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今年的两会上。代表委员们对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食品安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一如既往地给予了热切的关注。他们集思广益。为推进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出谋划策,尽职尽责。  相似文献   

2.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挑战。根据2011年世界气象组织的相关报告,2001-2010年是有记载以来最温暖的十年。没有人知道气候变化的影响在多大程度上才算是“安全”,但我们却清楚地知道全球气候变化给人类及生态系统带来的灾难:旱涝灾害增加、致命热浪与极寒等极端天气以及冰川消融、永久冻土层融化、珊瑚礁死亡、海平面上升等生态系统改变。现在,不再是科学家在预言着这些改变,而是从北极到赤道,人类已经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挣扎着求生存。  相似文献   

3.
201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三个“防灾减灾日”,今年的主题是“防灾减灾从我做起”。  相似文献   

4.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是一个自然灾害较严重的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台风、洪涝、风雹、干旱、雨雪冰冻、山体崩塌、泥石流、地陷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并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的新特点。面对灾害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柳州市民政局从加大防灾减灾宣传力度、提高公众防灾减灾素质入手,提高全社会应对各类灾害的识别知识、防范意识、自救互救技能,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1,(9):4-7
参观世博会不带门票和皮夹。用手机在闸机前一晃就能入园;汽车会提醒司机的操作失误;便携式监护仪会将病人的病情数据实时传输到医院的后台服务系统……这些以前只在电影中出现的场景,正逐渐出现在现实生活中。物联网被人们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的第三次革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自然灾害风险不断加大,灾害形势非常严峻,灾害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持续增加,一些历史罕见的重特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通过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科技计划实施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有效提升了国家灾害科学管理水平,大大增强了地方防灾减灾能力。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信息化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信息化已经紧密融入各行各业,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已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全面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重要方面。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围绕《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2015年)》任务要求,在灾害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极大推动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7.
青云谱区是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一个老城区,区域面积43.17平方公里,人口约30万人,辖5个街道1个镇,共有63个社区居委会和12个村委会,驻区单位众多。  相似文献   

8.
《中国减灾》2011,(7):1-1
人类社会的历史原本就是人与自然不断协调、适应和斗争的历史。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一部与灾难抗争的历史。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灾之邦,有史便有灾,千年灾害千年痛。据邓拓《中国救荒史》统计显示:自公元前1766年至公元1937年,共发生旱灾1074次,水灾1058次,平均约每3年便有一次。  相似文献   

9.
陈荣 《中国减灾》2012,(6):28-29
突发事件,古来有之。在自然界有风霜雨雪、水火雷电、地震海啸等天灾;在社会有安危、存亡、治乱之轮替;在生命有祸福、盛衰、疾病、死生之变化:在事业有进退、利害、胜败之情况。我国作为世界文明古国,是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民政》2012,(10):52-52
山东省嘉祥县民政局李春杰认为,防灾减灾文化是人类在与灾害抗争中代代积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是人们遵循的习惯方式、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的体现。防灾减灾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忧患意识,人类在与大自然长期的斗争中,早已形成了这种文化习惯、生存之道。从这个角度上看,也可以说防灾减灾文化是一种反思的文化,即,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相似文献   

11.
依靠科技进步防灾减灾陈智自然灾害是一种自然现象。从时间而言,自古至今一直发生过,从空间来说,几乎全世界每个角落都出现过。当今世界,随着人口的激增,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的增加,使各种自然灾害成灾的强度不断扩大,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11,(9):1-1
近年来,极端天气席卷全球,百年大雨、沙漠暴雪、极度干旱,这些词汇频繁出现在新闻中。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最近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前6个月全球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达2650亿美元。因此,如何借力先进的科学技术更好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已成为人类共同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减灾》2012,(5):1-1
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与风险共存、战胜灾难、不断前进的历史。而文化则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渗透在人类发展的历史实践中,与人类社会相伴相生,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4.
3月的北京,乍暖还寒,但毕竟已有了春的气息。2013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以下简称“两会”)召开。“两会”是关切民意的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春天的盛会里,亲历和见证这个重要的时刻。  相似文献   

15.
2009年《中国的减灾行动》白皮书中明确提到要加强社区减灾能力建设,开展社区减灾工作,提高社区防灾减灾能力。本文试图在系统论指导下,对社区防灾减灾能力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国情的社区防灾减灾能力培育途径。  相似文献   

16.
干旱、洪涝、台风、地震……除现代火山活动外,几乎所有自然灾害都在我国出现过。数千年来一直困扰着中华民族的各种灾害,近十年来又进入一个多发期。这十年,是中国经受巨灾磨砺的十年,是减灾救灾不断趋向高速高效发展的十年,是社会灾害风险防范意识不断增强的十年,更是防灾减灾事业因势利导、趋利退害的十年。  相似文献   

17.
徐娜 《中国减灾》2012,(6):8-11
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防灾减灾工作形势依然严峻。2012年,是我国发展进程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年,也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为进一步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5月10日,第三届“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举办此次论坛主要是为了进一步深入探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发展战略,加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交流防灾减灾领域最新科研成果,弘扬防灾减灾文化,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事业的科学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陈佳羽 《中国减灾》2013,(5X):62-62
<正>2008年5月12日,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深深震撼了全球华人的心灵,所有人都为在地震中遇难的亡灵默默哀悼,悲痛之情难以言喻。灾难,是不可避免的,它给人类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它威胁到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所以,我们要从小树立防灾减灾意识,争取在灾难来临时把损失的程度降到最低。灾难的形式有许多种,例如:地震、酸雨、洪水、泥石流等。据调查,全国有许多地方发生过大地震,如1 9 7 6年唐山大地震,2 008年汶川特大地震等,均有上万人死亡和受伤。最近,又发生了四川芦山7.0级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当突然发生地震时,  相似文献   

19.
中国两年一度的“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学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九次院士大会,6月23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大会开幕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胡锦涛专门提到防灾减灾问题。他强调,要将依靠科技建立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纳入国家和各地区各部门发展规划.并将灾害预防等科技知识纳入国民教育.提高全民防灾意识、知识水平和避险自救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之殇。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之痛。 西南旱灾的土地之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