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特征,充分体现"打早打小"的立法精神;推动"打黑除恶"斗争的深入开展,必须统一执法思想,把握办案原则,正确适用法律,加大打击黑恶势力犯罪的力度.  相似文献   

16.
打击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及其犯罪的基本前提是对之有全面的了解.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在组成人员及其结构、存在时间、犯罪手段、活动区域、从事或者垄断的行业、主要犯罪类型、"保护伞"状况等方面均有突出的特征.当前打击黑社会性质犯罪,应当从加强反有组织犯罪的刑事立法、建立反有组织犯罪的稳定机制、加强国际和区域合作、加强司法队伍的建设和推动全民性的反黑社会性质犯罪的措施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7.
2003年9月2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向联合国秘书长安南递交了中国加入《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批准书。中国在“联合国条约周”首日即向安南交存《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的批准书,这充分说明中国政府对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问题的高度重视。同时,这一举动将不仅有利于通过公约加强与有关国家在打击跨国犯罪方面的合作,也有利于中国进一步完善国内打击犯罪的相关措施。那么,中国境内有组织犯罪的形势如何?打击有组织犯罪的对策措施又有哪些呢?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有组织犯罪和有组织犯罪的全球…  相似文献   

18.
体育犯罪产生的内在动因有"体育人"的经济意识膨胀、文化素养不高、法制意识淡薄;体育犯罪产生的外在动因有体育产业发展的过度商业化、管理体制不健全及赛事组织混乱;体育犯罪产生的法制动因有体育立法的缺位、体育执法的不严和体育司法的困惑。  相似文献   

19.
跨国有组织犯罪破坏各国的社会、经济环境,侵犯国家利益和公民利益,并对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构成威胁,已成为各国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跨国有组织犯罪具有跨国性的特点,要有效打击这种犯罪,国际合作是基石和应最优先考虑的途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是各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一种有力工具和在该领域进行国际合作的法律框架。  相似文献   

20.
冷战结束后,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对威胁、安全、威慑及国家利益的定义作出了重新考虑。   经济全球化、边界“透明化”和信息技术“大爆炸”等因素使我们过去对有组织犯罪和恐怖主义的分类和打击措施显得不够完善。恐怖主义活动已突破了 20世纪七八十年代纯政治性的活动模式;有组织犯罪也不仅限于我们所熟知的黑手党式犯罪。两类犯罪活动都充分利用了国际环境的变化而突破了人们的想像。 犯罪与恐怖主义   恐怖主义是一种犯罪。恐怖分子为了达到民族独立或释放被捕的恐怖分子等政治目的惯用的手法就是参与杀人、毁坏财产等犯罪活动。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